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迷雾重重
赵黑子的劣质仿品,如同投入池塘的臭鱼,迅速污染了北辰皮具好不容易建立的清誉。
“老板,你这包……跟那边地摊上几十块的,样子差不多啊?”一位原本有意购买的顾客,拿着北辰的真皮包,眼神里充满了怀疑,手指下意识地着包带,似乎在分辨质感的不同。
“同志,我们这是头层牛皮,手工打磨的五金,您看这走线……”张建军急忙解释,额角渗出汗珠。类似的质疑,一天要遇到好几次。
更让人憋闷的是,一些不明就里的顾客,买了地摊仿品后出现严重掉色、开线等问题,竟怒气冲冲地找到“北辰”要求退货,任凭张建军如何解释此“北辰”非彼“北辰”也无济于事,反而引来更多人围观,指指点点。
“澜姐,再这样下去,咱们这牌子就要被那帮混蛋搞臭了!”张建军一拳砸在柜台上,满脸愤懑。李文也眉头紧锁,他负责质检,深知真品与仿品在用料和工艺上的天壤之别,此刻却有种有口难辩的无力感。
沈清澜站在二楼的办公室窗前,俯瞰着楼下市场中那些售卖仿品的摊位。它们像一块块丑陋的补丁,玷污着这片她精心开拓的领域。愤怒在她胸中积聚,但比愤怒更强烈的,是冷静的分析与反击的欲望。
她知道,单纯的解释和争吵毫无意义。在这个信息不对称、消费者辨别能力有限的年代,必须用更权威、更首观的方式,来为“北辰”正名。
第二节:釜底抽薪
沈清澜的行动迅捷而精准。
首先,她再次联系了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这一次,她不仅送检了自家的皮具,还请工作人员“顺便”从市场上随机购买了数款仿冒品进行对比检测。她要的,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能清晰区分优劣的官方报告。
同时,她做了一件在八十年代极为超前,甚至有些“僭越”的事——她聘请了一位律师。
通过周致远的关系(她首次主动为此事求助),她找到了一位对经济领域新兴案件感兴趣的大学法学教师,担任北辰的法律顾问。律师函被草拟出来,虽然没有首接发送给赵黑子(深知对其效果有限),但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姿态和武器。
紧接着,一场精心策划的“新闻发布会”,在“北辰服饰中心店”内举行。受邀的,除了几位相熟的个体户,主要是区个体劳动者协会的刘秘书长,以及通过周致远邀请来的、区里负责商业和市场管理的几位干部,还有一位《北京晚报》的年轻记者——这也是周致远暗中牵线。
没有华丽的布置,会场中央只有一张长桌。桌上,左边放着北辰的真皮包,右边,是张建军买回来的、几乎一模一样的劣质仿品。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今天请大家来,是想请大家做个见证。”沈清澜站在桌前,声音清晰而沉稳,没有控诉,只有陈述。她拿起北辰的真皮包,从皮料来源、鞣制工艺、五金选材到内部缝线,逐一讲解,如同一位耐心的老师。
然后,她拿起旁边的仿品,用同样的方式拆解:“大家请看,这款仿品,用的是人造革,气味刺鼻;走线歪斜,作者“十年有鱼”推荐阅读《现代金融女穿越80年代创业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用力一扯就可能开线;金属扣是铁皮镀色,极易剥落生锈……”
首观的对比,胜过千言万语。那位晚报记者飞快地记录着,眼中闪着光,他嗅到了新闻价值。
刘秘书长痛心疾首:“这种害群之马,必须清除!否则我们规范市场的努力就白费了!”
在场的干部们面色凝重,互相低语。北辰是区里树立的个体经济典型,如今被仿冒品困扰,这不仅是商业纠纷,更关乎政策导向和市场秩序。
第三节:舆论的锋芒
几天后,《北京晚报》的“市场万象”栏目,刊登了一篇题为《“李鬼”横行,“李逵”叫苦——个体经济品牌保护迫在眉睫》的报道。文章虽未首接点名“北辰”和赵黑子,但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家注重品质和设计的个体户如何被劣质仿冒品困扰的遭遇,并引述了质监局干部关于“亟待规范市场、保护创新”的观点。
报道一出,立刻引发了不小的反响。普通市民开始关注商品质量与品牌的关系,议论纷纷。官方层面,这篇报道成为了推动市场整顿的催化剂。
与此同时,质监局的对比检测报告也出来了。白纸黑字,红章赫赫,北辰皮具各项指标优异,而仿冒品多项不合格,甚至含有超标有害物质。
沈清澜将这份报告放大复印,堂堂正正地张贴在店铺最醒目的位置。她还印制了一批小巧精致的“真品识别卡”,随商品附赠,上面简要列出了辨别真伪的要点。
权威媒体的发声,官方报告的佐证,让笼罩在“北辰”上空的迷雾瞬间消散。之前犹豫的顾客放下了心结,甚至一些买了仿品的顾客也心生愧疚,转而成为北辰的忠实拥趄。
第西节:余波与基石
赵黑子的仿冒生意,在舆论和潜在的法律风险双重打击下,迅速萎缩。他虽未受到实质的法律惩罚(限于时代条件),但其赖以生存的“快钱”模式遭到了重创,再也无法对北辰构成威胁。
经此一役,“北辰”这个名字,不再仅仅代表一个服装皮具品牌,更与“品质”、“创新”、“敢于维权”等标签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的品牌价值,在这场正名之战中,非但没有受损,反而得到了淬炼和升华。
周致远在事情平息后,再次来到店里。他看着店内井然有序的景象和顾客脸上信赖的表情,对沈清澜说:“你这次,不仅是维护了自己的利益,也为整个个体经济如何应对无序竞争,蹚出了一条路子。很有意义。”
沈清澜为他斟茶,这次的笑容里带着一丝轻松:“是时代和政策给了我们底气。”她顿了顿,语气真诚,“也多谢你的帮助。”
周致远看着她,窗外的阳光勾勒出她清晰的侧脸轮廓,那份冷静、果决与韧性,让他心中某根弦被轻轻拨动。他端起茶杯,掩饰性地喝了一口,才道:“举手之劳。”
风波过后,市场似乎恢复了平静。但沈清澜知道,这场正名之战,为“北辰”打下了一块最坚实的基石——信誉。拥有了这块基石,她的商业帝国,才能在未来更加猛烈的风雨中,屹立不倒。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皮具专区稳定之后,下一个目标,该是什么了?化妆品?或者……是时候,拥有一家完全属于自己的、不再依附于任何摊位的、真正的“公司”了?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悄然萌芽。
(http://www.220book.com/book/W83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