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整天,肖晨都在收拾行囊。
他的包袱里装着:
师父手抄的《黄帝内经》、半袋炒熟的松子(那是狐狸最爱吃的)、母亲留下的半块玉佩,还有那把跟了他十年的短刃——
刀鞘是竹制的,是父亲在他及冠那年送的。
那只狐狸始终跟在他脚边,时而蹭蹭他的裤脚,时而跳上石凳啃松子。
肖晨给它取名"阿九",因为救它那天是九月初九。
"九儿,以后跟紧我。"他摸了摸狐狸的耳朵:
"山下的世界,可没山上的野果子吃。"
傍晚时分,苦菩提把他叫到禅房。
老和尚正在擦拭一尊铜佛,佛前供着几支野菊。
"这是你师娘生前种的。"
苦菩提的声音很轻:
"她总说我庙里太素净,要添些颜色。"
肖晨这才知道,师父有过妻子。
可他从未听师父提起过,就像从未提起过自己的过去。
苦行僧的袈裟下,藏着多少故事?
他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
"晨儿,这世上最狠的刀,不是杀人的刀,是藏起真心的刀。"
"卯时出发。"苦菩提转身时,铜佛的光映在他脸上:
"我在山门口等你。"
肖晨应了声,转身要走,又被师父叫住:"晨儿。"
"师父还有事?"
苦菩提从佛龛后取出个油纸包,塞给他:
"龙城西市有家'陈记锅贴',是我去年去时尝过的。你到了那儿,买两笼来尝尝。"
老和尚笑了笑:"山下的吃食,总比山上的素斋香些。"
肖晨接过油纸包,里面还带着体温。
他忽然鼻子一酸——
原来最牵挂的,从来不是什么大仇大恨,而是这些细碎的温暖。
夜里,肖晨躺在竹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
阿九蜷在他枕头边,尾巴轻轻扫过他的脸。
他摸出怀里的令牌,借着月光看上面的纹路:
"寒山令"三个字,是师父的手书,笔锋苍劲如松。
背面那只玄鸟,翅膀展开的弧度,和他父亲书房里的《寒山图》里的鸟,一模一样。
"爹,娘。"他轻声说:
"晨儿要下山了。我会找到害你们的人,也会替你们看看这山下的世界。"
五更天的梆子声响起时,肖晨己经收拾好包袱。
他蹲在院门口等师父,阿九趴在他脚边打哈欠。
远处传来脚步声,苦菩提的身影出现在青石板路上,手里提着个布包:
"这是新做的千层底,穿去龙城,走路不磨脚。"
肖晨接过布包,触到里面的针脚——
密密麻麻,像师父平日里的唠叨。
他忽然想起,这双鞋,师父熬了三个通宵。
"走吧。"苦菩提转身往山外走,灰布僧袍在晨雾里晃动:
"我送你到山脚。"
两人并肩走了十里路。
晨雾渐渐散了,能看见山脚下的青石古道,商队的驼铃己经响成一片。
苦菩提停下脚步,从怀里摸出串佛珠,塞给肖晨:
"这是用寒山寺百年银杏木做的,念经时能静心。"
肖晨接过佛珠,颗颗檀木圆润,带着师父的体温。
"师父,保重。"
苦菩提点了点头,忽然伸手拍了拍他的肩。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用力地拍他——
从前总是轻轻落在肩头,像怕碰碎什么。
"龙城的赵忆乾,你见了他,先递上令牌。他会明白的。"
"我知道。"
"还有......"老和尚的声音顿了顿:
"若遇到难处,就去城南的'普济寺',找里面的知客僧明空。他是我俗家的师弟。"
肖晨应了声,转身要走,又回头:"师父,阿九......"
"带着吧。"苦菩提笑了笑:
"这小东西机灵,说不定能帮你挡些灾。"
肖晨低头看向脚边的狐狸。
阿九正仰头望着他,眼睛亮晶晶的,像两颗浸了晨露的黑葡萄。
他弯腰把它抱起来,放进怀里:"九儿,走了。"
两人一狐沿着古道往下走,首到青玄山的轮廓变成天际线的一抹青黛。
肖晨回头望去,看见苦菩提还站在山门口,身影越来越小,最终融在晨雾里。
山风掀起他的衣角,他摸了摸怀里的令牌、玉佩、佛珠,还有那叠《青囊秘要》。
忽然,他听见身后传来商队的吆喝声:"西域的香料嘞!江南的丝绸嘞!"
"九儿,听到了吗?"肖晨轻声说:
"这就是山下的世界。"
(http://www.220book.com/book/W5P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