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者”项目在绝对保密中启动,知情者仅限于林知韧、柱子、魏景明、林知睿和冯陌五人。甚至连叶小满也被暂时排除在外,并非不信任,而是林知韧坚持“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团队表面上的工作重心,被迫转回了应对学术质疑和常规的酱油工艺优化,气氛压抑而微妙。
真正的风暴眼,隐藏在柱子构建的一个高度隔离的虚拟服务器集群中,以及林知睿那看似平静的酱油坊里。
柱子的逆向推理模型构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幽灵脉冲”的数据本身就不完整,最早、最关键的几次脉冲波形己经物理性丢失,剩下的数据片段如同残缺的密码本。模型运行起来,得出的结果往往是一团乱麻,或者指向无数种可能性,根本无法锁定微生物体系的特定状态。
“信息熵太高,有效特征被噪声淹没。”柱子总结道,“就像试图通过一片落叶的脉络,反向推导出整棵大树的基因组。缺少关键约束条件。”
关键约束条件……林知睿咀嚼着这个词,目光投向了院子里那些沉默的酱缸。柱子的计算世界是抽象的0和1,而他的战场,是这些充满生命气息的陶缸。理论缺的那一环,或许只能在这里补上。
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严格的安全措施下(包括远程监控、紧急断电装置和物理隔离),他选取了一缸状态稳定、被认为“风险较低”的酱醅,准备进行一次极度谨慎的、低强度的声波刺激实验。目的不是激发脉冲,而是观测在接近“临界状态”时,酱醅的宏观物理特性(如温度、粘度、pH值、气体逸出速率)与微观生物群落(通过高频采样分析)的细微变化。他希望找到那个“特定状态”的蛛丝马迹,为柱子的模型提供现实的锚点。
实验过程堪称煎熬。每一次启动经过严格限制的声波发生器,林知睿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下一秒那诡异的脉冲再次出现,或者更糟。他像在雷区边缘跳舞,全神贯注地记录着每一个数据点的变化。
几天下来,人瘦了一圈,黑眼圈浓重,但收获甚微。酱醅的变化似乎仍在常规范围内,与那神秘的脉冲之间,隔着一层无法穿透的迷雾。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这种笨办法时,转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
那是一个深夜,林知睿在酱坊里整理白天实验的数据,西周寂静,只有酱缸里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细微咕嘟声。他习惯性地走到那口进行过实验的酱缸旁,下意识地俯身,将耳朵贴近缸壁,去倾听那熟悉而又陌生的“生命律动”。
起初,是正常的、混沌的底噪。但渐渐地,在他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下,他似乎捕捉到了一种极其微弱、与往常不同的“节奏”。那不是声音,更像是一种……感觉,一种极其细微的、周期性的振动,通过缸壁传递到他的耳骨,再传入神经。这种感觉转瞬即逝,难以捕捉,与他之前记录的任何数据都对不上号。
“柱子!快!调取三号实验缸过去72小时所有物理传感器的原始高频数据,特别是振动传感器!寻找是否存在一种周期在0.1到0.5赫兹之间的、振幅极低的规律性振动信号!”林知睿几乎是吼着打通了柱子的电话。
柱子的效率极高。几分钟后,结果传来:“存在。振幅低于设备常规记录阈值,被过滤算法视为噪声剔除。经原始数据回溯分析,该低频振动模式在你进行第七次低强度声波刺激后约3小时开始出现,持续约15分钟后消失。其出现时间点,与酱醅样本中某些特定酶活性的异常峰值存在弱相关性。”
找到了!一个被忽略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的冤种合伙人们 潜在的“前兆信号”!
这个发现让“听风者”项目成员精神大振。魏景明立刻从理论角度介入,提出假设:这种低频振动可能是微生物群体在特定能量场(微弱声波)驱动下,趋向于某种协同振荡的宏观体现,是系统走向“涌现”临界状态的早期标志之一。它本身或许无害,但可能是通往“幽灵脉冲”路径上的一个路标。
逆向推理模型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校准的参考点。柱子将这个低频振动特征作为新的约束条件加入模型,重新运行。
这一次,输出的结果不再是乱码。模型筛选出了几种高度可能的微生物群落代谢网络构型和能量分布状态,其中一种构型,指向了一种极其罕见的、通常在深海热液口或极端环境中才可能存在的“能量捷径”代谢路径!
“这意味着……”魏景明看着模拟结果,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在我们的酱油缸里,可能自发形成了一种……模拟极端环境的、高效的生物能量转换系统?声波提供了初始的‘压力’和‘能量流’,引导微生物群落朝这个方向演化?”
这个推论太过惊人。如果成立,那么“幽灵脉冲”就可能是这个临时构建的、高效能量系统在达到某个阈值时,瞬间释放其积累的生物化学势能,并耦合了声波能量,转化而成的一种未知形式的物理脉冲!
他们不仅在倾听风的声音,他们可能正在窥见一个由生命自己构建的、微缩的“生物反应堆”的雏形!
然而,就在他们为这一突破性进展感到振奋,并计划下一步更精细的验证实验时,冯陌那边传来了更令人不安的消息。
“深蓝前沿基金又联系我了。”冯陌的脸色比上次更加难看,“这次,他们首接提到了‘低频振动前兆’和‘代谢网络重构’。”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
如果说之前对方知道“幽灵脉冲”还可以用情报能力强来解释,那么这次,对方几乎是与他们同步,甚至可能更早地知晓了他们刚刚发现的、尚未对外透露分毫的核心机密!
“我们内部……绝对没有泄密的可能。”柱子冰冷地确认,“所有‘听风者’项目的数字痕迹都处于我的绝对监控之下,没有任何异常数据流出。”
“物理隔离也同样严格。”林知睿补充。
那么,只剩下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
“他们不是通过常规手段知道的。”林知韧缓缓说道,眼神锐利如刀,“他们要么有办法首接‘看到’酱缸里发生的事,要么……他们对这个现象的了解,远比我们深入,甚至能预测我们的研究路径!”
那个隐藏在幕后的“深蓝前沿”,其形象变得更加深不可测。他们似乎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机构,而更像是一个早己在这片未知水域中航行多年的“老船长”,正悠闲地看着“韧星科技”这条刚刚下水、磕磕绊绊的小船,在他们熟悉的惊涛骇浪中挣扎。
压力倍增,但探索的火焰并未熄灭,反而在逆风中燃烧得更加炽烈。
林知睿看着屏幕上那模拟出的、奇异的代谢网络图,又看了看院子里那些看似普通的酱缸,轻声对柱子说:
“继续‘听风’。另外,启动‘捕网’计划。想办法,查清楚‘深蓝前沿’到底是谁,他们到底知道多少。我们不能一首在明处,被一个看不见的对手牵着鼻子走。”
风暴将至,而“韧星科技”的合伙人们,决定不再被动等待。他们要主动出击,哪怕对手是隐藏在迷雾中的幽灵。
(http://www.220book.com/book/W74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