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约翰大学,这所坐落于沪西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的教会学府,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一座孤岛,依旧维持着某种表面的宁静与学术气息。红砖砌成的校舍掩映在法国梧桐的绿荫下,草坪修剪整齐,偶尔有穿着朴素长衫或西式校服的学生夹着书本匆匆走过,空气中弥漫着书卷气和远处城市隐约的喧嚣。
陈默,现在的新身份是“周天佑”,拿着刘医生给的地址和一点微薄的“生活费”,在距离校园不远的一条弄堂里,租下了一个亭子间。房间狭小、阴暗,仅容一床一桌,但胜在僻静且租金低廉,符合一个“家道中落、投亲不遇、勉强求学”的旁听生形象。
他换上了一身半旧的蓝布长衫,戴着一副平光眼镜,头发梳理得整齐,刻意收敛起所有属于战士的锐利,努力扮演着一个有些内向、勤奋好学的年轻学子。左臂的伤尚未痊愈,动作间仍有隐痛,他必须小心掩饰。
进入校园的第一天,他感到一种强烈的疏离感。这里的氛围与工厂的喧嚣、诊所的压抑截然不同,充满了理想化的书卷气息和年轻人特有的活力。但他深知,这片宁静之下,同样暗流涌动。日军势力虽未首接进驻租界内的大学,但渗透和监控无处不在,汪伪政府的触角也试图伸入,各方思想在此碰撞、交锋。
他的目标明确:利用旁听生的身份作掩护,接触学界,寻找接近日本特使松平义雄的机会。根据林静宜的情报,松平此行的一个重要幌子,就是进行“学术交流”,尤其关注生物、化学和医学领域,这与“凤凰”计划(即“信天翁”二期)的性质高度吻合。
他选择了化学系和生物系的几门基础课程作为旁听重点。这些课程通常在大教室进行,学生众多,旁听生混入其中不易引起注意。他坐在后排角落,认真记着笔记,举止与其他渴望知识的贫寒学子无异。但他真正的注意力,却放在观察教室里的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举止与众不同、或者与日方可能有联系的人。
几天下来,他初步摸清了一些情况。校园里确实存在一些亲日或背景暧昧的教授和学生,他们通常比较活跃,言论中不时流露出对“大东亚共荣”的认同。他也注意到,有几个看似普通的校工或行政人员,眼神和举止却透着一股精干,很可能是各方安插的眼线。
他必须极其小心,既要融入环境,又不能过分引人注目。他尝试与几个看起来单纯热情的同学建立浅淡的交情,主要是请教课业问题,偶尔参与一些无关痛痒的时事讨论,但从不发表激烈言论,始终保持着一种温和而略带保守的态度。
一天下午,在化学系的普通化学课上,陈默注意到前排坐着一个穿着考究、气质不凡的年轻女生。她听课非常专注,笔记做得一丝不苟,偶尔与身旁一位戴着厚眼镜的男生低声交流几句,内容涉及一些相当专业的术语。下课后,陈默故意慢走几步,听到那男生称呼女生为“柳小姐”,语气颇为恭敬。
柳?这个姓氏在上海学界有些名望。陈默心中一动,或许这是一个可以接触的切入点。
又过了两天,在图书馆,陈默“偶然”坐在了那位柳小姐的邻桌。他正埋头看一本基础化学教材,眉头紧锁,似乎遇到了难题。过了一会儿,他状似无意地轻轻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
柳小姐似乎被他的动静吸引,抬头看了他一眼,目光落在他面前那本划满记号、略显陈旧的教材上。
“同学,是遇到难题了吗?”柳小姐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一丝好奇。
陈默抬起头,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窘迫和感激:“啊,是柳小姐?不好意思打扰您了。是…是几个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化合价的问题,总觉得理解不透彻。”他指着书上几处标记。
柳小姐看了看他指的地方,微微一笑:“这几处确实容易混淆。关键是理解电子排布的规律…”她简单讲解了几句,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显示出扎实的功底。
“原来如此!茅塞顿开!真是太感谢您了!”陈默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连连道谢,眼神中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霸”的敬佩。
“不客气。你是新来的旁听生?”柳小姐随口问道。
“是的,我叫周天佑,刚从乡下过来,想多学点东西。”陈默谦逊地回答。
“周同学很用功啊。”柳小姐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继续看自己的书了。
这次短暂的交流,给柳小姐留下了一个“勤奋但基础薄弱”的旁听生印象,目的达到。陈默没有急于进一步拉近关系,他知道,过犹不及。
随后的日子,他继续保持着这种低调而好学的姿态,偶尔在课堂或图书馆与柳小姐有简单的点头之交或学术上的请教。他了解到柳小姐名叫柳明轩,是本校化学系教授柳安国的独生女,成绩优异,家境优渥,在同学中颇有声望。作者“天地留白”推荐阅读《谍战,潜伏成为鬼子亲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她也确实对生物化学和新兴的放射化学领域有浓厚兴趣。
与此同时,陈默通过其他渠道,也隐约听到一些风声:校方似乎在筹备一场较高规格的学术交流活动,届时会有来自日本的重要学者参与。这很可能就是松平特使来访的掩护!
时机渐渐成熟,但陈默也察觉到一丝异常。他感觉似乎有双眼睛在暗中注视着自己,不是那种泛泛的监控,而是一种更具针对性的审视。有一次,他离开图书馆时,眼角余光瞥见一个穿着工友服装的男人迅速移开视线;还有一次,在食堂吃饭,他感觉邻桌两个看似闲聊的学生,话题总有意无意地绕到他附近。
是错觉?还是自己真的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是因为频繁接触柳明轩?还是“周天佑”这个身份本身存在漏洞?他心中警铃大作,行动更加谨慎。
一天傍晚,陈默从教室回住处,穿过一条相对僻静的林荫道时,【危机预警】被动技能突然发出了轻微的警报!他立刻放缓脚步,用眼角的余光观察身后。果然,一个穿着深色风衣、戴着帽子的身影,在不远处的树影下若隐若现,与他保持着一段距离。
被跟踪了!
陈默心中凛然,但脸上不动声色。他改变路线,拐向学生更密集的宿舍区,利用人群和建筑物的掩护,不断变换方向和速度,试图甩掉尾巴。跟踪者显然受过训练,粘得很紧。
眼看就要到租住的弄堂口,陈默知道不能首接把尾巴带回家。他灵机一动,拐进了弄堂口一家嘈杂拥挤的“老虎灶”(热水店),假装打开水。店里人多眼杂,蒸汽弥漫,是摆脱跟踪的好地方。
他在人群中挤了一会儿,趁跟踪者视线被阻的瞬间,迅速从后门溜出,穿过几条狭窄的支弄,确认甩掉尾巴后,才绕道回到自己的亭子间。
关上门,他靠在墙上,微微喘息。是谁在跟踪他?七十六号?日本特高课?还是…其他势力?对方的目的何在?是例行排查,还是己经怀疑上了他?
这次遭遇让他意识到,校园并非绝对安全,他的潜伏生涯充满了变数。必须加快行动步伐,但同时也要更加小心。
第二天,他故意没有去学校,而是在住处待了一天,观察动静。外面似乎风平浪静。傍晚时分,他听到隔壁邻居在议论,说学校布告栏贴出了通知,下周将举办一场“东亚医学与生物化学前沿研讨会”,特邀东京帝国大学的知名学者前来交流。
目标出现了!这无疑就是松平义雄来访的幌子!
陈默知道,机会来了,但风险也倍增。他必须设法拿到参加研讨会的资格,哪怕只是作为服务人员或最低级别的旁听者。
他决定再次从柳明轩这里寻找突破口。他了解到柳明轩很可能作为学生代表或助手参与会务工作。
次日,陈默在图书馆“偶遇”柳明轩,见她正在整理一些研讨会相关的资料。
“柳小姐,是在准备下周的研讨会吗?”陈默主动搭话,脸上带着羡慕和好奇,“听说有很多大学者要来,真想去见识一下。”
柳明轩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是啊,机会难得。不过参会名额有限,主要是老师和优秀学生代表。”
“唉,像我这样的旁听生,怕是没机会了。”陈默适时地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柳明轩似乎有些同情,犹豫了一下,说道:“其实…会场可能需要一些帮忙维持秩序或者做些杂务的学生助理,虽然不能全程听讲,但也能在场。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帮你问问负责的老师。”
陈默心中一动,这正是他想要的机会!他立刻露出惊喜的表情:“真的吗?那太感谢柳小姐了!只要能进去看看,做什么都行!”
“我试试看吧,不一定能成。”柳明轩没有把话说满,但显然愿意帮忙。
“无论成不成,都万分感谢!”陈默诚挚地道谢。
离开图书馆,陈默的心情复杂。柳明轩的帮助可能是一把钥匙,但同时也可能将他进一步暴露在各方视线之下。那个神秘的跟踪者,研讨会严密的安保,还有那个隐藏在高层的内奸警告…一切都预示着接下来的行动将步步惊心。
他回到阴暗的亭子间,摊开简陋的笔记本,开始详细规划研讨会当天的行动方案。如何进入会场,如何观察识别松平特使及其随从,如何利用混乱接近目标,以及最关键的,万一身份暴露或行动失败,如何撤退…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推演。
窗外的上海华灯初上,这座不夜城在战争的阴影下依旧喧嚣,却无人知晓,一个孤狼般的战士,正潜伏在它的角落,为一场关乎无数人命运的秘密行动,进行着最后的准备。信任度在紧张的计划中,微微波动,仍维持在35/100。学府的宁静之下,暗流己化为漩涡,即将吞噬一切。
(http://www.220book.com/book/W7X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