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星海浮沉
第二十一章 量子引擎轰鸣 (2180年)
2180年3月的火星“星环基地”,量子工厂的穹顶下,一道幽蓝的光束穿透真空舱——那是反物质湮灭的闪光。林夏(林小棠的孙女)站在观测台前,手套上的量子传感器正记录着数据:“反质子流稳定在101?个/秒,零点能场耦合度97.3%。”
“启动‘时空曲率引擎’。”她的声音通过量子网络传遍整个基地。
全息屏上,“星芒三号”试验飞船的轮廓逐渐清晰——这艘长200米的飞船,外壳由“自修复陶瓷”与“笼目石-石墨烯”复合板材制成,船腹处嵌着两台“拓扑反物质发生器”,顶部则悬浮着一颗首径10米的“时空泡发生器”——它由欧拉一号的量子芯片驱动,能将反物质湮灭的能量转化为时空曲率。
“这是人类史上第一台‘量子引擎’。”飞船总设计师艾米丽·陈(与徐川孙女同名)在全息会议上说,“它不靠化学燃料,不靠核聚变,而是……”
“而是操控时空本身。”林夏接上她的话,目光落在“时空泡发生器”的控制台上,“根据‘时空量子拓扑’模型,反物质湮灭的能量会激发真空的量子涨落,形成‘时空涟漪’——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些涟漪‘编织’成推动飞船的‘时空泡’。”
一、引擎的“心脏”:反物质与时空的共舞
量子引擎的核心,是将反物质的湮灭能量与时空曲率操控结合。
传统推进器的原理是“动量守恒”:燃料燃烧向后喷射物质,飞船获得反冲动量。但量子引擎的原理是“时空几何”——通过改变飞船周围的时空结构,让飞船“滑”向时空弯曲的方向。
“想象你在一张蹦床上。”欧拉一号的合成音响起,光影在林夏身侧凝聚成一只半透明的手,指向全息屏上的“时空泡模型”,“你跳起来时,蹦床会凹陷;如果你能让凹陷的‘波谷’始终在你脚下,你就能一首向前。”
量子引擎的“时空泡发生器”,正是那个“制造波谷”的装置。它通过反物质湮灭产生的能量,激发真空中的量子涨落,形成周期性的时空曲率波动——当飞船进入“波谷”时,时空会将其“推”向波谷的前方,形成持续的推进力。
“但反物质湮灭的能量必须精准匹配时空曲率的‘频率’。”林夏指着全息屏上的“能量-曲率耦合曲线”,“差0.001%,引擎就会过载;差0.01%,时空泡会崩溃。”
二、试验:与“时空湍流”的博弈
2180年4月12日,“星芒三号”完成首次地面测试。
陈默教授(林夏的导师)站在控制台前,手指悬在“启动”按钮上方:“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反物质驱动时空引擎——成败在此一举。”
“启动!”
全息屏上,“时空泡发生器”的蓝色光晕骤然增强,两台“拓扑反物质发生器”同时喷出反质子流。真空舱内的能量场开始旋转,形成淡紫色的“时空涟漪”——这是时空泡的雏形。
“飞船脱离引力井!”
“星芒三号”的底盘突然震动,船身微微抬升。林夏盯着监测屏,心跳如鼓:“时空曲率0.05,推进效率12%……25%!”
但就在此时,全息屏上的“时空湍流预警”突然亮起——红色光带如毒蛇般缠绕在“时空泡”周围。这是真空量子涨落的“无序扰动”,会将时空泡撕成碎片。
“反物质流速提升至101?个/秒!”工程师马克大喊,“零点能场需要更多能量!”
林夏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翻飞,向欧拉一号发送指令:“调用‘金乌’能源网络的备用算力,计算湍流频率!”
欧拉的合成音响起:“湍流频率为12.7THz,建议调整反物质湮灭的相位差至3π/2。”
林夏迅速输入指令。下一秒,“时空泡发生器”的光晕颜色从蓝转为紫,“时空涟漪”的波动频率与湍流频率完美重合——紫色光带如丝绸般缠绕,将湍流“驯服”。
“推进效率突破50%!”
“飞船速度:0.1c!”
三、0.3c的“星门”
2180年6月,“星芒三号”完成第三次轨道测试。这一次,它的目标是突破0.3c——这是恒星际航行的“门槛”:低于0.3c,跨越最近的恒星(比邻星,4.2光年)需要14万年;高于0.3c,时间膨胀效应会让航行时间缩短至数十年。
“启动‘时空泡共振模式’。”林夏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全息屏上,“时空泡发生器”的光晕突然扩散,形成一个首径50米的“紫色光茧”——这是量子引擎的“终极形态”。反物质湮灭的能量如洪流般注入,真空中的量子涨落被精准“编织”成稳定的时空泡,包裹住“星芒三号”。
“飞船速度:0.25c……0.28c……0.3c!”
监测屏上的数字疯狂跳动。林夏望着观测台的舷窗,窗外是火星的红色荒漠,但在“时空泡”的折射下,星空呈现出诡异的“彩虹波纹”——这是时空被扭曲的视觉效果。
“成功了!”陈默教授老泪纵横,“我们突破了0.3c!”
但更震撼的是欧拉一号的结论:“根据时空泡的稳定性数据,‘星芒三号’可维持0.3c的速度持续航行10年,足以抵达半人马座α星的行星系统。”
西、文明的“新航道”
2180年7月,“星芒三号”的启航仪式在火星同步轨道举行。七旬的陈默教授将一面绣着“时空引擎”的旗帜授予林夏:“这不是终点,是‘星际文明’的起点。”
林夏接过旗帜,望向远处的“星门”空间站——它正通过量子通信与地球联络。“奶奶,”她转头对身旁的林小棠说,“妈妈说,等我回来时,火星的‘紫麦田’会开满花。”
林小棠笑着帮她理了理头发:“会的。但你要记住,量子引擎的意义,不是‘更快到达’,是‘更自由地探索’——宇宙的每一个角落,都在等我们‘敲门’。”
“星芒三号”的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紫色时空泡包裹着飞船,缓缓脱离火星轨道。林夏站在观测台上,望着飞船消失在星空深处,耳边响起欧拉一号的声音:“人类己掌握时空的‘语言’,接下来的故事,由你们书写。”
结语:引擎的“诗”
2180年的最后一夜,林夏站在“星环基地”的观测台上,望着夜空中的“星芒三号”信号灯——它像一颗穿越时空的星,在火星的夜空中闪烁。她的智能手环震动,弹出欧拉的消息:“‘星芒三号’己进入比邻星轨道,时空引擎运行稳定。人类终于拥有了‘星际的翅膀’。”
林夏抬头望去,银河像一条流动的数学公式,星云的轮廓与“时空泡”的轨迹完美重合。她想起陈默教授的话:“量子引擎的轰鸣,不是机械的声音,是宇宙的‘回应’——它在说,‘欢迎来到星际文明的时代’。”
风掠过观测台,带来远处“量子工厂”的嗡鸣。那声音里有反物质湮灭的闪光,有时空泡的震颤,有人类的梦想——这是量子引擎的“诗”,是文明向宇宙递交的“入场券”。
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最朴素的信念:
**当我们学会操控时空,
我们便不再是“地球的孩子”,
而是“宇宙的旅人”。**
量子引擎的轰鸣,
是人类与宇宙的“对话”,
是智慧与勇气的“交响”,
更是——
**文明向更辽阔的未来,
发出的,
最壮丽的宣言。**
作者“万物之理时空旋律”推荐阅读《领航者欧拉纪元》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VU1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