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 铁器铺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烽烟:特种兵王再造大唐 http://www.220book.com/book/WAF4/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明烽烟:特种兵王再造大唐

第一炉铁的成功冶炼,为大村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生铁锭本身并不能首接使用,需要经过锻造,才能变成实用的工具和武器。李默深知,将铁料转化为生产力,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他决定,在村中开设一间铁器铺子。

地点选在村东头靠近溪流的一处旧屋舍,这里远离民居,便于防火,又靠近水源,方便淬火。李默从护乡队和民兵中,挑选了几名手脚麻利、心思沉稳的年轻人,又从族中请来了两位因战乱流落至此、手艺尚可的老铁匠,组成了铁匠铺最初的班底。

铺子开张的这天,没有敲锣打鼓的热闹,只有一股沉静而专注的氛围。炉火被点燃,风箱在两名壮实小伙的拉动下呼呼作响,火苗舔舐着炉膛,将铁砧映得通红。两位老铁匠,一个姓王,一个姓张,看着这久违的炉火,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

李默亲自到场,他没有指手画脚,而是将第一批需要打造的东西——十把锄头和五把镰刀——的图纸和要求,清晰地交代给王、张两位师傅。

“王师傅,张师傅,”李默语气恭敬,“这些农具,是咱们自己用的,也是将来要卖出去的招牌。要求就两点:一是要耐用,锄刃要厚实,镰刀要锋利;二是形制要统一,尺寸要精准。咱们的农具,要比市面上普通货色更好。”

王师傅拿起图纸,仔细端详。图纸画得清晰明了,尺寸标注清楚,甚至对刃口的角度都有要求。他有些惊讶地看了李默一眼,点头道:“默哥儿放心,这要求明白。用料足,功夫到,打出来的家伙肯定差不了。”

张师傅也摩拳擦掌:“好久没摸锤子了,手都痒了!有这好铁,定能打出好家伙!”

李默又对那几名学徒说:“你们跟着师傅,用心学。打铁不仅是力气活,更是技术活。从拉风箱、看火候开始,一步步来。谁学得好,将来就是咱们铺子的顶梁柱。”

“是!默哥儿!”几名年轻人齐声应道,眼神中充满了干劲。

很快,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便在大村响起。王、张两位师傅经验丰富,指挥若定。烧红的铁料被夹出,放在铁砧上,大锤小锤轮番敲打,火星西溅。学徒们在一旁认真观摩,递工具,拉风箱,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无人喊累。

李默不时过来查看进度,他并不干涉具体操作,只是关注成品的质量。他带来了一把自己设计的卡尺,用来测量农具的关键尺寸,确保规格统一。他还强调淬火的火候和手法,要求反复试验,找到最佳的水温和时机,以保证刃口的硬度和韧性。

几天后,第一批锄头和镰刀打造完成。李默拿起一把锄头,掂了掂分量,用手指弹了弹刃口,发出清脆的响声。又拿起镰刀,对着准备好的草捆轻轻一挥,草茎应声而断,切口整齐。

“好!”李默赞道,“王师傅,张师傅,辛苦了!这手艺,没得说!”

两位老铁匠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周围的学徒们也兴奋地围过来,传看着这些凝结了他们汗水的成果。

李默当即决定,将这批农具中的一部分,分发给参与了工分制劳动的村民试用。很快,反馈就传了回来。村民们用过之后,纷纷称赞这新打的锄头更顺手,更耐用,镰刀也格外锋利,割起庄稼来省力不少。

消息不胫而走,连附近村子的人都听说了大村出了好铁匠,打出的农具质量上乘。开始有外村人偷偷前来打听,愿意用粮食或山货交换。

李默趁热打铁,对铁匠铺进行了初步的规划:一部分产能用于满足本村需求,以工分兑换;另一部分,则用于打造精品农具,通过可靠的商人渠道,卖往临武、蓝山等地,换回急需的粮食、盐、布匹等物资。

小小的铁匠铺,不仅解决了本村的农具需求,更成为了大村对外经济循环的一个重要支点。叮当的打铁声,如同大村强劲的心跳,宣告着这个曾经封闭贫困的村庄,正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一步步走向自给自足,并为未来的发展,锻造着坚实的根基。潜龙之爪,己开始锤炼属于自己的锋芒。



    (http://www.220book.com/book/WAF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烽烟:特种兵王再造大唐 http://www.220book.com/book/WAF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