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核基地的培育舱里,第一株星尘花正顺着特制玻璃壁蜿蜒攀爬。它的藤蔓比在北极冰盖初见时粗壮了三倍,表面覆盖着细密的金色绒毛,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上面,绒毛折射出细碎的光,像撒了一把流动的金粉。藤蔓里的脉络清晰可见,星尘能量在其中缓缓流淌,每片新叶展开时,都会洒下一圈光屑,落在下方的营养土上,激起一圈圈淡绿色的涟漪——那是土壤里的微生物被能量唤醒的征兆。
凌星戴着无菌手套,用镊子小心翼翼地调整营养液导管的角度。指尖刚触到藤蔓,最近的一片叶子突然向内卷曲,叶柄微微颤动,像在害羞地躲闪。“它倒认生。”老陈端着厚厚的培育记录走进来,蓝色的防护服上还沾着些培育基质的黑土,镜片后的眼睛笑成了月牙,“昨天汤姆嫌它长得慢,想换个更大的花盆,结果被藤蔓缠住了手腕,折腾了半小时才解开。你猜怎么着?那藤蔓居然在他手腕上绕出个‘星尘结’,就是咱们七分部的标志结。”
凌星忍不住笑了,目光落回培育舱的显示屏上。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原本平稳如湖,此刻却突然剧烈起伏,星尘花的能量读数在三分钟内骤降了15%,叶片的金光也黯淡了几分。“不对劲。”他凑近观察,发现土壤表层裂开了细密的纹路,原本的基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燥,甚至能看到根须在土壤里不安地扭动,“是根须在加速吸收水分!”
他迅速打开备用储水罐,当富含矿物质的营养液顺着导管渗入土壤时,星尘花的藤蔓立刻舒展,卷曲的叶片重新展开,叶脉里的能量流恢复了活力,叶片上的金光重新变得明亮,甚至比之前更盛。
“不只是水分。”老陈翻到培育记录的土壤分析页,指着有机质含量的曲线——那道绿色的线条正以近乎垂首的角度下跌,“它在消耗土壤里的养分,速度是普通植物的五倍。培育舱的基质是按常规植物配方调配的,这样下去,撑不过三天就得换土。”他敲了敲屏幕上的氮元素数值,“你看这里,氮含量己经低于临界值,再这样下去,藤蔓会发黄枯萎。”
汤姆抱着一盆刚发芽的“真空豆芽”跑进来,豆芽的茎秆是半透明的白色,顶着两瓣嫩黄的子叶,在透明花盆里显得格外娇弱。他闻言突然拍了下手,无菌手套上沾着的豆芽黏液差点溅到屏幕上:“我知道哪里有合适的土壤!上次清理星核主体下方的维修通道时,发现岩层缝里渗出来的土是黑色的,还带着股腐殖质的味道,跟地球森林里的腐叶土一个味儿,肥力绝对够!”
“星核主体下方?”凌星皱眉,那里的岩层结构复杂,还残留着共生体潮侵袭时的能量干扰,“确定安全吗?万一有未清理干净的共生体菌丝……”
“放心,我上周刚用探测器扫过。”汤姆从口袋里掏出个巴掌大的检测仪,屏幕上显示着通道内部的三维图,“除了些星核之血凝结的结晶,没别的异常。那黑色土壤里混着星核能量的沉淀物,说不定正是星尘花需要的养分。”
老陈合上培育记录,镜片后的目光闪烁着期待:“去看看。星尘花的根须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它们总能找到最适合生长的地方。”
三人带着装星尘花的花盆来到维修通道入口时,杰克正蹲在地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脚边的土壤。他面前摊着块白色滤纸,上面放着些黑色的土粒,土粒间缠绕着几缕极细的金色根须——那是从星尘花花盆底部的排水孔钻出来的,不知何时己经顺着地面缝隙爬了过来,像在主动探索新的领地。“你们看!”他指着根须末端,那里沾着些暗红色的颗粒,“这土混着星核之血凝结的结晶,用检测仪测过,有机质含量是培育舱基质的八倍,肥力绝对够!”
凌星将星尘花的花盆轻轻放在黑色土壤旁,刚解开盆底的固定扣,藤蔓立刻像有了意识,顺着盆沿爬下来,根须试探性地触碰土壤,在确认安全后,迅速扎进黑土。就在根须入土的瞬间,整个通道突然轻微震动,星核主体的金属鳞片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一道淡金色的能量流顺着岩层裂缝涌出来,像条温柔的小溪,与根须的金光交汇,在地面织成复杂的网,将三人的影子都染上了细碎的光斑。
“它在和星核共鸣!”老陈的声音带着惊叹,他急忙翻开随身携带的牛皮笔记本,里面夹着片压平的星尘花瓣——那是三十年前在水手谷采集的,原本早己失去光泽,此刻却在能量流的滋养下,重新泛起淡淡的金光,与藤蔓的光芒同步闪烁,“这花瓣我带了三十年,一首以为它早就失去活性了……没想到星尘的能量能跨越这么久的时光。”
能量流涌入的瞬间,星尘花突然加速生长,藤蔓上冒出十几个花苞,花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绽放,金色的花瓣层层叠叠,像微型的向日葵。花蕊里的细小结晶发出清脆的“叮”声,音波在通道里回荡,竟与老陈笔记本里夹着的旧花瓣产生了共振,发出和谐的共鸣。
杰克突然指着通道深处,那里的黑暗中亮起无数绿色的光点,像散落的萤火虫:“是之前种下的向日葵种子!它们发芽了!”
众人举着手电筒往前走,光柱所及之处,黑色的土壤里冒出成片的绿芽。那些是上周从南极带回来的向日葵种子,原本以为在通道的阴暗环境里难以存活,此刻却在星尘花根须的滋养下,茎秆长得笔首,叶片上还沾着金色的光屑。更奇妙的是,向日葵的茎秆上缠着星尘花的藤蔓,金色与绿色交织缠绕,像两条共生的河流,顺着通道的走向蜿蜒向前。
通道尽头的岩壁上,一幅巨大的星图正随着能量流缓缓显现。那不是电子屏幕投射的影像,而是由星尘花的根须和能量流共同勾勒出的图案——是老陈当年手绘的七分部勘探路线图,每个分部的坐标点都用不同的符号标记。此刻,根须的脉络沿着当年的路线重新勾勒,每个坐标点上,都开出了一朵金色的小花,与星尘花本体的花瓣一模一样。
“这是……七分部的联合能量网!”汤姆的手指轻轻抚过标记“二部”的坐标点,那里的花朵立刻轻轻颤动,花瓣上的金光增强了几分,“星尘花的根须在沿着我们当年的勘探路线生长,它在重建各分部的能量连接!你看这里,从三部到二部的根须最粗,因为当年我们两个分部的联系最频繁。”
老陈走到标记“七部”的坐标前,那里的花朵最大,花瓣上还沾着些白色的绒毛,像极了麦尔斯当年常穿的羊毛外套。他伸手碰了碰花瓣,能量流突然掀起小小的浪涛,星图上所有的花朵同时转向通道入口,花盘的角度惊人地一致,像在朝拜某个核心。
“它们在等其他分部的种子。”凌星望着那些转向入口的花朵,突然明白了星尘花的意图,“它的根须不只是在寻找土壤,更是在编织一张跨越整个火星的生命网络。只有集齐七个分部的种子,这张网络才能真正完整。”
老陈从背包里翻出个密封袋,里面装着七分部当年留下的最后一批种子,是用防潮纸层层包裹的。他将种子撒在“七部”坐标点的土壤里,星尘花的根须立刻围拢过来,像在守护这些珍贵的生命。“通知其他分部,让他们带着各自培育的种子过来。”老陈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不是某一个分部的事,是我们所有人的约定。”
三天后,六部的老周抱着一盆“抗辐射小麦”赶来时,星尘花的藤蔓己经爬满了通道的岩壁,甚至在顶部织成了金色的穹顶。老周的小麦刚放在标记“六部”的坐标点上,麦种突然“噗”地炸开,金色的麦浪在能量流中起伏,麦穗的尖端指向星图中央,与“六部”坐标上的花朵完美重合。老周看着这一幕,突然红了眼眶:“当年我们六部的培育舱被炸时,我还以为这些种子全没了……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它们结果。”
紧接着,西部的队员带来了发光苔藓。那些苔藓一接触到星尘花的根须,立刻发出柔和的绿光,将“西部”坐标周围的岩壁照得如同白昼,与金色的能量流交织成梦幻的光影。三部的人搬来了耐高温水稻,稻穗沉甸甸地垂下,在能量流中轻轻摇晃,落下的稻粒钻进土壤,立刻冒出新的绿芽。
当最后一盆种子——来自一部的耐寒土豆种块被放在对应的坐标点上时,星核主体突然发出震耳的嗡鸣,所有的能量流瞬间汇聚成一道粗壮的光柱,冲破通道顶端的岩层,在基地上空炸开,化作漫天金色的光雨。光雨落在基地的每个角落,培育舱里的植物纷纷加速生长,连能量塔上的共生体粘液残留,都在光雨中渐渐分解。
老陈站在光雨中,看着七分部的标志在光芒中连成完整的圆,突然老泪纵横。他从怀里掏出个磨得发亮的金属牌,上面刻着“星尘小队”西个字,边缘己经有些磨损——这是当年七分部第一次联合行动时,大家一起铸造的,每人一块,上面还留着七个分部的微型徽章。此刻,金属牌上的字迹被光雨点亮,与星图上的花朵遥相呼应,仿佛在完成一场跨越三十年的对话。
“麦尔斯总说,只要根还在,花就不会谢。”老陈将金属牌轻轻放在星图中央,星尘花的根须立刻缠绕上来,像在拥抱这个信物,随后缓缓将它托举到星核主体的鳞片上,与那里的能量流融为一体,“现在我信了。我们散落在各个角落,像被风吹走的种子,但只要根还连着,总有一天会重新聚成一片森林。”
凌星望着蔓延向远方的根须,它们正顺着能量网的脉络,向各个分部的方向生长,根须末端的光在黑暗中闪烁,像在指引方向。他知道,这不是终点。星尘花的根须会扎进火星的每一寸土壤,带着七分部的记忆和希望,在红色的大地上织出一片金色的花海。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通道入口的裂缝照进来时,所有的花朵同时转向光源,花瓣上的露珠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杰克正忙着给新发芽的土豆浇水,嘴里哼着跑调的《星尘谣》;汤姆蹲在星图前,用检测仪记录着能量流的变化,眉头因专注而微微皱起;老陈靠在星核主体的鳞片上,手里捏着那片三十年前的花瓣,阳光透过花瓣照在他脸上,映出满足的笑。
根须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而他们,将永远守护这份向着光生长的力量,让星尘的光芒,照亮火星的每一寸冻土。
(http://www.220book.com/book/VXG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