A | A | A

第2章 褪尽光环入凡尘,社区冷暖初体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最新章节随便看!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北疆省城。与京城部委的宏大叙事截然不同,幸福里社区服务中心的日常,充满了具体而微的琐碎与烟火气。

刘青,或者说现在的“小刘”,正坐在服务大厅一个角落的工位上,面前堆着厚厚一叠待录入的表格。他穿着最普通的夹克衫,神情专注,偶尔推一下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努力适应着这里的一切。

离开省委大楼时,他几乎一无所有,除了一个简单的行李箱和一份陈十一“最低限度备案”的、不会暴露他身份的组织介绍信,让他得以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进入这个社区担任编外社工。没有人知道他曾是省委书记的秘书,大家只当他是个沉默寡言、有点内向的新人。

社区工作远比他想象中更为繁杂。清晨一来,可能就要面对因为楼下噪音而怒气冲冲前来投诉的大妈;刚安抚好,又得赶紧去张贴上级下发的最新通知海报;接着是电话排查辖区内某类人员信息,一打就是几十个;中间还要穿插着接待来办理各种证明的居民,解释为何需要这个材料、那个盖章。

“小刘,把这个‘爱国卫生运动’的活动总结写一下,下午街道要报。” 一位姓赵的老社工递过来一摞杂乱的材料。 “小刘,快去会议室摆一下桌椅,十分钟后创文检查组来了!” “小刘,张大爷家又因为楼道堆放杂物和邻居吵起来了,你去看看……”

这就是他的日常。填不完的表格,应付不完的检查,处理不完的鸡毛蒜皮。他试图运用自己的逻辑和分析能力,优化一下信息统计的表格,却被赵姐不耐烦地打断:“哎哟,小刘,就你花样多,上面让怎么填就怎么填呗,改来改去多麻烦!”

一次,一位居民来开居住证明,材料不全。刘青根据规定耐心解释,对方却一下子火了,拍着桌子吼道:“什么破规定!你们就是故意刁难!别以为坐在这儿就了不起,臭摆什么架子!” 唾沫星子几乎溅到他脸上。他一时愕然,在北疆省委,何曾有人敢如此对他说话?委屈和愤怒刚涌起,却看到周围其他社工一副司空见惯的模样,只能强行压下情绪,反复解释。

他试图在走访中了解居民对社区服务的真实想法,但多数人只是敷衍,或者首接抱怨:“跟你们说了有用吗?反正啥也解决不了。” 他发现,许多同事更关心的是如何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类指标任务,而不是居民的实际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一种无形的疲惫感和“应付”心态,弥漫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

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租住的简陋单间,刘青常常陷入沉思。他亲眼看到,上级推广的一个“智慧养老”APP,功能花哨,但社区里绝大多数老人用的还是老人机,或者根本不会操作智能手机,一个好政策成了空中楼阁。他也看到,为了迎接一个检查,大家要花整整两天时间反复修改、打印、装订资料,而这些资料检查一过就可能被束之高阁。

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如此真切地横亘在他面前。他带来的那些书本知识、宏观思考,在具体、琐碎甚至有些“顽固”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平台的光环彻底消失,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作为一个普通个体的渺小与无力。

幸福里社区最大的“老大难”问题,就是18号楼加装电梯的僵局。高低层业主之间因费用、采光、噪音等问题吵了几年,社区调解了无数次,甚至闹到过信访办,始终无法达成共识。

刘青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初生牛犊不怕虎,主动向社区主任请缨,想试试啃下这块硬骨头。主任看了他一眼,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点点头:“行,小刘,你去碰碰吧,注意方式方法。” 他心里或许想着,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碰碰钉子也好。

然而,刘青的“麻烦”远不止这一件。社区工作重新分工,因为他“年轻力壮”、“学历高”,被“委以重任”:不仅接手了政策性强、报表繁多的条线工作,在“块”上,更是被分到了整个社区情况最复杂、纠纷最多的第三网格。

这个网格,是老旧小区与待拆迁区域的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租房率高,人员流动性大;同时,又夹杂着几栋老干部宿舍楼,住着一些退休的老同志,观念传统,维权意识极强。新与旧,本地与外来,不同观念和利益诉求在这里交织碰撞,矛盾层出不穷。

刘青很快就体会到了什么是“冰火两重天”。

第一件:垃圾分类的“百米之遥”。网格内有个点位,按规定,居民需将垃圾投放到一百米开外的标准分类岗亭。但一些居民(尤其是一些老人)为图省事,自发在楼下墙角用破旧铁桶围了个“临时投放点”,时常垃圾满溢,蚊蝇滋生,周边住户苦不堪言。刘青前去劝说,讲政策、说环境,嘴皮子磨破,收效甚微。一老伯甚至怼他:“一百米?我老寒腿走不动!你们社区那么为人民服务,怎么不把岗亭挪过来?” 他坚持清理了两次铁桶,结果当晚就被不知谁扔的垃圾砸了窗户。有居民嫌他“多事”,打破了“便利”,反而投诉他工作方式简单粗暴。

第二件:劳资纠纷的“二十元路费”。一个在附近餐馆打工的小伙子被辞退,老板结清了工资,但小伙子坚持要额外赔偿一个月工资和来回老家路费,否则就赖在社区不走。刘青调查后得知,老板手续基本齐全,小伙子要求于法无据。他试图调解,小伙子情绪激动,声称要跳楼。刘青本着息事宁人、维护稳定的原则,自掏腰包给了对方二十块钱当“路费”,劝其息怒再寻工作。事后,老板得知,反咬一口,投诉刘青“和稀泥”、“助长不正之风”,不支持合法经营户。

第三件:孕妇消费者的“连续索赔”。网格内一位孕妇,仗着身体特殊,成了“职业索赔人”。今天说在A餐饮店吃了东西拉肚子,要赔偿;明天说在B水果店买了水果不新鲜,影响胎儿发育,要补偿。店家知其难缠,往往破财消灾。刘青介入后,发现她拿不出任何医疗证明,行为己涉嫌讹诈。他严肃批评了该孕妇,并告知店家有权拒绝无理要求。结果,孕妇家属跑到社区大吵大闹,投诉刘青“漠视孕妇权益”、“欺负弱势群体”,声音凄厉,引来众人围观。

第西件:感情纠纷的“浑水”。一对租住在此的小情侣闹分手,女方哭诉男方介绍她去卖淫,男方则指控女方早己出轨。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私德问题,本就难断。双方在社区调解室里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动起手来。刘青奋力拉开,情急之下呵斥了先动手的男方一句:“打女人你还有理了?” 就这一句话,被男方抓住,投诉他“偏袒一方”、“处理不公”,甚至扬言要找他上级领导。

这些事,每一件都耗心费力,每一件似乎都处理了,但又仿佛都没处理好,反而引火烧身。刘青凭着一腔正义感和书本上的原则去处理,却发现自己深陷泥潭。他坚持了程序,却得罪了人;他同情了弱者,却可能被利用了善良;他想息事宁人,却被指责毫无原则。

年底评优评先,社区里平时那些看起来“和光同尘”、从不轻易表态、也绝不主动揽事的老社工们,纷纷榜上有名。而“表现突出”、处理了最多“硬骨头”也惹了最多投诉的刘青,却因为“工作方式有待改进”、“群众评价存在争议”等原因,失去了资格。

看着公示栏里的名单,刘青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和迷茫。身体上的疲惫尚可恢复,但这种付出努力、坚守原则却反而陷入孤立、得不到认可的感觉,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初来时的不少热情。他深夜回到冰冷的出租屋,望着窗外城市的灯火,第一次真切地怀疑: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是不是错了?自己坚持的那些东西,在这个复杂的现实世界里,真的行得通吗?事业尚未起步,仿佛就己陷入了看不见未来的低谷。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