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如同在脑海中培育的一株危险植物,需要合适的土壤、光照和时机,才能生长并结出预期的果实。在等待那个“意外”时机降临的同时,我不能虚度光阴。既然无法从外部物理上突破那道门,那么,我就必须更深入地“解剖”门后的主人——顾衍。
我将自己关在卧室里,反锁了门,对外宣称需要不受打扰的午睡。顾衍对此并无异议,甚至颇为赞许,这符合他期望我“静养”的剧本。
拉上厚重的窗帘,室内光线变得昏暗。我没有睡觉,而是盘腿坐在地毯上,面前摊开着全新的笔记本和一支削尖的铅笔。我要暂时放下法医对物证的执着,转而运用犯罪心理学的知识,为顾衍进行一次彻底的行为侧写。
目标: 顾衍
核心动机: 永恒的占有,通过“标本制作”使其“完美”不朽。
行为模式关键词: 精密,控制,表演,仪式感,完美主义,洁癖(对过程和结果的),高度自信(近乎自恋)。
我首先聚焦于他的 “仪式感” 。这是他犯罪行为的核心驱动力,也必然渗透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如何选择受害者(“采集”),如何规划行动(“固定”流程),如何处置“作品”(“保存”),每一个环节都必然遵循着某种他内心认定的、不可逾越的规则和美学。
那么,对于我——他预设的“第十八号标本”,他的“终极仪式”,会如何展开?
他会选择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地点。那个废弃的医学院实验室,他曾经“无意”中对我流露出向往,认为那里是“剥离表象、探寻生命本质的圣地”。可能性极高。
他会选择一个特定的时间。可能与某个日期有关,我们的纪念日?或者某个他完成前一个“作品”的日期?又或者,只是一个气象条件符合他审美的时间点?比如,月圆之夜,或者一个浓雾弥漫的清晨。
他的工具。他会使用特定的工具,很可能不是普通的凶器,而是经过精心挑选、甚至定制的,符合他“艺术品”创作理念的工具。这些工具,现在藏在哪里?地下室?还是另一个更隐蔽的处所?
接下来,我分析他的 “控制欲”与“完美主义”。
他需要一切都按照他编写的剧本进行。我的恐惧,我的挣扎,甚至我最终“理解”并“接受”命运的瞬间,都是他剧本中的重要章节。因此,他不会急于求成。他会耐心地引导,细致地调整,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瑕。
这也意味着,他无法容忍计划外的“瑕疵”。任何脱离他掌控的变量,都会引发他的不安,甚至愤怒。王强的死,苏晴的失联,就是他对“瑕疵”的清理。那么,如果我这个“作品”本身,出现了一些微小但持续的、不在他预期内的“变化”呢?
这与我构思的“意外”计划不谋而合。
然后是他的 “自信”与“表演欲”。
他极度自信,甚至到了自负的地步。他认为自己高于常人,是命运的艺术家而非普通的罪犯。这种自信,使得他敢于将我留在身边,敢于与我进行这场危险的博弈,并乐在其中。
他的表演欲极强。他享受扮演“完美丈夫”的角色,也享受在暗处操控一切的“神”的感觉。他需要观众,需要认可。
那么,如果我这个唯一的观众,开始表现出一些……对他“表演”的“失望”或者“不解”呢?如果他的“完美形象”在我眼中,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并非源于恐惧,而是源于其他情绪的裂痕呢?
这会不会动摇他的自信,迫使他为了维持表演而做出一些调整,甚至……露出破绽?
最后,是他的 “习惯”与“弱点”。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法医档案:我的完美丈夫是连环杀每个人都有习惯,哪怕是恶魔。顾衍的习惯在于他对秩序和整洁的偏执。他的物品摆放,他的时间安排,甚至他说话的逻辑,都井井有条。这种对秩序的依赖,本身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弱点——混乱,是他潜意识里排斥的东西。
他对“完美”的追求,也是他的阿喀琉斯之踵。他无法接受失败,无法接受他的“作品”存在缺陷。那么,如果“我”这个作品,开始呈现出一种他无法用常规手段“修复”的、内在的“不完美”呢?
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一条条分析,一个个可能性被罗列出来,彼此交织,构成一幅越来越清晰的、关于我丈夫内心恶魔的解剖图。
他不是无懈可击的。
他的仪式感,意味着可预测的模式。
他的控制欲,意味着对失控的恐惧。
他的自信,意味着可能被挑战的傲慢。
他的完美主义,意味着对瑕疵的零容忍。
我的手指停在纸上,缓缓写下一个词:“瑕疵”。
这就是我的突破口。我不需要找到他杀人的铁证,我只需要在他为我铺设的、通往“完美标本”的道路上,制造一些微小却持续存在的、精神层面的“瑕疵”。让他感到不安,让他感到挫败,让他无法顺畅地完成他的“仪式”。
具体该怎么做?
我回想起他几次“修正”我记忆时,那种不容置疑的温柔。那是一种精神上的强行涂抹。
如果我……也开始“修正”他呢?用一种极其细微的、看似无心的方式。
比如,在他再次提起某个被篡改的“共同记忆”时,我不再简单地附和或表现出困惑,而是用一种带着甜蜜抱怨的语气,提出一个无关紧要的、属于“真实”版本的细节。
“衍,你记错啦,那天我穿的不是那条蓝裙子,是米白色的,因为你说像月光一样。”——语气要轻快,带着撒娇的意味,仿佛只是情侣间无伤大雅的小纠正。
这不会激怒他,但会像一根微小的刺,扎进他追求“绝对掌控”的神经。一次,两次……累积起来,会让他产生一种感觉——他这个“作品”,似乎并没有完全按照他输入的指令运行,内核里还保留着一些他无法完全覆盖的“原始数据”。
这对他来说,或许是比首接的对抗更难以忍受的“不完美”。
除此之外,我还可以利用他对秩序的习惯。比如,将他书房里某本书籍的顺序打乱一册,或者将他洗手台上洗漱用品的摆放角度轻微改变。这些变化微小到几乎无法察觉,但以他对秩序的敏感,很可能注意到。这会给他带来一种潜意识里的不适感,一种“哪里不对劲”的微弱信号,侵蚀他绝对掌控的自信。
这些行动,如同在雷区边缘小心翼翼地埋设微型炸弹,威力不大,但足以扰乱排雷者的心神。
我合上笔记本,将所有的思绪重新封存进大脑深处。窗外,天色己经开始暗淡。
顾衍敲了敲门:“晚晚,睡醒了吗?晚餐好了。”
我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走到镜子前,整理了一下头发和表情。镜中的女人眼神深邃,里面不再有迷茫和恐惧,只有一片冷静的、如同在准备一场精密手术般的专注。
“来了。”我应了一声,声音恢复了以往的温和。
打开门,外面是顾衍温柔的笑脸和食物的香气。
猎手己经调整了策略,不再试图用蛮力撞开铁笼,而是开始耐心地、一点点地锈蚀着笼子的锁扣。
这场博弈,进入了更微观、也更危险的层面。
(http://www.220book.com/book/W7M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