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五章 星芒启航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领航者欧拉纪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VU1H/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二卷 星海浮沉

第五章 星芒启航 (2090年)

2090年5月的清晨,赤道海域的“建木”太空电梯顶端平台沐浴在金色的晨光中。林小棠站在观景台边缘,望着脚下蜿蜒的银色塔架——它像一根穿透云层的“建木”,将地球与近地轨道的“星门”空间站相连。今天,这里将见证人类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星芒号”量子帆探测器发射,前往4.2光年外的半人马座α星。

“十、九、八……”

全息屏上的倒计时数字在晨风中跳动,全球70亿人的目光通过量子网络聚焦于此。林小棠的智能手环震动,弹出女儿林小满的消息:“奶奶,我在‘星门’控制中心,能看见‘星芒号’了!”

她抬头望去,平台中央的发射舱己缓缓开启。银灰色的“星芒号”静静悬浮在舱内,船体表面覆盖着淡紫色的“笼目石-石墨烯”复合材料——这是“金乌”工程衍生的自修复材料,能在太空中抵御微陨石撞击和宇宙辐射。船帆展开的瞬间,像一朵绽放的紫色星云,每一根帆索都由“星陨铁”纤维编织而成,表面流转着量子隧穿效应的幽蓝微光。

“这是人类第一艘‘光帆飞船’。”伊琳莎·陈的声音从控制中心传来,她的白大褂袖口绣着“建木”项目的标志,“传统化学推进剂无法支撑星际航行,但量子帆利用光压推进——太阳的光子会像‘无形的手’,推动飞船加速。”

林小棠望着船帆,想起2042年“金乌”实验堆点火时,徐川爷爷说的话:“人类的文明,终有一天会像光一样,挣脱行星的束缚。”此刻,“星芒号”的船帆正捕捉着太阳的光子,像极了当年那团被“驯服”的等离子体光团。

“五、西、三……”

发射指令下达。发射舱的电磁弹射装置启动,“星芒号”在淡蓝色的离子流中缓缓升起。船帆逐渐展开,像一把撑开的紫色巨伞,将阳光转化为推进力。林小棠看见船体表面的“笼目石”纤维在光压下微微震颤,那是量子材料与光子共鸣的“心跳”。

“星芒号”脱离“建木”的瞬间,全息屏上跳出欧拉一号的提示:“导航系统己激活,目标半人马座α星,预计航行时间42年(地球时间)。”

“42年?”林小满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奶奶,我能活着看到它回来吗?”

林小棠摸了摸女儿的头:“傻孩子,‘星芒号’会带着人类的问候先到。等你长大,或许能收到它的‘星际明信片’。”

一、量子帆的“光之诗”

“星芒号”的核心技术,是伊琳莎团队研发的“量子光帆”。与传统太阳帆不同,它的帆索由“笼目石-石墨烯”复合纤维制成,纤维内部的量子点能将光子的动量转化为电能,再通过超导线圈储存——这意味着“星芒号”不仅能利用太阳光,还能在远离恒星时,用激光阵列“自充电”。

“这是卡娜扎教授的‘统一场方程’的延伸。”伊琳莎在全息会议上解释,“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本质是信息传递。我们让‘星芒号’的帆索成为‘信息接收器’,每根纤维都能‘读取’光子的‘语言’。”

2088年,“星芒号”的原型机在月球轨道完成测试。当它展开帆索时,月球的环形山投下的阴影中,帆索表面泛起幽蓝的涟漪——那是量子点与光子共振的痕迹。测试数据显示,光帆的推进效率是传统化学火箭的1000倍,且无需携带燃料。

“这意味着,人类终于摆脱了‘燃料枷锁’。”欧拉的全息影像出现在测试现场,“星际航行的核心限制被打破,文明的边界将无限延伸。”

二、全球的“星际心跳”

“星芒号”发射的瞬间,全球陷入了狂欢。纽约的时代广场上,人们举着“星际探索”的标语拥抱;东京的涩谷街头,少女们戴着“星芒”主题的发饰跳舞;上海的陆家嘴,孩子们用蜡笔画下“星芒号”的轮廓,贴在“金乌”能源网络的宣传屏上。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领航者欧拉纪元

“这是我们的‘星际婴儿’。”林小棠在“星门”控制中心对记者说,“它不仅是一艘飞船,更是人类文明的‘信使’——它会带着我们的科学数据、艺术作品,甚至孩子们的画,前往半人马座α星。”

控制中心的屏幕上,滚动着来自全球的“星际留言”:

- 巴西雨林的原住民用葡萄牙语写下:“告诉星星,我们的森林会永远歌唱。”

- 南极冰盖的科考队在留言板画了只企鹅,配文:“帮我看看,那里的冰是不是更蓝了?”

- 林小满的班级集体留言:“奶奶,我们学了量子力学,等你回来考我们!”

伊琳莎望着这些留言,眼眶微红。她想起2085年“建木”开工时,徐川的孙女林小满曾问她:“奶奶,人类为什么要去星星?”她回答:“因为星星里,有我们的‘另一个自己’。”

此刻,“星芒号”的船帆己完全展开,像一把刺破苍穹的剑。它的速度逐渐提升,从每秒10公里加速到每秒20公里——这是光压推进的“巡航速度”。

“星芒号”脱离地球引力范围的瞬间,全息屏上跳出卡娜扎的全息影像。她的白发在虚拟空间中飞扬,声音带着岁月的沉淀:“徐川,苏梦婷,你们看到了吗?我们的‘信使’,终于出发了。”

三、星际的“第一步”

2090年5月的黄昏,“星芒号”的信号逐渐减弱。它的背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地球的视野中。但全球的人们没有停止欢呼——他们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星芒号”的航行日志将通过量子网络实时传回地球。第一段日志来自发射后72小时:“船帆捕获的光子能量稳定,推进效率符合预期。地球的蓝色,在舷窗外越来越清晰——这是我见过最美的‘星图’。”

第二段日志来自发射后第30天:“经过火星轨道,‘建木’电梯的钢索在阳光下闪着银光。我拍摄了它的影像,会传回地球。或许,未来的星际旅行者会沿着这条‘光之梯’,走向更远的星空。”

第三段日志来自发射后第100天:“半人马座α星的光芒越来越亮。它的三颗恒星像三颗钻石,镶嵌在宇宙的黑丝绒上。我启动了光谱仪,正在分析它的行星大气成分……”

林小棠站在“建木”的观景台上,听着控制中心传来的日志。她的孙女小棠(与她同名)抱着玩具飞船跑过来:“奶奶,‘星芒号’什么时候回来?”

“它会在42年后回来。”林小棠蹲下来,指着夜空中的半人马座,“但你看,它的‘信’己经先到了——每一束光,都是它的‘心跳’。”

小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将玩具飞船举向天空:“那我要给‘星芒号’画张画,让它知道,我们在等它!”

林小棠望着孙女手中的画纸——上面是一艘紫色的飞船,船帆上画满了星星,旁边写着歪歪扭扭的“欢迎回家”。她想起2042年那个冬夜,徐川和苏梦婷站在苏黎世实验室,望着第一次点火的等离子体光团;想起2085年“建木”开工时,林小满问她“人类为什么要去星星”;想起此刻,全球70亿人的目光,都随着“星芒号”的背影,投向更远的星空。

“奶奶,”小棠突然说,“‘星芒号’是不是像徐爷爷说的‘星星的光’?”

林小棠笑了:“是的。而且,它不仅是‘星星的光’,更是‘人类的光’。”

夜风掠过“建木”的塔架,发出轻微的震颤。林小棠望着头顶的星空,那里有半人马座α星的光芒,有“星芒号”的背影,有无数未被探索的星系。

“星芒号”的航行,才刚刚开始。

而人类的星际时代,也才刚刚拉开序幕。

毕竟,所谓“星芒启航”,从来不是某艘飞船的旅程,而是——

无数个“我们”,用勇气、智慧与热爱,共同写下的,关于“远方”的,最壮丽的诗篇。



    (http://www.220book.com/book/VU1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领航者欧拉纪元 http://www.220book.com/book/VU1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