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的“三维突围”战略如同上紧的发条,驱动着这架庞大的商业机器开始向全球市场缓缓转向。沈清澜深知,品牌向上的第一战,至关重要,其象征意义远大于短期盈利。她将目光精准地投向了世界时尚之都——巴黎。
第一节:左岸的沙龙
位于巴黎左岸圣日耳曼大道的一栋奥斯曼风格公寓楼里,北辰海外事业部租下了一套宽敞的公寓,挂上了低调的“北辰工作室”铜牌。这里没有临街的炫目橱窗,更像一个私密的艺术沙龙。负责人是沈清澜高薪聘请的杨波,一位在法国留学工作多年,对东西方时尚都有独到见解的年轻人。
沈清澜亲自飞抵巴黎,督战第一场“北辰·仕裳”小型高级定制沙龙秀。邀请的宾客极其考究:几位眼光毒辣的资深买手、两家注重工艺的设计师品牌主理人、以及几位在法华人艺术评论家。没有镁光灯和喧嚣的媒体,只有柔和的音乐、精致的茶点,和悬挂在简约衣架上的十几套“北辰·仕裳”最新系列。
这些服装,不再仅仅是沈清澜记忆中后世款式的改良,而是真正融入了她对中国美学的思考。运用了苏绣技艺的真丝衬衫,廓形借鉴了明代家具线条的羊毛大衣,色彩灵感取自宋代瓷器的连衣裙……每一处细节都透着东方的含蓄与匠心。
然而,预想中的惊艳与赞叹并未如期而至。来宾们礼貌地观看着,偶尔低声交谈,眼神中更多是审慎的打量,而非被打动的光芒。一位法国老牌买手,在触摸了一件刺绣外套后,首言不讳地对杨波说:“工艺无可挑剔,很美。但……这究竟是法国的视野,还是中国的灵魂?我有些困惑。它似乎想表达什么,但又不够彻底。”
第二节:文化的壁垒
沙龙结束后,沈清澜和杨波在工作室里复盘,气氛有些凝重。
“沈董,问题可能出在这里。”杨波斟酌着用词,“我们想展示‘东方美学’,但呈现方式,包括模特的挑选、妆发、甚至是现场的香氛音乐,都还是潜意识里在迎合西方对‘异域情调’的想象。我们想被平等对待,但骨子里似乎还带着一点想要被‘认可’的讨好。”
沈清澜沉默地看着窗外巴黎灰色的天空。她意识到,自己或许犯了一个错误。她带来了最好的产品,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文化自信的彻底表达。品牌的“向上走”,不仅仅是技术和设计的提升,更是文化话语权的争夺。在别人的地盘,用别人熟悉的规则玩,永远只能是个配角。
“我们太想证明自己‘国际化’了,反而丢失了最本质的‘自我’。”沈清澜缓缓说道,“巴黎不缺另一个模仿者,它缺的是独一无二的声音。我们要做的,不是把中国元素当成点缀,而是将它作为设计的底层逻辑和叙事核心,用世界能理解的语言,讲我们自己的故事。”
她立刻做出调整:暂停原定的媒体推广计划;要求设计团队重新思考系列主题,更加大胆地挖掘中国文化内核;甚至考虑更换合作的造型师和摄影师,寻找那些真正能理解并欣赏东方哲学之美的艺术家。
第三节:暗处的较量
就在沈清澜专注于破解巴黎的文化密码时,张建军在国内负责的“辰风”快消副品牌,也遭遇了第一次真正的挑战。
“辰风”依托北辰改造后的柔性生产线,试图以两周的上新速度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试水东南亚市场。首批货品发往马来西亚和越南的合作渠道,初期反馈良好。但很快,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几乎一夜之间,当地几家主要时尚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针对“辰风”的负面评论。指责其面料低劣、抄袭设计、甚至污蔑其生产过程存在环保问题。这些言论组织有序,传播迅猛,明显是有预谋的抹黑。
同时,国内负责“辰风”面料供应的几家厂商,不约而同地提出原材料价格上涨,要求重新谈判合同,否则将延迟供货。张建军派人调查,隐约发现背后有国内竞争对手,甚至可能还有国际快时尚巨头的影子在暗中操纵。
对方的目的很明确:在你品牌出海和模式创新的关键节点,通过舆论打压和供应链卡脖子,让你首战受挫,胎死腹中。
张建军急得嘴角起泡,一边组织人手在海外平台辟谣,一边紧急寻找替代的供应商,同时将情况火速汇报给沈清澜。
第西节:定力与反击
巴黎与东南亚,两线同时受挫。考验的不仅是北辰的资源调配能力,更是沈清澜作为最高决策者的定力。
她在巴黎工作室里,接到了张建军的越洋电话。听完汇报,她没有慌乱,沉思片刻,下达了清晰的指令:
“建军,冷静。对方越是这样,越说明我们打到了他们的痛处。”
“第一,海外舆论战,不要陷入自证清白的陷阱。联系当地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质检机构,对我们的产品进行公开检测,用数据说话。同时,寻找当地有影响力的时尚博主进行真实体验推广,用口碑对冲谣言。”
“第二,供应链问题,你亲自去谈。告诉他们,北辰看重长期合作,愿意共同承担部分合理的成本上涨,但若有人想趁火打劫,北辰的订单立刻永久转移,并且会将其列入合作黑名单。另外,启动我们之前准备的备用供应商名单,确保‘辰风’的生产不能停!”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加快我们在东南亚自建仓储和物流体系的步伐。不能永远把命脉捏在别人手里!”
她的声音通过越洋电话,依然带着一种稳定军心的力量。挂断电话,她走到窗前,看着楼下巴黎街头步履匆匆的行人。初战不利,反而激起了她更强的斗志。
周致远的越洋传真适时传来,没有过多安慰,只有简短的几句:“风浪是远航的常态。稳住舵,看清方向,信任你的船长和水手。国内政策层面,对优秀企业走出去持鼓励态度,若有非商业手段的不正当竞争,可循渠道反映。”
沈清澜看着传真上的字句,深吸一口气。她拿起铅笔,在巴黎工作室的设计稿上,重重地写下了西个字:“东方既白”。
这既是新系列的主题,也是她的信念。黑夜终将过去,属于东方的时尚黎明,必将到来。巴黎的试水,虽然呛了第一口水,却也让她更清晰地看到了航路上的暗礁与方向。真正的较量,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W83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