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砚的资金如同及时雨,稳住了“绛雪斋”即将断裂的资金链,支付了到期的原料款和工钱,暂时驱散了笼罩在工坊上空的破产阴云。
然而,核心工匠流失造成的技艺断层和几个重要订单的延误风险,仍是悬在头顶的利剑,内部人心依旧浮动。
沈知微深知,被动防守只会让赵启山步步紧逼。她必须主动出击,不仅要化解眼前的困境,更要给予对方一记重创,同时,她还需要在另一条战线上,为自己积累更深层、更超脱的力量。
面对空置的工作台和众人不安的眼神,沈知微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召集所有留守的工匠,宣布暂停所有常规订单。
“从今天起,我们集中所有力量,只做一件作品——”她展开一幅连夜绘制的设计图,上面是一只姿态昂扬、振翅欲飞的凤凰,羽翼部分的设计尤为奇特,标注着多种复杂而古老的技法名称,“‘凤凰涅槃’。”
她指着凤尾部分,那里标注着“流光溢彩”西个字,一种在父亲笔记中记载、却己失传多年的顶级秘技。“我知道这很难,甚至可能失败。但这是‘绛雪斋’向死而生的唯一机会。愿意跟我拼一把的,留下。想走的,我绝不强留,并奉上双倍遣散。”
她的果决与展现出的惊人技艺构想,如同一剂强心针。短暂的沉默后,以福伯为首,工匠们纷纷表态愿意留下背水一战。
工坊内,一种破釜沉舟的士气被重新点燃。
就在沈知微带领工匠们日夜钻研“流光溢彩”,试图复原失传技法的同时,一个机会悄然出现在她的另一重身份领域。
业内一个访问权限极高的专业论坛上,一则匿名求助帖引起了小范围震动。
发帖人声称,其珍藏的一件明代永乐剔红云龙纹盖盒,因保管不慎,龙睛处一点微小的剔红漆珠脱落遗失,留下一个极其刺眼且难以弥补的瑕疵。
多位被秘密咨询的修复专家都表示,要完美匹配永乐时期特有的朱漆色泽、质感与雕刻神韵,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沈知微仔细审视着传过来的高清影像和数据。那缺失的龙睛,虽小,却如同画龙未点睛,让整条龙失去了神采。
她沉吟片刻,前世修复类似器物的经验与沈家秘要中的记载在脑中交融。
深夜,加密网络再次连通。
“玄漆客”给出了回复,依旧是那经过处理的、平稳无波的声音:
“龙睛之失,可补。需寻永乐官窑遗址附近特定土层埋藏的朱砂原矿,其性最接近当年御用漆料。辅以深海砗磲内层精磨粉末及昆仑雪松脂,以古法炼制‘点睛漆’。雕刻时,需仿永乐刀工之‘圆中带刚,含而不露’,非单纯补缺,乃‘续神’之举。”
方案一出,再次在那个小圈子里引发惊叹。其要求的材料之古奥,对特定时代工艺理解之精准,让几位知情的大家啧啧称奇。
“玄漆客”这个名字,在顶尖修复与收藏圈层中,分量悄然加重。
几乎是“玄漆客”第二次现身的同时,陆时砚的书桌上便多了一份简短的报告。报告中详细记录了那位匿名收藏家正在动用人脉疯狂搜寻一些偏门材料,以及“玄漆客”再次出手的推测。
陆时砚放下报告,走到落地窗前,城市夜景在他深邃的眼底铺陈开来。
他想起了沈知微在工坊里谈及复杂工艺时,那偶尔流露出的、与年龄不符的笃定与熟稔;想起了她面对困境时,那远超常人的冷静与层出不穷的应对手段;再联想到“玄漆客”两次出手,都对失传的古法、尤其是与沈家渊源颇深的技艺展现出近乎本能的精通……
太多的巧合,便不再是巧合。
他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去证实,只是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了然的弧度。
他拿起手机,给沈知微发去了一条信息,内容无关任何风波,只是一份关于如何利用国际知识产权体系更好保护传统工艺的参考资料。
“或许有用。”附言依旧简洁。
这既是对她事业的支持,也是一种无声的告知:他在关注,他明白,并且,他默许甚至乐见其成。
沈知微收到信息,点开资料,目光在几个关键条款上停留。
她回复:“收到,多谢。”
放下手机,她继续投入到“凤凰涅槃”的创作中,心境却愈发沉稳。
她知道,陆时砚的敏锐远超她想象,他或许己经将碎片拼凑出了大概的轮廓。
但这种被看穿一部分的感觉,并未让她感到不安,反而因为他的不动声色和持续支持,生出一种奇异的、并肩作战的默契。
(http://www.220book.com/book/W87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