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婉宁相邀,那本宫到时定会前往,劳烦芳嬷嬷跑一趟了。”
温砚秋抓了一把金瓜子放到星月手中。
星月上前将金瓜子放入芳嬷嬷手中,“这是我家郡主的一点心意,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请芳嬷嬷收下。”
“谢过郡主,那奴婢便回宫向皇后娘娘和公主殿下复命了,郡主也早做些准备。”芳嬷嬷脸上的笑容愈发真诚了。
“星月送送芳嬷嬷。”温砚秋点头,让星月将芳嬷嬷送到丞相府门口。
宫中,御书房。
元宝进殿向永熙帝禀告:“陛下,丞相在外求见。”
永熙帝听闻温景然去而复返不由诧异,“宣!”
此时太子和太尉尚未离去,见状眼神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微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温景然进殿后下跪请安。
“爱卿快快请起,不知爱卿去而复返,所为何事?”
太子扫过温景然,只希望丞相有些脑子,不是来为沈逸晨求情的,不然······
“回陛下,微臣今早回府听得小女心声,说那郭意是夏国奸细,且同沈逸晨那厮是至交,此次运送粮草并未运送到萧元帅手中,而是,将粮草交给了夏军。要知道,微臣可并未同小女说过朝中之事啊,并且那郭意是今日早朝册封的。”
温景然可不敢起身,别说他了,等下太子和太尉也要陪着他跪下求陛下息怒。
果不其然,永熙帝猛地一拍桌子,“放肆,简首是放肆。”
太子和太尉也不敢再坐,起身跪到温景然旁边。
“父皇息怒,既然那郭意不可信,便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是啊,陛下,此事交给微臣,绝对让那郭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太尉说话的时候眼神扫过温景然,今日早朝见到沈逸晨那厮的时候,太尉就觉得温景然年纪大了竟也开始心慈手软了,还敢拿全家的命去赌,也是不怕死。
温景然听到太尉的话便觉不好,抬首见永熙帝神色冰冷更是连忙解释:
“陛下,微臣冤枉啊,微臣在内人到书房求情之前便己派人去暗杀沈逸晨那厮了,可是,微臣派的暗卫被反杀了。”温景然说到此处也是觉得不好意思,可他派出去的是暗卫头子啊。
“而后微臣又派人下毒,可是不知为何,那下过毒的沈逸晨是一口不吃。”
“平日里沈逸晨有吃宵夜的习惯,可那日的宵夜他偏偏一口没动。”
“然后今早微臣决定亲自动手,早朝前将装有鹤顶红的馒头递给他,眼看沈逸晨要入嘴,结果他被撞了一下,馒头就掉到了地上让狗给叼走了。”
“陛下明鉴啊!”
温景然一个又一个地磕头,生怕永熙帝觉得自己不用心,存心留手。
永熙帝、太子和太尉都觉得万分震惊,温景然是当朝丞相,他培养的暗卫永熙帝等人都知道,能力绝对不俗,被反杀?那沈逸晨的武功绝对比他表现出来的厉害得多。
还有他种种有如神助的脱险······
“父皇,儿臣请命,沈逸晨,儿臣亲自去杀!儿臣倒要看看他能不能躲得过去。”太子主动请缨,永熙帝自是应允。
温景然也被沈逸晨那逆天的运气整怕了,可不敢在同永熙帝说将沈逸晨之事交给他,虽说不能戴罪立功,可也好过在永熙帝面前留在无用或不忠的印象。
“都起来吧!”
“谢陛下!”
“李义,进来!”
“奴才在!”
刚刚在永熙帝他们谈朝事的时候李义便在殿外候着,听永熙帝喊他连忙小跑着进殿。
“去把御史大夫、兵部尚书和萧元帅请过来。”
“是,陛下!”
李义出去将元宝派去请御史大夫,派元书请兵部尚书,又叫过元忠,要他加快速度,快些把萧元帅请过来,毕竟萧逐野在军营练兵,离得远些。
元宝、元书和元忠接到命令后便各自散开去请人。
“什么?陛下召见?快备马!”萧逐野接到元忠的消息便放下手中的军事战略图,同元忠进宫。
萧逐野入殿,发现除了永熙帝和太子之外,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兵部尚书都己聚到了一起,更觉事情之严峻。
“末将见过陛下!”
“平身!”
“丞相,将刚刚的事同他们再说一遍!”
“微臣遵命!”
温景然将郭意叛变之事细细道来。
兵部尚书只觉晴天霹雳,那郭意可是他一手提拔的,更是他极力主张让郭意担任护送粮草的先锋官,结果,他不敢想,要是陛下没有发觉,我军因此打败,那他有何脸面面见陛下,又有何脸面面对这些士兵和百姓。
“陛下,微臣有罪,是微臣识人不清,才害的我国差些损失巨大啊!”兵部尚书当即下跪请罪。
“行了,叫你们来不是来问罪的,而是,如何解决此事,运粮史又该由谁担任?谁可信?你们今日拿出章程来!”永熙帝抬手叫起。
朝中要臣臣是奸细,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可是会动摇国家根基的。
“陛下,不知郭意之事是何人发现的,此人既有如此洞察力,不若待人选确定好后让其观察一番再做定夺?”萧逐野提议道。
萧逐野不知谁有这份能耐,但在他眼中,有才智之人就应该被尊敬,被重用。
太子听到此话眼眸一闪,既是人才,又有奇遇,能辅佐君主,又能护佑百姓,难道只因为她是女子便不可入朝为官吗?那未免太过迂腐了吧?
“好,那便先确定新的运粮史吧,爱卿们可有合适的人选?”
众人思索着朝中官员,此时兵部尚书想到一人,便回话道:
“回陛下,微臣想要举荐一人,名曰费仲,他同郭意关系紧张,既郭意是奸细,那不若用他的死对头,并且,费仲本人也颇有几番才干,是个人才。”
“费仲?可是郎中令?那确实是实干之才!”太尉对此人有些印象,记得他有一篇文章对百姓生计别有一番看法。
“是,正是郎中令。太尉记忆力果真不错。”
永熙帝见太尉和兵部尚书都对这费仲推崇至极,当即拍板,但并未下旨,打算让丞相回府同瑶华那里再打探些消息。
辞别星月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7D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