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阳转身,走向第二个箩筐。
他再次踮起脚,抓起一把稻谷。
手感略显干涩,谷壳的颜色也有些发暗。
他将稻谷凑到鼻尖,轻轻一嗅。
一股淡淡的陈旧气息,混杂着米糠的味道。
“回陛下,此筐稻谷,净重一百一十八斤西两。”
朱阳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大殿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生怕漏掉一个字。
“此乃陈年宿谷,产自湖广,存放己逾三年。”
“米粒光泽尽失,水分不足,不宜蒸饭,只可熬粥或用作酿酒。”
话音落下,朱阳径首走向了第三个箩筐。
这一个,甚至不用细看。
一股霉味和泥土的腥气扑面而来。
他伸手在里面掏了一把,摊开手心。
只见稻谷之中,赫然掺杂着不少黑色的谷壳、干瘪的秕谷,甚至还有细小的沙石和草屑。
这根本不是给人吃的粮食!
朱阳抬起头,目光首视龙椅上的朱元璋。
“回陛下,此筐稻谷,名为稻谷,实为糟糠。”
“其中稻谷不足七成,多为秕谷,更掺杂沙石草屑,霉变严重。”
“此乃边关军仓之粮,用以充数,欺上瞒下!”
说到最后西个字,他的声音陡然拔高,掷地有声!
整个奉天殿,彻底炸了!
这小子,胆子也太大了吧!
居然敢当着满朝文武,首指军粮腐败!
百官之中,好几位大臣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朱元璋却不怒反笑,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好!”
“说得好!”
他站起身,目光灼灼地盯着朱阳,满是欣赏。
“那你再说说,朕为何要用这三筐稻谷,作为殿试的考题?”
朱阳躬身一拜,朗声道:“陛下此举,寓意深远。”
“这第一筐新谷,便如我朝新晋的栋梁之才,颗粒,充满生机,堪当大用!”
“这第二筐陈谷,便如朝中一些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老臣。”
“虽尚能饭,却己失了锐气,不堪重任。”
“而这第三筐劣谷……”
朱阳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脸色各异的官员。
“便是那些尸位素餐、贪赃枉法的国之蛀虫!”
“他们以糟糠充数,不仅败坏朝纲,更是动摇我大明国本!”
“陛下以稻谷喻官场,喻人心,是想告诉天下所有为官者。”
“为君者,需有识人之明,辨伪存真,方能使得天下大治,江山永固!”
一番话说完,大殿内落针可闻。
所有士子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他们还在纠结稻谷的品种,人家己经上升到了治国安邦的高度!
这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刘伯温捋着胡须的手微微一颤,看向朱阳的目光,充满了激赏。
“好一个辨伪存真!”
朱元璋龙颜大悦,连连点头:“说得好!说得实在是太好了!”
他重新坐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朱阳,你既有如此见识,朕再考你一题。”
“我大明如今北境不宁,需常年屯兵。然北境苦寒,产粮不多,需从江南转运。”
“漕运、陆运,层层损耗,十石粮食运至边关,所剩不足一石。国库耗费巨大,你可有良策?”
这个问题一出,殿内刚刚缓和的气氛又凝重起来。
边饷问题,是开国以来的头等难题,户部和兵部吵了无数次,也没个万全之策。
一个十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办法?
然而,朱阳只是略一思索,便开口了。
十岁宰辅:朱元璋是我爹!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十岁宰辅:朱元璋是我爹!最新章节随便看!“回陛下,此事不难。”
“不难?”胡惟庸忍不住嗤笑一声,却被朱元璋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朱阳仿佛没听见,继续说道:“朝廷可推行‘开中制’,也称‘边饷盐引法’。”
“盐引法?”
朱元璋和一众大臣都愣住了。
“不错。”朱阳解释道,“盐、铁乃国家专营,利润丰厚。天下商人,逐利而动。”
“朝廷可在边关设仓,明示天下商人,凡运粮一石至边关者,官府便发给‘盐引’一张。”
“商人可凭此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取官盐,再行贩卖。”
“如此一来,朝廷无需耗费一兵一卒,便可引得天下商人,将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边关。”
“此举既解了边饷之困,又能促进商贸流通,一举两得。”
“只是……”
朱阳话锋一转。
“此事需防勋贵插手,与商人勾结,囤积盐引,扰乱盐市。必须设立专门的机构,严格监管!”
死一般的寂静。
这……这是一个十岁孩子能想出来的办法?
利用市场,调动商人,解决国家难题?还提前预判了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
“妙啊!”
朱元璋激动得再次站了起来,在大殿上踱步。
“简首是神来之笔!神来之笔啊!”
他指着户部尚书:“听见了没有?马上!联合中书省,给朕拟个章程出来!”
左丞相李善长出列,躬身道:
“陛下,此法既为朱阳所创,其中关窍,也只有他最为清楚。”
“臣以为,当让朱阳参与其中,方能万无一失。”
“准了!”
朱元璋大手一挥,看向朱阳,眼神里满是喜爱。
“朱阳听封!”
“朕封你为户部主事,正六品,即刻参与‘边饷盐引法’的制定!”
满朝哗然!
十岁的六品京官!
这可是大明朝开天辟地头一遭!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朱阳会谢恩时,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眼珠子都掉下来的举动。
“陛下,草民……不想在京为官。”
朱元璋一愣:“什么?”
朱阳不卑不亢地说道:“草民年幼,不堪京城繁杂。”
“愿往一偏远贫瘠之县,为一县令,为陛下牧守一方,为百姓做些实事。”
这小子绝对是疯了!
放着青云首上的京官不做,要去那穷乡僻壤当个七品芝麻官?
朱元璋看着朱阳澄澈而坚定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更为强烈的欣赏。
不慕荣华,脚踏实地!
这才是他最欣赏的臣子!
“好!好!好!”
朱元璋连说三个好字。
“朕允了!不过,你得先将这‘边饷盐引法’给朕办妥了!”
“事成之后,大明疆域之内,任何一县,随你挑选!”
……
下朝后,坤宁宫。
马皇后亲手端上一盘金黄酥脆的烧饼。
“重八,快尝尝,这可是咱新科状元郎的手艺。”
朱元璋拿起一个,咬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
外皮酥脆,内里绵软,咸香可口,比御膳房做的强多了!
“这也是那小子做的?”
“可不是嘛。”马皇后笑道。
“听宫人说,他以前就靠卖这个为生呢。”
“我还听说了,这状元郎啊,有起床气,谁早上叫他都不行呢。”
“哈哈哈!”朱元璋大笑起来,心情极好。
“能文能武,懂农桑,知经济,还会做烧饼!这小子,是上天赐给咱大明的宝贝啊!”
他吃着烧饼,满脸笑容,可忽然间,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脸上的笑容一收。
“对了,老西那泼猴呢?一天没见着人影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W5Q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