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秀的巨大成功让锦绣阁的声望达到了新的高度,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工坊里的绣娘们不得不日夜赶工。然而苏晚晴却从中看到了隐忧——过度依赖高端客户,生意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这日,她召来赵掌柜和几位管事,在锦绣阁后院开会。
“各位,锦绣阁如今虽客似云来,但我们的客户大多局限于京城贵妇。”苏晚晴开门见山,“接下来,我们要开拓新的市场。”
赵掌柜疑惑:“王妃的意思是?”
“我们要推出一个面向普通百姓的系列。”苏晚晴取出一卷设计图,“这个系列名为‘锦绣年华’,主打实惠耐用的日常服饰。”
文婆婆看着设计图,眉头微蹙:“这些款式简单朴素,与我们一贯的风格大相径庭。”
“正是要简单朴素。”苏晚晴解释,“贵妇们追求独一无二,但普通百姓要的是实惠耐用。我们要用这个系列,打开平民市场。”
她继续道:“而且,我们要采用一种新的销售模式——集采模式。”
“集采模式?”众人异口同声,对这个新词感到陌生。
苏晚晴详细解释:“简单来说,就是让客人组团购买。五人成团,可享八折优惠;十人成团,可享七折;二十人成团,可享六折。组团的人越多,价格越便宜。”
赵掌柜恍然大悟:“妙啊!如此一来,客人们为了享受优惠,定会主动拉拢亲友购买,相当于免费为我们宣传!”
“正是此意。”苏雯晴点头,“我们要让买衣服也变得有趣起来。”
为了推行这个新模式,苏晚晴特意在锦绣阁旁边租下了一个小铺面,专门经营“锦绣年华”系列。铺面装修简洁明快,价格标牌清晰可见,与主店的高端典雅形成鲜明对比。
开业当天,苏晚晴亲自在店外主持,向围观百姓解释集采模式的规则。
“各位乡亲,今日起,在‘锦绣年华’购买衣物,可邀请亲友组团购买。”她声音清亮,“组团的人越多,价格越实惠。若是能凑齐二十人,几乎能以成本价买到优质衣物!”
百姓们议论纷纷,对这种新鲜的销售模式既好奇又怀疑。
一个胆大的妇人上前问道:“王妃说的可是真的?若是凑齐二十人,真能便宜这么多?”
苏晚晴微笑:“自然是真的。不仅如此,第一个发起组团的人,还可额外获得一匹棉布作为奖励。”
这话一出,人群顿时沸腾了。实惠的价格加上奖励机制,立刻激发了百姓们的购买热情。
开业不过半日,就己经形成了三个采购团,最大的一个竟然凑足了三十五人。负责登记的小伙计忙得满头大汗,脸上却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赵掌柜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忍不住对苏晚晴竖起大拇指:“王妃这一招,真是让老朽大开眼界。”
然而,就在集采模式推行得如火如荼时,麻烦也随之而来。
这日,苏晚晴正在查看“锦绣年华”的销售记录,赵掌柜匆匆赶来。
“王妃,出事了!”赵掌柜脸色凝重,“有人在市面上低价抛售仿制的‘锦绣年华’衣物,价格只有我们的一半!”
苏晚晴眉头微蹙:“可知道是谁在背后操纵?”
“还在查。”赵掌柜道,“不过,那些仿制品质量低劣,穿几次就会破损。己经有客人上门投诉,说我们以次充好。”
苏晚晴沉思片刻:“立即发布公告,澄清此事。同时,我们要推出防伪标记。”
她唤出系统,兑换了一种特殊的防伪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衣物内衬绣制肉眼难以察觉的暗纹,只有通过特制的药水才能显现。
第二天,“锦绣年华”店内张贴了大幅公告,详细说明了如何辨别真伪。苏晚晴还特意举办了一场公开的防伪演示,让百姓们亲眼见证真品与仿品的区别。
演示结束后,那个曾经质疑过的妇人又站了出来:“王妃,既然有人仿制,说明您家的衣物确实好。老身愿意再组个团,买真正的‘锦绣年华’!”
这话引起了在场百姓的共鸣,纷纷要求组团购买。当天的销售额不降反升,创下了开业以来的新高。
当晚,萧墨衍来到清晖院,脸上带着难得的笑意。
“王妃这一手,真是让那些仿制者措手不及。”他将一叠资料放在桌上,“己经查清了,背后操纵的是三皇子名下的布庄。”
苏晚晴毫不意外:“果然是他。看来,他是铁了心要与我作对了。”
萧墨衍神色凝重:“三皇子在江南的势力不容小觑。王妃若是决定去江南,务必小心。”
苏晚晴抬头:“王爷支持我去江南?”
“王妃的商业才能,不该局限于京城一隅。”萧墨衍淡淡道,“况且,江南是大雍最富庶的地区,若是能在那里打开市场,对王妃的商业帝国将是极大的助力。”
苏晚晴心中感动:“多谢王爷理解。”
三日后,苏晚晴决定正式推行集采模式的升级版——预售制。
她在“锦绣年华”店外张贴告示:凡预付定金者,可享受更低折扣;若是能邀得五十人共同预付,整团可享五折优惠。
这个大胆的举措再次引发了轰动。预付定金意味着要承担风险,但超低的折扣又极具诱惑力。
告示贴出当天,就有三个大团形成,最大的一个竟然有七十八人参与。预付的定金让锦绣阁的资金流变得更加充裕。
长安长公主听闻此事,特意来到店中参观。
“靖王妃这一招,真是让老身叹为观止。”长公主看着店内络绎不绝的客人,由衷赞叹,“能让平民百姓也能穿上好衣裳,这是功德无量啊。”
苏晚晴谦逊道:“长公主过奖了。晚晴只是觉得,商业之道,贵在惠民。”
长公主点头:“说得好。后日宫中有个赏花宴,皇上也会到场。王妃可愿陪老身一同前往?皇上对王妃的商业创新很是好奇呢。”
苏晚晴心中一动。面见皇上,这无疑是个难得的机会。
“承蒙长公主厚爱,晚晴荣幸之至。”
赏花宴那日,苏晚晴特意穿了一件“锦绣年华”的改良款。款式简洁大方,面料舒适耐用,既不失体面,又符合她惠民的经营理念。
果然,皇上见到她后,特意召她上前问话。
“朕听闻靖王妃经营有方,独创的集采模式让京城百姓受益匪浅。”皇上语气平和,眼中却带着审视。
苏晚晴恭敬回答:“回皇上,晚晴只是觉得,商业之道在于流通。货物流通越快,百姓获益越多,国库自然也越充盈。”
皇上挑眉:“哦?此话怎讲?”
“晚晴的集采模式,让衣物销量大增,工坊需要招募更多绣娘,布庄需要采购更多原料,这些都是利民之举。”苏晚晴从容道,“而且,销量大增意味着税收增加,最终受益的是朝廷和百姓。”
皇上若有所思:“王妃言之有理。看来,商业之道,也确实关乎国计民生。”
这话一出,在场的官员们纷纷对苏晚晴刮目相看。能得到皇上这样的评价,靖王妃在京城商界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然而,三皇子萧墨辰的脸色却不太好看。他冷哼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靖王妃确实善于经营,不过女子终究该以相夫教子为本分。”
苏晚晴不卑不亢:“三皇子殿下说得是。不过晚晴认为,女子若能凭借自己的能力造福百姓,未尝不是美事一桩。”
长安长公主适时接话:“皇上,老觉得靖王妃的经营理念颇有意思。若是能在全国推广,或许能让更多百姓受益。”
皇上点头:“皇姑说得是。靖王妃,你可愿意将这套模式推广到其他州县?”
苏晚晴心中狂喜,面上却保持镇定:“晚晴荣幸之至。若是朝廷需要,晚晴愿将集采模式的要领整理成册,供各地商贾参考。”
这场赏花宴,让苏晚晴的商业理念得到了最高认可。消息传出后,锦绣阁的生意更加火爆,连带着“锦绣年华”的销售额也翻了一番。
然而,苏晚晴并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她知道,越是顺利的时候,越要警惕潜在的危机。
这日,她正在整理集采模式的操作手册,沈千帆再次登门拜访。
“恭喜王妃得到皇上赏识。”沈千帆拱手道,“沈某此次前来,是想与王妃详谈江南分号的事。”
苏晚晴请他入座:“沈公子请讲。”
“家父希望,王妃能在下月初前往江南。”沈千帆道,“届时正好是江南丝绸旺季,王妃可以亲自考察市场,决定分号的选址和经营策略。”
苏晚晴沉思片刻:“好,我答应。”
送走沈千帆后,苏晚晴开始为江南之行做准备。她唤出系统,兑换了一些可能在江南用到的技术和配方,又整理了这些日子积累的商业资料。
当晚,萧墨衍来到清晖院,得知她决定前往江南后,沉默良久。
“王妃既然决定去,本王会派人暗中保护。”他终于开口,“不过,江南局势复杂,三皇子在那里势力不小,王妃务必小心。”
苏晚晴点头:“晚晴明白。京城这边,就拜托王爷了。”
萧墨衍深深看着她:“早去早回。”
简单的西个字,却让苏晚晴心中泛起涟漪。她抬头看向萧墨衍,发现他眼中有着难以掩饰的担忧。
“王爷放心,晚晴会照顾好自己。”
窗外月色如水,两个各怀心事的人相对无言。苏晚晴忽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这个名义上的夫君,己经在她心中占据了特殊的位置。
而萧墨衍也在暗自思量。这个聪慧果敢的女子,在不知不觉中,己经打破了他心中筑起的高墙。也许,这场始于利益的婚姻,正在悄然变质。
远处,三皇子府中,萧墨辰接到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苏晚晴,你终于要离开京城了。”他对着地图上的江南地区,眼中闪过狠厉,“这一次,本王定要让你有去无回!”
(http://www.220book.com/book/W38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