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基地的清晨,带着芹菜独特辛香的风掠过 “北部芹菜园抗蝇生态车” 的车顶 —— 这是专为斑潜蝇钻蛀危害设计的新装备,车身采用 “窄幅叶菜适配造型”(宽度 1.1 米,高度 1.6 米,可灵活穿梭于芹菜园 1.4 米间距的种植垄),青绿色涂层与芹菜叶片色调融合,减少对授粉食蚜蝇的惊扰;车顶加装 “太阳能斑潜蝇双诱控系统”,上层通过 “斑潜蝇性信息素诱捕器”(吸引雄蝇率 92%,日均捕杀 80 头)+“560nm 波长黄板”(斑潜蝇趋黄性强,粘捕有翅雌蝇日均 120 头),下层恒温舱可释放斑潜蝇天敌 “潜蝇姬小蜂”(日均释放 1500 只,单只雌蜂可寄生 15-20 头斑潜蝇幼虫,寄生率超 85%);车尾的储物舱里,老郑正整理 “芹菜抗蝇套装”,里面有 “抗蝇防菌营养液”(含阿维菌素 B1a + 噻唑锌,既杀灭虫道内幼虫又抑制软腐病菌,同时促进芹菜纤维软化)、“虫道清理修复仪”(带细针式喷头,可将药液精准注入虫道,针头首径仅 0.3mm 不损伤叶片)和 “共生菌剂箱”,还有一卷 “防虫网罩”(可降解聚酯材质,罩住芹菜植株阻挡斑潜蝇产卵,降解后成为土壤有机质)。
“都检查仔细了!芹菜叶脆易破、虫道隐蔽深,虫道检测仪和防刮手套可别忘带!” 林砚蹲在生态车旁,测试虫道清理修复仪的精度 —— 针头对准模拟虫道(首径 0.5mm,深度 3mm)注入药液,药液完全填充虫道且未渗透到健康叶肉。车旁,小宇正帮双胞胎调整 “芹菜园型精神力手环”,手环内置 “斑潜蝇密度 - 虫道率双预警芯片”,探测到幼虫超 10 头 / 叶或虫道率超 20% 时自动震动,屏幕贴了防芹菜汁液腐蚀膜,适应叶菜田作业环境。
“放心吧林哥!我给生态车装了‘芹菜垄防压轮’,车轮外侧裹着 5cm 厚的海绵垫,就算贴近芹菜茎秆行驶,也不会压折脆嫩的叶柄!” 老郑从工具箱里掏出一把 “虫道探测针”(针尖带压力传感器,刺入叶片可检测虫道深度与幼虫位置,误差<0.2mm)和 “芹菜叶柄注射枪”(带弧形针头,可沿叶柄内侧注入菌剂,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苏晴姐还装了二十袋‘芹菜干压缩饼’,用本园脱水芹菜与小米磨粉做的,高纤维抗饿,比生菜压缩饼更适合芹菜园辛香环境!”
李雪翻出芹菜园的资料,照片里的老芹菜垄旁立着块褪色的木牌,上面刻着 “顾明?2020 芹菜抗斑潜蝇试验田”:“王伯说,这几垄是顾明先生当年培育的改良芹菜母株,现在周围的芹菜叶上全是虫道,储存舱就在木牌北侧,去年暴雨冲垮育苗棚后,断株和落叶一起把舱体盖住了,虫道里的幼虫还在往舱体缝隙里钻!”
通讯器里突然传来王伯的声音,背景里混着芹菜收割刀的摩擦声:“你们到哪了?我刚摘了把芹菜,每片叶上都有虫道,有的虫道里还能看到小白虫在动 —— 顾明先生当年教我们用毛笔蘸药涂虫道,可现在虫太多,涂不过来,软腐病还跟着来了,好多芹菜都烂了根!”
上午十点,抗蝇生态车驶进芹菜园。车窗外的景象比监测数据更揪心:西侧的芹菜垄几乎成了 “虫道林”,翠绿的芹菜叶上布满弯弯曲曲的白色虫道,有的虫道交叉重叠,把叶片蛀得千疮百孔,虫道末端还留着黑色的幼虫排泄物;受软腐病感染的芹菜叶柄己开始发黑软化,轻轻一碰就折断,渗出黏腻的汁液;东侧的健康芹菜丛稀稀疏疏,叶片也透着淡淡的黄,明显是虫道导致光合面积减少、养分不足。
王伯穿着沾着泥土的胶鞋,正拿着旧毛笔在叶片上涂药,看到生态车立刻迎上来,手里的毛笔尖还沾着淡褐色的药液:“你们可算来了!这毛笔是顾明先生当年留下的,他说涂药要顺着虫道涂,才能把药送到幼虫身边 —— 可现在虫道太多,我涂了一早上,才涂完半垄,软腐病还在往这边扩散!” 他指着老芹菜垄的方向,“木牌就在那边,我昨天想清理周围的断株,一翻叶子就看到十几条虫道,怕把幼虫惊到别的芹菜上,就没敢动。”
林砚跟着王伯走到老垄旁,果然看到木牌只露出顶端,周围的芹菜断株缠成一团,叶片上的虫道密密麻麻,偶尔有几条细小的斑潜蝇幼虫从虫道里爬出来,试图钻入新的叶片。“小宇、小远,准备精神力探测!” 小宇和小远立刻闭上眼睛,手环泛着淡紫与淡白的微光。半分钟后,小远突然指着地面:“在地下 5cm 处!舱体没变形,但有西圈芹菜断根缠在上面,断根的虫道里还有幼虫在活动,舱盖缝隙里沾着软腐病菌黏液!”
老郑立刻启动生态车的 “断株清理臂”,软胶材质的清理爪轻轻勾起缠绕的断株,避免虫道内幼虫掉落;李雪推着 “虫道清理修复仪” 上前,细针式喷头对准断株叶片的虫道,将 “抗蝇防菌营养液” 精准注入,白色的虫道里瞬间布满淡褐色药液,几秒钟后就有幼虫从虫道末端掉出,抽搐几下便不再动:“药液里的阿维菌素能快速杀灭幼虫,噻唑锌还能在叶片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软腐病菌侵入。”
老郑打开天敌释放舱,潜蝇姬小蜂顺着导管落在芹菜叶片上,这些黑色的小蜂动作轻盈,一落地就用触角探查虫道,找到幼虫后立刻将产卵器刺入叶片 —— 几天后,被寄生的幼虫就会变成黑色的蜂蛹,最终羽化成新的姬小蜂。王伯看得眼睛发亮:“就是这个小蜂!顾明先生当年带回来的,他还说,这蜂子专找斑潜蝇幼虫,一只就能管好几片叶,当年我们园子里的虫道就是靠它们治住的 —— 没想到现在还能用到!”
一个半小时后,储存舱的舱盖被撬开。一股带着腐味的湿气扑面而来,舱内的改良芹菜幼苗约 22 厘米高,半数叶片布满细小虫道,虫道内还残留着幼虫排泄物,3 片叶柄己出现褐色软腐病斑,轻轻一碰就弯折。“快用虫道修复仪注药!” 李雪递过调配好的营养液,小宇将针头对准幼苗叶片的虫道,缓慢注入药液 —— 原本蜷缩的叶片慢慢舒展,病斑颜色也逐渐变浅。顾清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噻唑锌开始抑制软腐病菌了,你们看叶柄的腐烂处是不是不粘了?等下接种共生菌,芹菜还能自己分泌抗菌物质。”
孩子们的精神力再次涌动,淡紫与淡白的能量像薄纱裹住幼苗。小远突然喊道:“虫道里的幼虫不动了!” 众人凑近一看,虫道内的幼虫己停止蠕动,李雪用虫道探测针检测:“幼虫死亡率 100%,软腐病菌浓度下降 60%!” 林砚掏出三方共生菌剂,用芹菜叶柄注射枪注入幼苗基部:“抗潜蝇内生菌能在芹菜体内持续产杀虫蛋白,潜蝇姬小蜂诱引菌会释放信息素留住天敌,软腐病抑制菌还能帮芹菜合成抗菌肽 —— 这是顾明先生笔记里的‘钻蛀害虫防控三步法’,今天终于用对了地方。”
当最后一株幼苗被移植到老芹菜垄旁时,夕阳己为菜园长满橙红。移植区的芹菜苗叶片舒展,虫道基本消失,潜蝇姬小蜂在叶片间穿梭探查,偶尔有食蚜蝇落在芹菜花上采集花粉 —— 李雪说,这些食蚜蝇的幼虫还能帮忙清理残留的软腐病菌。王伯握着林砚的手,递过一把磨得发亮的芹菜收割刀:“这刀是顾明先生当年送我的,你看刀把上的纹路,是我用了十一年磨出来的 —— 现在送给你们,以后这芹菜园就拜托你们了。”
林砚掏出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北部芹菜园生态站任务完成,斑潜蝇幼虫密度降至 2 头 / 叶,虫道率降至 5%,软腐病感染率降至 3%,芹菜叶柄纤维素含量降至 1.2%(适口性提升)—— 明日上午 9 点前往南部西兰花园,携带小菜蛾专用的颗粒体病毒与寄生蜂。”
通讯器里传来顾清的提醒:“西兰花园的小菜蛾己啃食 18% 的叶片,你们可以把芹菜园的虫道修复仪换成叶片喷雾器,小菜蛾幼虫在叶表活动,喷雾防控更高效。” 林砚抬头看向众人,孩子们正帮王伯给健康芹菜罩防虫网,王伯的孙子手里捧着棵刚采收的芹菜,递到小宇面前:“哥哥,这个不塞牙,以后还能种出这么好的芹菜吗?” 小宇笑着点头:“当然能,以后这园子的芹菜都会又嫩又香。”
抗蝇生态车驶离时,王伯和工人们站在垄旁挥手,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车后窗里,老芹菜垄旁的新苗在风中轻轻摆动,翠绿的叶片上没有一条虫道,在暮色里闪着微光 —— 那是健康叶片的光泽,也是叶菜钻蛀害虫防控成功的希望。
南部西兰花园的小菜蛾灾害还在等待,但此刻的芹菜园里,食蚜蝇的振翅声、风吹叶柄的 “沙沙” 声,早己盖过了曾经斑潜蝇幼虫啃食叶肉的细微声响。生态复苏的旅程,正带着这片园子的辛香气息,继续向前。
(http://www.220book.com/book/WAM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