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传媒资金链断裂、疑似因海外对赌协议失利的消息,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冰块,在圈内瞬间炸开了锅。各种真伪难辨的细节甚嚣尘上,牵扯出的境外资产转移操作更是让事态蒙上了一层涉嫌违规的阴影。之前与星耀有过密切合作或是正在洽谈的项目方,无不人人自危,焦头烂额。
“念晚”工作室里,气氛却是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凝重与庆幸。
唐莉将收集到的最新情报放在苏念桌上,语气带着后怕:“苏总,星耀这次恐怕很难翻身了。涉及金额巨大,而且操作……很不干净。之前接触过我们的那个李总,据说己经被限制出境了。”
苏念拿起那份报告,指尖微微发凉。她逐字逐句地看着上面罗列的信息,那些激进的扩张计划,那些看似却暗藏陷阱的合作条款,此刻都成了印证其危机的注脚。她仿佛能听到大厦将倾前的吱嘎作响。
“我们……很幸运。”苏念放下报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口气里带着卸下千斤重担的轻松,更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警醒。她抬头看向唐莉,眼神清亮而锐利,“幸运在于我们守住了自己的底线,没有因为看似丰厚的条件而迷失方向。这次的事情,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在这个圈子里,走得快不如走得稳,诱惑面前,清醒比什么都重要。”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楼下依旧车水马龙的世界,仿佛在透过眼前的繁华,审视着背后涌动的暗流。“这次能成功避险,不是我们有多高明,而是我们坚持了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和风险意识。以后,这块的审查要更加严格,决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
“我明白。”唐莉郑重应下,她对苏念的远见和定力,此刻己是心服口服。
惊雷炸响,但并未波及到“念晚”这艘刚刚避开漩涡的小船。苏念迅速将注意力拉回到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上——《指尖流年》与陈默导演的会谈。
陈默导演,以其镜头语言的诗意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著称,是苏念心目中执导《指尖流年》的绝佳人选之一。但他也是出了名的爱惜羽毛,对剧本和合作团队要求极高,甚至有些“挑剔”。
会谈地点约在了一家格调雅致的书院式茶舍。苏念提前到达,她今天穿了一身素雅的改良旗袍,妆容清淡,气质沉静,与《指尖流年》想要传递的韵味隐隐契合。
陈默导演准时到来,他年约五十,穿着中式盘扣上衣,戴着黑框眼镜,气质儒雅中带着艺术家特有的执拗感。寒暄过后,双方落座。
苏念没有急于推销项目,而是将厚厚一册装订精美的采风报告,以及几份精心挑选的苏绣实物样本,轻轻推到了陈默面前。
“陈导,这是我们团队前阵子在苏市做的采风汇总,里面有一些关于苏绣技艺、传承现状以及几位老师傅口述历史的记录。还有这些,”她指了指那几片绣着精美图案的绣片,“是顾秀英老师傅和她徒弟们的一些作品小样。”
陈默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拿起采风报告,随手翻看了几页,里面的内容之详实、观察之细腻、思考之深入,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演员或制片人为了项目所做的常规准备。那些关于针法、丝线、绣娘心境的记录,甚至带着田野调查般的严谨与温度。
他没有说话,继续翻看着,偶尔拿起绣片对着光仔细端详,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细密平整的针脚,眼神逐渐变得专注。
苏念耐心地等待着,没有出声打扰。她知道,对于陈默这样的导演,空洞的概念和华丽的辞藻毫无意义,唯有扎实的准备工作和对题材真正的理解与敬畏,才能打动他。
良久,陈默放下报告,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苏念:“苏总,我看得出来,你们是下了真功夫的。不是为了拍电影而去了解苏绣,而是真正被这门技艺打动,想要通过电影去表达它,记录它。”
“是的,陈导。”苏念迎着他的目光,坦然承认,“我认为,《指尖流年》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它更是一个关于‘时间’、‘耐心’和‘内心秩序’的故事。在这个一切都追求速成的时代,我们希望用这部电影,去探讨一种近乎‘笨拙’的坚守的价值。而苏绣,是承载这个内核最完美的载体。”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诚恳:“在艺术创作上,我们工作室愿意给予导演最大的尊重和自主权。在预算和资源上,我们会倾尽所能,确保制作精良。我们找您,不是因为您的名气,而是因为我们相信,只有您,才能捕捉到那种浸润在丝线里的时光感和人物内心最细微的波澜。”
苏念的话语,没有华丽的承诺,没有商业的算计,只有对项目的深刻理解、对导演能力的绝对信任,以及一种近乎虔诚的、想要做好这件事的纯粹愿望。她让出的,是最大的诚意,是对艺术创作规律的绝对尊重。
陈默导演久久地注视着苏念,仿佛要通过她的眼睛,看进她背后的那个团队,看进那个名为“念晚”的工作室的灵魂深处。他见过太多夸夸其谈的投资人,太多急于求成的制片人,像苏念这样既拥有清晰商业头脑,又保持着对艺术如此纯粹初衷和敬畏心的,凤毛麟角。
茶室里的熏香袅袅婷婷,时间在沉默中流淌,却并不让人感到尴尬,反而有一种彼此衡量、互相认可的郑重。
终于,陈默导演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力量:“这个本子,我接了。”
苏念的心,在这一刻,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随即被巨大的喜悦和踏实感填满。她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但眼底闪烁的光芒泄露了她的激动:“陈导,谢谢您的信任!”
“不用谢我。”陈默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浅淡的笑意,“是你们的前期工作和诚意,说服了我。希望我们合作愉快,一起把这件事做好。”
“一定!”苏念用力点头。
---
几乎在苏念与陈默导演敲定合作的同时,城市另一端的顶层办公室里,陆北洲也收到了陈助理关于“念晚”成功避开星耀危机以及与陈默导演达成合作的汇报。
他站在落地窗前,背影挺拔。夕阳的金辉为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
陈助理汇报完毕,办公室里陷入一片寂静。陆北洲没有转身,只是望着窗外那轮即将沉入地平线的落日,仿佛在凝视着某种遥远的东西。
星耀事件的凶险,他比苏念更清楚其中关窍。他能想象到,如果当初苏念有一丝一毫的动摇,被那看似华丽的陷阱所迷惑,此刻的“念晚”将面临怎样的灭顶之灾。而她,凭借着自己的清醒和判断,硬生生在雷暴降临前,轻盈地跳出了爆炸中心。
这份远超年龄的冷静、果决和对风险的预判能力,让他欣赏。
而更触动他的,是她与陈默导演会谈的细节。那份沉甸甸的采风报告,那些珍贵的实物样本,她让出的“最大诚意”和对艺术绝对的尊重……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事实:她不仅仅是在经营一份事业,更是在践行一种理想,一种在浮躁时代里近乎奢侈的、对纯粹与美好的坚守。
他回想起她谈论表演体系时的专注,想起她在黑料风波中的坚韧,想起她在苏市茶室里谈及苏绣时眼中闪烁的光芒……这些画面,一帧一帧在他脑海中回放。
最初,他以为自己对她的关注,是出于投资人对优质“标的”的欣赏和守护。后来,秦浩的调侃让他心生疑虑。而此刻,在听闻她又一次凭借自身能力化解危机、并以其纯粹的诚意打动业内最难搞的导演之一后,陆北洲清晰地认识到,内心深处那份不断滋长的关注与在意,早己超越了冰冷的数据分析和投资回报率的计算。
那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掺杂着欣赏、敬佩、怜惜,甚至是一丝连他自己都尚未完全理清的……悸动。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办公桌上那个空置的、从未有人坐过的访客座椅上,眼神深邃难辨。
也许,秦浩那家伙,并不完全是在胡说八道。
他对苏念,可能真的……不仅仅是投资人与被投资的关系。
这个认知,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向来平静无波的心湖中,漾开了一圈又一圈,无法止息的涟漪。
(http://www.220book.com/book/W6S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