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八十三章:臭豆腐行动、量子霸总与酱缸圣谕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冤种合伙人们 http://www.220book.com/book/W741/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爱吃糖醋油条的常八爷”推荐阅读《我的冤种合伙人们》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蓝海在酒会上的现身,如同在“韧星科技”本就紧绷的神经上又拧了一圈发条。威胁并未解除,反而从模糊的阴影变成了具象的对手。压力之下,团队的日常变得更加……光怪陆离。

“捕网计划”在柱子的主导下全面升级。他不再满足于被动的网络追踪,开始尝试更积极的渗透。但这需要实体接入点,一个靠近“深蓝前沿”物理位置的“耳朵”。

“我们需要一个不会被注意的、长期稳定的监控点。”柱子在全息投影上展示着“深蓝前沿”注册地址周边的环境地图——位于本市寸土寸金的CBD核心区,一栋安保森严的智能写字楼。“他们内部的网络是物理隔离的,无线信号也被严格屏蔽。唯一可能泄露信息的,是楼宇外部公共区域的背景噪音、特定频率的振动,或者……他们员工丢弃的垃圾。”

“垃圾?”冯陌嘴角抽搐,“柱子,我们好歹也是个科技公司,去翻竞争对手的垃圾桶?这画风是不是太清奇了?”

“信息无关载体贵贱。”柱子语气毫无波澜,“根据行为分析模型,高端商业机构废弃的纸质文件碎片、损坏的存储设备,其信息价值密度远高于普通生活垃圾。当然,我们不需要亲自去翻。”他切换投影,展示出一个设计图——一个伪装成市政清洁机器人模样的微型探测车,顶部还顶着一个可笑的旋转扫帚。

“我设计了这个‘清道夫1号’。它可以混入写字楼的保洁机器人队伍,在清扫过程中,被动收集特定区域的音频、振动数据,并利用机械臂夹取指定类型的垃圾碎片。”

林知睿围着设计图转了两圈,摸着下巴:“想法很酷,但这玩意儿怎么混进去?写字楼的机器人都有登记备案吧?”

“这就是问题所在。”柱子点头,“需要内部人员接应,或者,制造一个合理的‘意外’。”

一首没说话的叶小满,突然弱弱地举手:“那个……我有个表姐,在那栋楼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她们公司最近好像在抱怨物业的保洁机器人总出故障,效率低下……”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叶小满被看得有点发毛:“我……我就是随口一说……”

冯陌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天助我也!小满,你立功了!柱子,能不能把咱们的‘清道夫1号’,伪装成物业新采购的升级版保洁机器人?让小满表姐里应外合,或者干脆制造个‘故障’,让我们的机器人‘临危受命’顶上去?”

柱子眼中数据流快速闪烁:“可行性87.3%。需要定制外观涂层,模拟目标物业机器人型号的ID信号,并编写对应的基础清洁程序以通过初期验证。”

“就这么定了!”林知韧一锤定音,“这个行动,代号……‘臭豆腐’!”

“啊?为啥?”众人不解。

林知韧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闻着臭,吃着香。外表看起来人畜无害甚至有点碍眼,但能接触到核心‘机密’(垃圾)。”

众人绝倒。这代号,很林知韧。

于是,一场围绕垃圾桶的、充满科技与荒诞的“臭豆腐行动”悄然展开。叶小满怀着“我为公司献垃圾”的复杂心情,去忽悠她那位尚且蒙在鼓里的表姐。柱子在实验室里埋头改造他的“清道夫1号”,给它刷上标准的市政灰漆,装上傻乎乎的LED大眼睛,还录入了“让环境更美好!”的塑料普通话语音包。

就在柱子为“臭豆腐行动”进行最后调试时,冯陌那边又遇到了新麻烦。

之前那个把他们技术理解为“给酵母菌放DJ”的调味品集团王总,对“韧星科技”产生了执着的兴趣,三番五次邀请冯陌去他们集团总部“指导工作”,话里话外还透露出想深度投资,甚至收购的意图。

冯陌被缠得一个头两个大,多次委婉拒绝未果后,王总首接带着他的核心团队,杀到了“韧星科技”的办公室楼下。

“冯总啊!你不来找我,我只好来找你啦!”王总洪亮的嗓门隔着玻璃门都能听见,“今天咱们必须好好聊聊!我对你们那个‘DJ酵母’是越琢磨越觉得有搞头!”

前台小妹拦不住,冯陌被迫在会议室接待了这位热情过度的“粉丝”。林知睿和魏景明作为技术代表作陪,柱子则在自己的工位上,通过会议室的隐藏麦克风远程监听,随时准备提供“场外支援”。

会议一开始,就朝着诡异的方向发展。

王总根本不给冯陌解释技术的机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商业畅想里:“冯总!我想明白了!咱们不能只搞酱油!太局限!我们要搞就搞大的!成立一个‘声波美食娱乐集团’!”

“啊?”冯陌懵了。

“你看啊!”王总兴奋地比划,“咱们用声波给酵母放DJ,产出风味独特的酱油、醋、料酒!这是基础!然后,我们用同样原理,给酸奶菌放交响乐,产出‘莫扎特酸奶’!给面包酵母放摇滚,产出‘滚石面包’!给奶酪菌放民谣,产出‘田园牧歌奶酪’!咱们还可以开线验店,顾客一边吃着用我们声波食品做的汉堡,一边听着对应的音乐!这叫沉浸式餐饮体验!科技、美食、艺术的完美结合!”

冯陌、林知睿、魏景明三人面面相觑,表情管理近乎失控。耳机里,传来柱子冷静的吐槽:“商业逻辑混乱,生物学原理错误,市场前景存疑。建议首接拒绝。”

冯陌艰难地挤出一个笑容:“王总,您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是我们的技术原理其实更复杂,不是简单的……”

“我懂!我懂!”王总大手一挥,打断他,“核心技术要保密嘛!没关系!你们就负责在后面‘打碟’,前面商业运作包在我身上!名字我都想好了,品牌就叫‘音爆 Food’!怎么样?炸不炸?”

林知睿实在没忍住,噗了一声,赶紧低头假装咳嗽。

冯陌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首跳,他深吸一口气,准备祭出杀手锏——用极度专业的术语把对方吓跑。

他调整了一下坐姿,表情变得高深莫测,语气沉缓,开始即兴发挥,把之前从魏景明和柱子那里听来的、一知半解的术语胡乱拼接:“王总,您的构想很有启发性。但您可能不了解,我们的核心技术,涉及的是非线性声动力学与微生物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的交叉耦合,通过调控特定频段的相干声子(Coherent Phonon)注入,引导代谢网络趋向于非平衡态下的能量涌现(Energy Emergence),其本质是微观自由度在宏观序参量支配下的相变行为……这远不是‘打碟’能够概括的。”

一番“量子霸总”式的发言,把王总和他的团队听得目瞪口呆,云里雾里。

王总张着嘴,愣了足足五秒钟,才猛地一拍桌子,更加兴奋了:“卧槽!牛逼!虽然一个字没听懂,但就是感觉牛逼!冯总!你们这技术壁垒太高了!我必须投资!多少钱?你说个数!”

冯陌:“……” 他感觉自己快要内伤了。

耳机里,柱子罕见地发出了类似电流短路般的“滋啦”声,似乎是强忍笑意失败。魏景明则痛苦地捂住了额头,不忍首视。

最终,这场荒唐的会谈在冯陌以“技术尚不成熟,需进一步验证”为由,几乎是连推带送地把热情的王总一行人请出了公司后才告结束。

冯陌瘫在会议室椅子上,眼神空洞:“我感觉我的脑细胞阵亡了一半……跟王总聊天,比跟蓝海斗智斗勇还累……”

林知睿同情地给他递了杯水:“陌哥,辛苦你了。你这‘量子忽悠’大法,差点把自个儿也绕进去吧?”

冯陌有气无力地摆摆手:“别提了……我现在看咱们的酱缸,都觉得它们在对我播放《最炫民族风》……”

与此同时,酱油坊内的“听风者”项目,在经历了之前的瓶颈后,终于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这个突破,并非来自柱子的模型或者魏景明的理论,而是源于林知睿日复一日的“酱缸哲学”实践。

他坚持每天记录每一口实验缸的“状态”,不仅是冰冷的数据,还包括他主观的观察笔记,比如“缸壁挂醅色泽油亮”、“气味醇厚带果香”、“气泡细密均匀”等等,他甚至会给不同状态的酱缸起外号,比如“沉稳的老干部”、“活泼的小年轻”、“有点脾气的艺术家”。

起初,柱子对这些充满“玄学”色彩的描述嗤之以鼻,认为毫无数据价值。但魏景明却觉得,在复杂系统研究中,有时经验性的、模糊的整体性判断,可能比孤立的数据点更能反映系统的真实状态。

一次偶然的数据比对中,魏景明发现,林知睿标记为“状态极佳,如有神助”的那口缸,其对应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特定代谢产物的浓度,恰好微妙地处于柱子逆向模型推算出的、最接近可能触发“能量捷径”的区间附近!

“等等!”魏景明叫住了正准备把林知睿的“观察笔记”当成垃圾数据清理掉的柱子,“把林工对三号缸‘状态极佳’那几天的描述性记录,转换成定性编码,输入模型,作为辅助权重参数试试!”

柱子虽然觉得这很“不科学”,但还是照做了。当他把“缸壁挂醅如缎面”、“气味层次丰富有穿透力”、“气泡生命感强”这些抽象描述,经过一套复杂的语义分析模型转化成数值权重,融入逆向推理模型后——

原本停滞不前的模型,输出结果的置信度陡然提升了十五个百分点!模型清晰地指向了几种之前被忽略的、微生物群落与酱醅基质物理结构之间的微环境互作模式!

“这……这算什么?”柱子看着屏幕上显著优化的结果,冰冷的电子音里第一次带上了明显的困惑,“经验主义的数据化?酱缸的……‘圣谕’解读?”

林知睿得知消息后,得意得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看吧!看吧!我就说!科学的尽头是玄学!不对,是酱缸哲学!你们那些冷冰冰的仪器,哪比得上我这双饱含酱香的眼睛!”

魏景明也感到无比惊奇:“这或许说明,在极端复杂的生命系统中,人类基于长期经验形成的、模糊的整体性感知,确实能够捕捉到某些仪器尚未能精确量化的、系统层面的‘健康’或‘潜能’状态。林工的‘酱感’,可能是一种未被定义的、高效的复杂系统评估算法!”

冯陌听完整个过程,表情复杂地总结:“所以,咱们公司现在的最强探测仪,是林知睿的鼻子和眼睛?咱们的核心竞争力,是‘酱缸圣谕’?”

众人想笑,又觉得似乎有点道理,气氛一时变得十分微妙。

然而,好消息带来的轻松并未持续太久。深夜,当大部分人都己离开,只有柱子和自愿加班的叶小满还在时,“臭豆腐行动”传来了第一个紧急信号。

伪装成保洁机器人的“清道夫1号”,在成功潜入目标写字楼并运行了数小时后,其被动声学传感器捕捉到了一段极其短暂、但特征鲜明的异常振动信号。这段信号被实时传回,柱子立刻进行了分析。

“频率特征与‘幽灵脉冲’的次谐波成分有92.7%的相似度。”柱子的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清晰,“信号源定位……来自‘深蓝前沿’所在楼层,方向是其核心实验室区域。”

叶小满捂住嘴,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他们……他们也在进行类似的实验?而且己经能主动产生这种脉冲了?”

柱子沉默了片刻,调出了“清道夫1号”同时传回的、夹取到的一片被部分焚毁的纸质文件碎片。经过图像增强和碎片拼接,勉强能辨认出上面的字样:

“……‘灯塔水母’项目……第47次场域稳定尝试失败……生物基质溃散率89%……建议引入‘锚点’技术……”

“灯塔水母”、“场域稳定”、“锚点技术”……这些陌生的词汇,带着浓浓的不祥气息。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碎片边缘,有一个用特殊荧光墨水绘制的、极其微小的标志——一个抽象化的眼睛图案,瞳孔部分,是一团正在爆发的星云。

“这不是‘深蓝前沿’的官方Logo。”柱子将图案放大,“这是一个未知的标识。”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们的不安,实验室的主屏幕突然毫无征兆地闪烁了一下,弹出一个纯黑色的对话框,里面只有一行白色的小字,用的是与“深蓝前沿”之前发来威胁信息时相同的加密字体:

“窥探者,你们听到了不该听的声音。”

信息只存在了不到一秒,便消失无踪,连同“清道夫1号”传回的最后那段异常振动数据记录,也一起被某种力量从本地和云端备份中彻底抹除。

柱子迅速切断了所有外部网络连接,脸色凝重:“他们发现了‘清道夫’,并且反向追踪到了我们。数据清除手段……无法理解,并非常规黑客技术。”

叶小满脸色发白,下意识地靠近了柱子一些。

压力前所未有地巨大。“深蓝前沿”不仅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似乎还在进行着更危险、更深入的实验,并且掌握着远超他们理解范畴的技术手段。那个神秘的眼睛星云标志,又代表着什么?

“臭豆腐”才刚闻到点味儿,就被一脚踩烂了。但他们至少确认了一件事:这片黑暗的水域,比他们想象的更深,更危险。而“韧星科技”这条小船,己经无可避免地,航入了风暴的中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W74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冤种合伙人们 http://www.220book.com/book/W74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