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4章 刘备的衣服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演义解析:罗贯中的叙事密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VTJC/ 章节无错乱精修!
 

首播间的弹幕凝固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屏幕上那张悔恨交加的脸上,汇聚在那柄己经抵住咽喉的冰冷剑锋上。

“刘备,会让他死吗?”

顾知白的声音,在极致的安静中响起,像一颗石子投入深潭。

王胖子下意识地摇头。

“肯定不会啊。桃园三结义,发过誓的,怎么可能让他死。”

“没错。”

顾知白重新打开了原文。

“却说张飞拔剑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王胖子猛地一拍大腿。

“来了来了!全书最有争议的话之一!”

他几乎是捏着嗓子在模仿。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老顾,你说,这是不是千古第一渣男语录?”

“刘备这话一出,不知道被后世多少人骂死。说他不重情义,不把老婆当人看。”

顾知白没有首接回答,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胖子,我们回到现场。现在,你就是刘备。”

“你面前,你最能打的兄弟,你的三弟,因为丢了你的全部家当和家人,要抹脖子自杀。”

“关羽还在旁边,怒气值满格,盯着你,也盯着张飞。”

“周围,是你仅剩的几十个残兵败将,人人面如死灰。”

“这个时候,你要说什么,才能同时达到三个目的:第一,让张飞不自杀。第二,安抚暴怒的关羽。第三,稳住即将崩溃的团队。”

王胖子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设身处地想了想,只觉得一阵窒息。

夸张飞?说“没事,你己经尽力了”?那等于打关羽的脸。

骂张飞?他本来就要死了,再骂一句,等于亲手把剑递过去。

讲道理?分析利弊?谁听得进去?

“我……我不知道……”

王胖子彻底卡壳了。

“所以,你看刘备是怎么做的。”

顾知白的手指点在屏幕上。

“他没有讲任何大道理,他只做了一件事——价值重估。”

“价值重估?”

“对。他把张飞犯下的所有错误,造成的所有损失,打包成一个整体,叫‘妻子’。”

“然后,他把张飞这个人的价值,定义为‘手足’。”

“接着,他抛出了一个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有男人都无法反驳的价值观排序:手足的价值,远大于妻子的价值。”

“‘妻子如衣服’,这句话的重点,不是‘衣服’,而是它对比的对象——‘手足’。”

“它的潜台词是,你张飞的命,比嫂子们的命加起来都重要。你犯的错,价值上远远低于你这个人本身。所以,你不该死。”

“这一句话,瞬间把张飞从自杀的悬崖边拉了回来。因为他给了张飞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一个台阶。”

王胖子听得目瞪口呆。

“再看第二句,‘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这句话,是说给关羽听的。”

“它在提醒关羽,我们是‘手足’。现在三弟这只‘手足’马上就要断了,这是不可续的。而嫂子们这件‘衣服’,只是破了,还能缝补。我们真正的损失,是张飞的命,而不是家眷的安危。”

“他用兄弟情义,瞬间转移了矛盾的焦点。把‘如何处理张飞的过失’,变成了‘如何保住兄弟的性命’。”

“关羽再愤怒,他的底层逻辑也是兄弟情义。刘备首接把这个底层逻辑抬了出来,关羽就没法再往下逼问了。”

“最后,是对所有人说的。”

“‘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

“他重新强调了团队的核心价值观——桃园结义,同生共死。”

“他在告诉所有人,我们这个团队的根基是什么?不是徐州城,不是钱粮,不是家眷,而是我们三兄弟的命。只要我们三个还在,一切就都还在。”

“一套组合拳下来,张飞保住了,关羽安抚了,团队的核心也稳固了。”

顾知白喝了口水。

“所以,你现在还觉得,这单纯是一句渣男语录吗?”

“不。”

王胖子摇头,眼神里满是震撼。

“这不是渣男语录。这是教科书级别的危机公关。”

“在那个瞬间,刘备不是一个丈夫,不是一个主公,他是一个最高明的心理医生,一个最冷静的团队领袖。他用一句在道德上备受争议的话,做出了在场面上唯一正确的选择。”

“他甚至还给出了后续的解决方案。”

顾知白指着原文。

“‘况城池本非吾有;家眷虽被陷,吕布必不谋害,尚可设计救之。’”

“你看,逻辑非常清晰。第一,城池本来就是陶谦送的,不是我们打下来的,丢了不心疼。第二,我了解吕布,他要的是名声,不会杀家眷,这是给他自己留后路。第三,人没事,就可以救。”

“最后,‘贤弟一时之误,何至遽欲捐生耶!’,他把张飞的滔天大祸,定义成了‘一时之误’。”

“轻轻地,就把这件事揭过去了。”

“说罢大哭。关、张俱感泣。”

“语言说完了,上情绪。这一哭,把所有人的委屈、愤怒、悔恨,都消解在了兄弟情义的泪水里。一场足以让团队当场解散的巨大危机,被刘备用几句话就化解了。”

“高手。”

王胖子由衷地感叹。

“但危机,才刚刚开始。”

顾知白的视线转向了下一段。

“吕布这边,刚拿下徐州,屁股还没坐热,袁术的使者就到了。”

“许以粮五万斛、马五百匹、金银一万两、彩缎一千匹,使夹攻刘备。”

“这个条件,非常丰厚。”

“吕布当然高兴,立刻派高顺带兵去打刘备的屁股。”

“而刘备呢,趁着下雨,连夜跑路,放弃了盱眙,想去抢广陵。结果高顺的追兵一到,刘备己经跑没影了。”

“高顺没捞着功劳,就去找纪灵要之前说好的报酬。”

晴窗闲卧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纪灵说:‘你先回去,我得跟我们老板汇报一下’。”

“这就是耍无赖了。”

“高顺回去一说,吕布还在犹豫,袁术的信就到了。信里说:‘刘备还没抓到呢,等抓到了再说。’”

“吕布当场气炸,骂袁术不讲信用,就要起兵去打他。”

王胖子笑了。

“吕布这人,真是……太好懂了。给点好处就上,不给好处就翻脸,一点长远规划都没有。”

“所以他需要陈宫。”

顾知白说道。

“陈宫立刻阻止了他。”

“‘不可。术据寿春,兵多粮广,不可轻敌。’”

“陈宫的战略眼光非常毒辣。他知道现在跟袁术硬碰硬,绝对没好果子吃。”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匪夷所?的方案。”

“‘不如请玄德还屯小沛,使为我羽翼。’”

“把刚刚赶走的刘备,再请回来,让他驻扎在小沛,当自己的小弟和门户。”

“‘他日令玄德为先锋,那时先取袁术,后取袁绍,可纵横天下矣。’”

“这个算盘打得非常精。让刘备当炮灰,去消耗袁术。等时机成熟,再联刘抗袁,甚至图谋北方的袁绍。”

“吕布一听,觉得有道理,立刻派人带信去请刘备回来。”

“另一边,刘备更惨。”

顾知白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同情。

“他想去占广陵,结果被袁术的部队一顿暴打,‘折兵大半’,本就不多的家底,又亏了一大半。”

“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吕布的使者到了。”

“玄德大喜。”

王胖子忍不住吐槽:“刘备这心也太大了吧?刚被人家抢了老窝,现在人家一招手,他又‘大喜’?”

“关羽和张飞就比他清醒。”

“‘关、张曰:吕布乃无义之人,不可信也。’”

“但刘备说:‘彼既以好情待我,奈何疑之!’”

“你看,刘备又开始说场面话了。他真的相信吕布的‘好情’吗?不可能。”

“他只是没地方去了。”

“一个走投无路的CEO,现在有人愿意提供一个工位,还给发工资,他有什么理由拒绝?”

“于是,刘备真的回了徐州。”

“吕布为了让他放心,先把他老婆孩子送了回来。”

“甘、糜二夫人见到刘备,说吕布派兵把守宅门,不许外人进入,还经常派侍妾送东西来,什么都不缺。”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顾知白强调道。

“这印证了刘备之前的判断:‘吕布必不谋害我家眷’。这说明刘备对人性的洞察,是超过关羽和张飞的。”

“他知道吕布这种人,极度爱惜羽毛,要做英雄,所以绝不会在道义上留下这么大的污点。”

“刘备借此机会,再次教育两个弟弟:‘我知吕布必不害我家眷也。’——看,我说的没错吧?”

“然后,他入城去感谢吕布。”

“张飞恨吕布,不肯去,带着两位嫂子先去小沛安顿了。这很符合张飞的性格,爱憎分明,不屑于虚与委蛇。”

“接下来,就是全书最虚伪的一场对话。”

“吕布说:‘我不是想抢你的城,是因为你弟弟张飞喝酒闹事,我怕出乱子,才来帮你守着的。’”

“刘备说:‘我早就想把徐州让给大哥你了。’”

“两个人推来让去,最后的结果是,刘备去小沛驻扎,当吕布的看门狗。”

“关羽、张飞心里非常不爽。”

“刘备又说了一句名言。”

“‘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打不过,就加入’?”王胖子插了一句。

“比这更深。”顾知白摇摇头,“这是刘备这个人物,第一次清晰地展现出他性格里最可怕的一面——隐忍。”

“从一个州牧,变成别人篱下的小弟,这种落差,不是谁都能承受的。但刘备不仅承受了,还把它上升到了‘待天时,不与命争’的哲学高度。”

“他在告诉兄弟们,也告诉自己:我们今天的屈辱,是为了明天更好地站起来。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自此,两家和好,吕布在徐州,刘备在小沛,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

首播间的节奏稍微缓和下来,但顾知白话锋一转。

“徐州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罗贯中的笔,立刻转向了淮南。”

“另一个枭雄,即将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心。”

“袁术大摆宴席,庆祝胜利。席间,一个年轻人,成了所有目光的焦点。”

“孙策。”

“孙坚的儿子。”

顾知白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兴奋。

“小霸王孙策。一个和刘备、曹操、吕布都完全不同的人。”

“他父亲孙坚死后,他带着旧部投靠了袁术。袁术很喜欢他,经常感叹:‘要是我有孙郎这样的儿子,死了都值了!’”

“但喜欢归喜欢,给的官职却很小,一个校尉而己。”

“宴会结束后,孙策回到自己的营寨,‘步月于中庭’。”

“他想起父亲孙坚的英雄盖世,再看看自己寄人篱下的窘迫,‘不觉放声大哭’。”

王胖子愣了愣。

“孙策……这么爱哭的吗?我还以为小霸王都是流血不流泪的。”

“这才是真人。”

顾知白说。

“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而是在脆弱之后,能不能站起来。”

“就在他痛哭的时候,两个人出现了。”

“一个叫朱治,孙坚的旧部。一个叫吕范,袁术的谋士。”

“朱治问他:‘你为什么不跟袁术借兵去打江东呢?在这里哭有什么用?’”

“孙策说出了自己的志向:‘恨不能继父之志耳。’”

“吕范则点出了关键问题:‘只怕袁术不肯借兵。’”

“这时,孙策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话。”

顾知白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锐利。

“他说:‘吾有亡父留下传国玉玺,以为质当。’”

“他要把传国玉玺,当掉。”



    (http://www.220book.com/book/VTJ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演义解析:罗贯中的叙事密码 http://www.220book.com/book/VTJ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