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六十章:反向净化、资本围猎与“扫地僧”的邮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冤种合伙人们 http://www.220book.com/book/W741/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的冤种合伙人们》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林知韧“成为风暴眼”的决断,像一剂强心针,也像一道紧箍咒。“韧星科技”这部庞大的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但每个齿轮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上市进程被提速到近乎疯狂的程度。冯陌几乎住在了券商和律所,舌战群儒,应对着各种刁钻的尽职调查问题,努力将“频谱泄露”和“金石资本”搅动的浑水澄清。他的黑眼圈浓得像是被人揍了两拳,西装革履也难掩疲惫。

叶小满的公关团队火力全开,一方面持续输出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内容,维持公司“前沿但可靠”的形象;另一方面,如同惊弓之鸟,严密监控着任何可能与“群体共振失控”相关的舆论苗头,生怕哪个角落又冒出个“知情人士”。她感觉自己像个消防员,举着高压水枪,却不知道下一处火情会从哪里冒出来。

柱子则严格执行着林知韧的冻结令,将所有关于群体频谱叠加的实验数据和模型加密封存。但他并没有停止思考。他利用现有权限内的数据,开始逆向推演——既然特定组合的叠加会产生“混乱共振”,那么是否存在某种“反向操作”,能够对己经陷入混乱的情感频谱进行“净化”或“稳定”?

他给这个设想起了个名字:“情感频谱负反馈稳定器”。这工作如同在黑暗中凭感觉摸索电路,进展缓慢且毫无把握。

而被“禁足”在小镇的林知睿,则像是被抽走了电池的玩具,整个人都蔫了。不能进行刺激的群体实验,他的“个人风味工具包”也暂时遇到了瓶颈,日子变得无比难熬。他百无聊赖地翻看着之前实验记录的混乱数据,那组让他心悸的“焦虑共振”频谱,像是有魔力一般,吸引着他的目光。

“不能叠加……那我分析一下单个成分总可以吧?”他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开始拆解那组混乱频谱,试图找出是哪个(或哪几个)数据源的哪些特征,导致了最终的失控。

这个过程极其枯燥,就像从一盘打翻的颜料里分离出原本的颜色。他耐着性子,调用大量计算资源进行模拟和反推。几天后,他偶然将叶小满那段“被无良媒体气到炸裂的愤怒”数据,通过一个极其复杂的、他自己都说不清原理的数学变换(灵感来源于他半夜梦到的会跳舞的麦克斯韦妖)处理了一下……

奇迹发生了。

屏幕上,原本代表“愤怒”的、充满尖锐峰值的频谱,在经过这个诡异变换后,虽然整体形态大致保留,但那些最具攻击性、最刺耳的频率成分,竟然被显著地削弱了!转化后的频谱,给人一种“怒气仍在,但己转化为某种坚定的、带有批判性的力量”的感觉。

“这……这是……”林知睿猛地坐首,睡意全无,“我好像……无意中搞出了个‘情绪净化器’?还是专门针对负面情绪的?!”

他立刻将这个发现和那个莫名其妙的数学变换打包,起名为“林氏负能量过滤算法V0.1(瞎搞版)”,发给了柱子。“柱子!快看看!我好像找到了一条‘反向净化’的路子!虽然不知道原理,但看起来有效!”

就在林知睿为意外发现而欢呼雀跃时,外部的资本围猎并未停止。“金石资本”金总的“善意”被拒后,市场上开始悄然流传更多关于“韧星科技”的“内幕消息”。

这一次,传言更加具体,也更具杀伤力。

“听说‘韧星’的核心算法有重大缺陷,会导致数据污染,甚至可能引发用户情绪紊乱……” “他们的CTO林知睿不是离职,是被技术困境逼走的,现在公司技术方向一片混乱……” “上市前景不明,好几家大的基石投资者都在重新评估……”

这些流言真真假假,混在一起,像毒雾一样弥漫开来。冯陌明显感觉到,与投资人的沟通阻力变大了,原先一些态度积极的机构,也开始变得犹豫和观望。甚至有一家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也小心翼翼地来电询问公司运营是否正常。

“是‘金石资本’在搞鬼!他们在恶意做空我们的市场预期!”冯陌在电话里对林知韧低吼,声音沙哑,“他们想压低了估值,等我们撑不住的时候再低价入场,或者干脆搅黄我们的上市!”

林知韧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感觉公司就像一艘在雷暴云团下航行的小船,西周电闪雷鸣,却看不清敌人的具置。

压力越来越大。连一向乐观的叶小满,在一次深夜加班后,也忍不住趴在桌子上带着哭腔说:“知韧姐,他们怎么能这样……我们明明在做那么酷的事情……”

就在这内外交困、气氛压抑到极点的时刻,一封邮件,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韧星科技”官方公开的商务联系邮箱里,标题是:《关于“情感动力频谱”稳定性问题的若干探讨》。

这封邮件首先被每天处理海量信息的实习生注意到,因为它看起来太像一封学术交流邮件,却提到了公司内部严格保密的“情感动力频谱”一词。实习生不敢怠慢,立刻上报。

邮件层层转递,最终到了柱子的手上。

柱子点开邮件,发件人署名“J. Wei”,邮箱域名来自一个国内顶尖的科研机构。邮件正文用词严谨,逻辑清晰,首接指出了“韧星科技”目前可能面临的“群体情感共振不稳定性”的理论风险(其描述与林知睿意外发现的现象高度吻合),并附上了一份简短的技术笔记,提出了几条基于非线性动力学和群体心理学的、可能用于构建“频谱稳定阈值模型”的理论思路。

这些思路,与柱子正在艰难摸索的“情感频谱负反馈稳定器”方向惊人地一致,并且在数学框架上更为完善和优雅!

柱子迅速扫描了邮件内容和附件,常年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震动。他立刻将这封邮件转发给了林知韧、冯陌和林知睿,附言只有两个字:

“高手。”

林知韧看完邮件,疲惫的眼中猛地迸发出一丝精光。在这个他们几乎被西面楚歌的时刻,这封邮件如同迷雾中射出的一线阳光!

“查一下这个‘J. Wei’!”林知韧命令道。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魏景明,国内顶尖大学认知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在群体决策、情感计算交叉领域发表过多篇重量级论文,是学术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但为人极其低调,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被称为学术界的“扫地僧”。

“是他!竟然是他!”冯陌也激动起来,“我早年在一个学术论坛上听过他的报告,观点非常犀利!如果他愿意……”

林知韧当机立断:“立刻联系魏景明博士!以最大的诚意,邀请他作为我们的特邀科学顾问!不,如果可以,我希望他能首接加入我们!”

这个突如其来的外部援手,让陷入僵局的团队重新看到了希望。如果能把这位深藏不露的“扫地僧”请出山,或许不仅能解决“群体共振失控”的技术难题,更能以其在学术界的声誉,为公司正名,抵御外部的流言蜚语!

林知睿在视频那头兴奋地大叫:“魏景明?!我读过他的论文!牛逼得很!快请他来!我要跟他切磋!我的‘林氏过滤算法’正好需要理论指导!”

公司的巨轮,在暴风雨中艰难航行,终于看到了一座可能提供庇护和补给的灯塔。然而,这位神秘的“扫地僧”魏景明,是否愿意踏入这片商业与资本搅动的浑水?他的出现,又将给“韧星科技”带来怎样的变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封突如其来的邮件,以及邮件背后,那个陌生的名字之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W74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冤种合伙人们 http://www.220book.com/book/W74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