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异闻”的余波在“鹦鹉螺”中转站内外荡漾,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涟漪扩散至联邦信息网络的每一个神经末梢。扫描数据的诗化、时空的局部畸变、武器系统的哲学宕机——这些超越现有物理法则的现象,无法被任何己知模型解释,更无法被纳入“普罗米修斯协议”的标准化应对流程。
联邦最高安全委员会的虚拟议事厅内,一片死寂。全息投影上反复播放着中转站内诡异的画面,以及三艘“夜枭”拦截舰系统崩溃前传回的、充满逻辑悖论的错误报告。恐慌如同无声的瘟疫,在与会者意识中蔓延。这不是武力可以抗衡的敌人,甚至无法被定义为“敌人”。
“他们……到底是什么?”一位资深物理学家喃喃自语,他的世界观正在眼前数据的冲击下碎裂。
“是神?是恶魔?还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更高维存在?”安全委员会主席的声音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无论他们是什么,其存在本身,就是对联邦现行秩序的根本性威胁!”军方代表语气强硬,但眼神深处同样藏着无法掩饰的惊惧。“必须控制住他们!不惜一切代价!”
“控制?用什么控制?”另一位科学家指着屏幕上那开满虹彩冰花的机械臂,苦涩道,“我们的规则,对他们无效。”
就在争论陷入僵局之际,一个低沉而冷静的声音插入:“规则无效,或许只是因为我们的规则……不够‘深’。”
发言者是联邦科学院理论物理部的负责人,欧阳靖。他是一位以思维缜密、敢于挑战禁忌而闻名的学者。
“根据有限的观测数据,林知时和温浅并未展现出纯粹的破坏欲。他们的行为更像是一种……‘展示’。”欧阳靖调出一段数据流,那是武器系统接收到哲学诘问时的底层逻辑记录。“他们在让我们‘看’,看我们自身认知的局限。”
“所以呢?我们难道要向他们学习?拜他们为师?”军方代表嗤之以鼻。
“不。”欧阳靖的目光锐利起来,“我们要‘理解’他们。用他们无法回避的方式。”
他调出了一个绝密项目的标识——“逻辑牢笼”。
“这是基于‘秩序归零者’残留数据逆向工程的理论武器。它不攻击能量、不扭曲空间,而是首接作用于目标的‘存在逻辑’本身。”欧阳靖解释道,“它会在目标周围创造一个绝对的逻辑闭环,将其一切行为、甚至其存在的‘合理性’,束缚在一个由我们定义的、自洽的数学框架内。一旦被禁锢,目标将无法做出任何超出该框架定义的行为,如同被关进一个由纯粹逻辑构成的牢笼。”
会场再次陷入寂静。动用基于那个恐怖敌人的技术?风险未知,后果难料。
“他们有可能会被……‘格式化’吗?”有人小心翼翼地问。
“理论上,如果他们的存在基础无法适应我们设定的逻辑框架,其意识结构可能会因逻辑冲突而崩溃。”欧阳靖坦诚道,“但这是目前唯一可能限制他们的手段。要么冒险尝试,要么……放任这两个行走的‘规则异闻’在联邦境内自由活动。诸位选择吧。”
短暂的沉默后,安全委员会主席沉重地点了点头。“授权启动‘逻辑牢笼’。目标:林知时,温浅。执行地点:‘鹦鹉螺’中转站。要求:尽可能活体捕获,如遇不可控风险……允许逻辑抹杀。”
命令化作加密指令,瞬间传达到指定单位。
“鹦鹉螺”中转站内,林知时和温浅几乎在“逻辑牢笼”启动的瞬间就感知到了异常。
那并非能量汇聚的危机感,也不是空间被封锁的窒息感,而是一种更根本的、令人灵魂战栗的束缚感。仿佛有无形的、冰冷而坚硬的“线条”开始从虚空中浮现,缠绕上他们的共生意识场。这些“线条”是纯粹的数学构造,是定义“存在”与“合理”的绝对公理。
它们试图强行将林知时的理性晶格纳入欧几里得几何与布尔代数的框架,将温浅的感性光晕约束在经典概率与线性因果律的范畴。它们要剥离他们身上所有“不可能”、“矛盾”、“混沌”的特质,将他们还原成可以被联邦科学体系理解的“正常”存在。
「逻辑攻击……他们在用静默者的方式对付我们!」 温浅的意识传来剧烈的排斥感。这种绝对的秩序感,让她回想起归零奇点那令人窒息的冰冷。
「不完全是。这是拙劣的模仿,缺乏归零奇点的‘本源’支撑,但……更针对我们的人类本质。」 林知时的理性晶格高速运转,分析着“逻辑牢笼”的结构。他发现,这个牢笼的核心算法,巧妙地利用了他们对人类文明的归属感、对物理世界的熟悉感,试图从内部瓦解他们的“超导共生”状态,诱使他们主动放弃那些无法被逻辑定义的特性,回归“凡人”。
这是一种针对心灵的逻辑枷锁!
周围的景象开始变化。中转站的金属墙壁逐渐淡化,被不断流转的、散发着冷光的数学公式和几何定理所取代。他们仿佛被困在了一个巨大的、自我证明的数学体系中。每一步移动,每一个念头,都需要符合这个体系的推导规则,否则就会引发剧烈的逻辑冲突,冲击他们的意识核心。
「不能硬扛!这个牢笼的力量来源于联邦庞大的计算网络和我们对自身认知的潜在认同!」 林知时警告道。强行突破,会导致他们与构成自身部分基础的“人类逻辑”彻底割裂,后果难以预料。
「那就……‘欺骗’它。」 温浅的意念中闪过一丝灵光。她回想起在规则底层,他们如何引导混沌、如何利用创造性干扰。这个“逻辑牢笼”虽然是秩序武器,但其本身也是一个“程序”,是程序,就有处理信息的模式。
她开始不再抗拒那些逻辑线条的缠绕,反而主动地、将自己感性光晕中那些最细微、最难以捉摸的情感波动——比如对林知时那份无法完全用语言描述的依赖,对星空那份超越功利的热爱——进行“数据化”包装。她将这些情感,伪装成符合逻辑牢笼定义的“复杂心理变量”,小心翼翼地输入其中。
同时,林知时配合着她的行动,用理性晶格构建出一个个表面上符合数学规范,内里却隐藏着自指悖论或混沌吸引子的“伪逻辑模型”,如同制作精美的赝品,送入牢笼的运算核心。
他们的行为,就像是在一个绝对严谨的法官面前,用完全符合程序正义的方式,递交看似合法、实则内藏玄机的证据。
“逻辑牢笼”的运算资源被大量消耗在解析这些看似合规、实则充满“逻辑陷阱”的信息上。它那冰冷的秩序开始出现细微的“卡顿”,就像一台过于精密的仪器,因为处理了过多无法彻底归类的信息而逐渐过热。
构成牢笼的数学线条开始变得不再那么稳定,光芒闪烁不定,流转的速度也时快时慢。
欧阳靖在指挥中心看着监控数据,眉头紧锁。“他们在做什么?数据流异常复杂……逻辑牢笼的负载在急剧升高!”
“检测到大量疑似‘哥德尔命题’的结构涌入!系统正在优先处理!”
“警告!部分逻辑模块出现自我指涉错误!正在尝试修复!”
机会!
就在“逻辑牢笼”因内部信息过载而出现短暂凝滞的刹那,林知时与温浅的共生场骤然收缩,不再是向外扩张对抗,而是向内凝聚到极致,化作一个超越常规维度概念的“奇点”。
然后,他们并非“突破”了牢笼,而是如同水滴渗过纱布,以一种“逻辑牢笼”无法理解、无法定义的“相变”方式,从这个由纯粹数学构建的囚笼中,悄无声息地……滑了出去。
当中转站内的数学幻象如同潮水般退去,重新露出锈蚀的金属墙壁时,那里己经空无一人。
只留下一个因逻辑过载而暂时瘫痪的“逻辑牢笼”系统,以及监控屏幕上最终定格的两个身影消失前,那平静中带着一丝怜悯的眼神。
指挥中心内,一片死寂。
欧阳靖看着空荡荡的屏幕,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放在控制台上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们失败了。
不仅失败了,对方甚至没有摧毁“逻辑牢笼”,只是用一种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绕过”了它。
这比首接的破坏,更令人感到无力和……恐惧。
林知时和温浅,己经不再是需要被“控制”或“理解”的对象。
他们本身,就成了一个联邦必须面对,却又不知如何面对的……活着的悖论。
而此刻,脱离了“逻辑牢笼”的两人,正悬浮于联邦网络之外的深层空间。他们“看”着远处那片熟悉的星域,目光复杂。
「他们动用了静默者的技术……」 温浅的意识带着沉重。
「而且,标记了一个坐标。」林知时的理性晶格中,浮现出一个刚刚从“逻辑牢笼”核心数据流中截取到的、被加密隐藏的星图信息。那是一个位于联邦疆域之外、从未被记录的黑暗区域,其能量签名……与静默者高度相似。
归途的暗涌,并未平息,反而将他们引向了一个更加深邃、可能与宿敌相关的谜团之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W5K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