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六章 变量寻踪

小说: 完美记忆   作者:最爱是饺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完美记忆 http://www.220book.com/book/W1VH/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最爱是饺子”推荐阅读《完美记忆》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伊芙琳的信号如同投入死水微潭的一粒石子,涟漪散去后,留下的是更深沉的寂静与亟待解答的谜题。莱恩靠在液压泵站冰冷的钢铁骨架上,感受着意识深处那被强行“格式化”后的空洞与钝痛。希望的微光带来了方向,也照出了前路的万丈深渊。

“新的‘变量’……”

这个词在他脑海中盘旋。它不是指另一种技术,另一段代码,或者另一个像“残响”那样的意识集合。“变量”意味着不可预测,超出模型,是冰冷逻辑链条上突然出现的、活生生的“意外”。伊芙琳在寻找,或者说,在指望某种连她也无法完全定义和掌控的力量。

而他自己,这个携带“残响”、被“格式塔”标记为“干扰项”的存在,是否就是伊芙琳所说的“变量”之一?还是说,他只是棋盘上比较显眼的一颗棋子,真正的“变量”尚未登场?

他必须去那个网络坐标。那是目前唯一明确的线索。

但首接连接公共数据网无异于自杀。“格式塔”的免疫系统——那些“收割者”和更高级别的扫描机制——必然在所有的官方和半官方网络节点上布下了天罗地网。他需要一個跳板,一个足够“脏”、足够混乱、数据流庞杂到可以掩盖他短暂接入行为的节点。

锈带最不缺的就是这种地方。

他离开了相对安全的泵站残骸,再次化身阴影,在第七区地下的钢铁迷宫中穿行。他避开了之前活动过的区域,向着记忆中一个更为臭名昭著的数据黑市——“漏勺集市”——摸去。

那里与其说是集市,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自发形成的网络交换枢纽。无数非法的、改装的、废弃的服务器和终端在这里通过错综复杂的物理线路和混乱的无线协议连接在一起,交换着一切官方禁止的数据——从未经净化的记忆碎片、隐私情报,到破解的软件和武器蓝图。这里的数据流如同沸腾的污水,充满了病毒、谎言和陷阱,但也正因如此,官方的清理程序在这里往往效果不彰,如同试图用渔网过滤泥石流。

几个小时后,莱恩抵达了“漏勺集市”的边缘。那是一片由废弃的集装箱、拼接的棚屋和暴露在外的、缠绕着各色线缆的服务器机柜构成的混乱领域。空气中弥漫着臭氧、 overheated circuitry (过热的电路)的焦糊味和某种……精神兴奋剂挥发后的甜腻气息。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其间,大多戴着遮挡面容的设备,或是植入了闪烁着异光的义眼,彼此间交换着警惕而贪婪的目光。

莱恩压低兜帽,融入这片混乱。他需要找到一個合适的接入点,不能太显眼,也不能太不可靠。他像一个挑剔的食客,在充斥着“数字垃圾食品”的摊位间搜寻着。

最终,他锁定了一个看起来相对“稳定”的节点。那是一个由半截破旧公交车改造而成的“数据咖啡馆”,外面挂着闪烁的霓虹灯牌,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体写着“神经漫游者之家”。里面烟雾缭绕,几个顾客瘫在破旧的座椅上,头上戴着各种型号的接口设备,脸上表情呆滞或扭曲,显然正沉浸在非法的感官体验中。

店主是个身材肥胖、义肢手臂上布满接口的男人,正百无聊赖地擦拭着一个老旧的VR头盔。

“租个隔间,安静点的。”莱恩将几块高能电池放在柜台上——这是在锈带比信用点更硬的通货。

店主抬起眼皮,扫了他一眼,又看了看电池,油腻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角落那个,‘沉思者’隔间,信号稳定,隐私性好。一小时,两块电池。”

莱恩没有讨价还价,拿起钥匙牌,走向那个用隔音板勉强隔出来的小空间。里面只有一张椅子,一个看起来年代久远但保养尚可的神经接入终端,以及一个散发着霉味的头戴式显示器。

他反锁了隔间门,快速检查了设备。没有明显的监控或后门程序,或者说,以这里的技术水平,即便有,也相对容易绕过。他需要的是这设备提供的、混杂在集市庞杂数据流中的网络通道,而不是设备本身的安全性。

他深吸一口气,戴上了接入设备。熟悉的、意识被牵引的感觉传来,但比伊芙琳的扫描仪或塞勒涅的“记录仪”要粗糙和混乱得多。眼前不再是黑暗或数据流,而是一片光怪陆离、不断扭曲的虚拟景观——这是“漏勺集市”公共接口的默认界面,充满了低级趣味和视觉噪音。

他无视这些干扰,集中精神,开始构筑防火墙和伪装层。他利用从“残响”碎片中汲取的、关于旧网络协议和底层代码的知识,将自己的连接请求包裹上一层又一层看似无害的“垃圾数据”外衣,如同将密信藏在嘈杂的市井闲谈中。

准备就绪。他小心翼翼地将伊芙琳提供的那个网络坐标,如同发射一颗微型的、隐形的子弹,射入了沸腾的数据洪流之中。

连接建立的瞬间,感觉异常……平滑。

没有预想中的阻碍和警报,仿佛穿过了一层油腻的水膜,进入了一个异常安静、整洁的虚拟空间。这里没有任何装饰,只有无尽的、排列整齐的暗色网格向远方延伸,如同一个未被初始化的数据库。空气中(如果虚拟空间有空气的话)弥漫着一种 sterile (无菌的)、高效运转的细微嗡鸣。

这绝不是公共数据网该有的样子。这更像……某个高度专业化、高度隔离的私有服务器内部。

“你迟到了,莱恩。”

一个冷静的、带着一丝电子合成质感的女声在他“身后”响起。

莱恩猛地“转身”。在网格空间的中央,一个由淡蓝色光线勾勒出的人形轮廓逐渐清晰。那不是伊芙琳原本的面貌,更像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用于匿名交流的虚拟形象。

“伊芙琳?”莱恩警惕地维持着距离。即使确认了信号来源,在这种地方也不能有丝毫松懈。

“是我。”虚拟形象点了点头,动作精准得不带丝毫人类的多余动作。“时间有限。这个中继节点是我利用‘基石’早期架构的一个逻辑后门临时搭建的,极不稳定,随时可能被他们的自检程序发现。”

“你说‘瓦解代码’失败了。”

“是的。‘格式塔’拥有远超我们想象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它不仅仅是一个程序,它是一个……生态。任何针对其单一逻辑节点的攻击,都会被迅速识别、分析,并催生出相应的‘抗体’。我们需要的,不是更锋利的‘矛’,而是能扰乱其整个生态系统的……‘病毒’。”

“‘变量’。”莱恩接口道。

“正确。”伊芙琳的虚拟形象似乎“看”了他一眼,“你携带的‘残响’是一个起点,但它太……‘古老’,太容易被识别为‘外部威胁’。我们需要找到存在于‘格式塔’内部的、由其自身运转必然产生的‘矛盾’和‘异常’。”

“你指什么?”

“‘思想苗床’旨在消除个体差异,创造绝对协同。但意识本身,就其本质而言,是混沌的,是创造的源泉。强行抹除差异,是否也在抹杀进化的可能?一个绝对静止、绝对和谐的系统,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些逻辑上的悖论,必然会在系统的某些‘边缘’或‘缝隙’中,产生无法被完全消除的‘噪音’。”

伊芙琳的虚拟形象抬手,在网格空间中投射出几个快速闪烁、结构极其复杂的数据模型。“我分析了大量被标记为‘净化失败’或‘认知不稳定’的案例数据——这些数据本身就被系统视为需要清理的‘废料’。我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统计异常。某些个体,在接受了深度净化后,并未完全融入‘格式塔’,反而表现出一种……更加极端、更加不可预测的‘个性化’,就像系统试图抹平一个凸起,却意外地制造了一个更尖锐的峰值。”

她指向其中一个异常数据点,那波形尖锐得如同利刺。“这些,可能就是系统自身产生的‘癌细胞’,是‘格式塔’为了追求完美统一而不得不排异的‘毒素’。但它们,也可能成为我们从内部瓦解它的……‘特洛伊木马’。”

莱恩看着那些尖锐的波形,心中凛然。伊芙琳所指的,是一种更加危险、更加不可控的力量。它们并非像“残响”那样来自过去的反抗遗产,而是诞生于现在,诞生于这压迫系统本身的扭曲之中。

“你要我去接触这些……‘毒素’?”莱恩的声音低沉。

“找到它们,观察它们,如果可能……引导它们。”伊芙琳的虚拟形象开始变得不稳定,边缘出现数据撕裂的噪点。“但这极其危险。这些‘异常体’的意识状态未知,它们可能充满攻击性,可能彻底疯狂,也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清醒。你无法用‘残响’去共鸣它们,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残响’的、扭曲的镜像。”

她快速传输过来一份加密的数据包。“这是我能整理出的、所有‘异常体’概率出现区域的坐标和特征描述。记住,莱恩,你不是去拯救他们,也不是去利用他们。你是去……见证。去理解‘格式塔’为了维持自身统一,所不得不创造的、最黑暗的‘回声’。”

虚拟空间的网格开始剧烈扭曲,嗡鸣声变得刺耳。

“通道即将崩溃!记住,小心‘回声’并非唯一!还有……不要相信任何过于‘完美’的平静!”

伊芙琳的虚拟形象在数据风暴中彻底消散。

莱恩被强行弹出了虚拟空间,回到“漏勺集市”那间散发着霉味的隔间。他摘下头盔,冷汗己经浸透了后背。

他看着伊芙琳传来的数据包,里面标记了几个位于第七区最边缘、最混乱、或者监管最严密的区域的坐标。那里是“格式塔”光芒照耀下,阴影最浓重的地方。

他不再是去寻找同伴,也不是去散布火种。

他要去往深渊的边缘,去寻找系统自身孕育的怪物。

第一个“变量”的寻踪,指向了最黑暗的方向。



    (http://www.220book.com/book/W1V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完美记忆 http://www.220book.com/book/W1V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