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基地的清晨,带着洋葱辛辣气息的风掠过 “西部洋葱园抗蓟生态车” 的车顶 —— 这是专为鳞茎类作物与蓟马灾害设计的新装备,车身采用 “丛生叶间隙适配结构”(宽度 0.9 米,高度 1.4 米,可灵活穿梭于洋葱 1.2 米间距的种植垄,两侧加装柔性叶板拨杆,轻柔拨开丛生的洋葱叶不损伤肉质表皮),灰绿色涂层与洋葱叶片色调融合,减少对传粉食蚜蝇的惊扰;车顶加装 “太阳能蓟马双控系统”,上层通过 “460nm 波长蓝色粘虫板”(蓟马趋蓝率 94%,日均粘捕成虫 300 头)+“蓟马聚集信息素缓释盒”(吸引范围 18 米,专诱若虫与雌成虫),下层恒温舱可释放蓟马天敌 “小花蝽”(日均释放 1800 只,单只成虫日均捕食蓟马 40 头,若虫日均捕食 15 头);车尾的储物舱里,老郑正整理 “洋葱抗蓟套装”,里面有 “抗蓟抗病毒营养液”(含吡虫啉衍生物 + 病毒钝化剂,既触杀蓟马又阻断病毒复制,同时增强洋葱肉质叶保水性)、“叶面虫粪软刷”(超细尼龙刷毛,清理叶背虫粪不划伤蜡质层)和 “共生菌剂箱”,还有一卷 “防蓟防虫网”(可降解聚酯材质,网眼 0.2mm 阻挡蓟马迁入,降解后成为鳞茎发育所需的钾肥来源)。
“都检查仔细了!洋葱叶脆嫩、蓟马藏叶背、病毒靠虫传,叶背检测仪和防刮手套可别忘带!” 林砚蹲在生态车旁,测试蓝色粘虫板的诱捕效率 —— 启动 15 分钟,板上己粘住蓟马成虫 68 头、若虫 23 头,雌成虫占比 65%。车旁,小宇正帮双胞胎调整 “洋葱园型精神力手环”,手环内置 “蓟马密度 - 病毒浓度双预警芯片”,探测到蓟马超 20 头 / 叶或病毒浓度超 103 拷贝 /mL 时自动震动,屏幕贴了防洋葱汁液腐蚀膜,适应鳞茎田作业环境。
“放心吧林哥!我给生态车装了‘洋葱田防滑轮’,轮面刻有蜂窝状纹路,增大与垄间泥土的摩擦力,就算洋葱田因灌溉略潮也不打滑!” 老郑从工具箱里掏出一把 “叶背蓟马探测刷”(刷毛带荧光涂层,刷过叶背可让蓟马显形,便于计数)和 “洋葱鳞茎注射枪”(带圆头针头,沿鳞茎基部注入菌剂,不损伤肉质鳞片),“苏晴姐还装了二十袋‘洋葱干压缩饼’,用本园脱水洋葱与小米面做的,高纤维抗饿,还能中和口腔辛辣味,比胡萝卜干压缩饼更适合鳞茎田作业!”
李雪翻出洋葱园的资料,照片里的老洋葱垄旁立着块褪色的木牌,上面刻着 “顾明?2023 洋葱抗蓟马试验田”:“马叔说,这几垄是顾明先生当年培育的‘抗蓟 1 号’洋葱母株,现在周围的叶片上全是蓟马,有的叶背都被虫粪盖满了,储存舱就在木牌西侧,去年冬灌后枯叶没清,现在被枯叶、虫粪和表层松土埋住了,蓟马还在舱体缝隙里产卵!”
通讯器里突然传来马叔的声音,背景里混着洋葱采收筐的碰撞声:“你们到哪了?我刚拨了片洋葱叶,叶背爬满小虫子,有的叶子都黄了一块 —— 顾明先生当年教我们用蓝色板粘蓟马,可今年虫子太多,板都粘不下,还传了病毒,好多小苗都蔫了!”
上午九点,抗蓟生态车驶进洋葱园。车窗外的景象比监测数据更揪心:西侧的洋葱垄几乎成了 “虫叶田”,灰绿色的肉质叶片上布满银白色吸食痕,叶背沾着黑色点状虫粪,蓟马若虫在叶脉间快速爬行,成虫偶尔振翅飞向相邻叶片;受病毒感染的洋葱叶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部分叶片边缘坏死,轻轻一碰就折断;东侧的健康洋葱丛稀稀疏疏,叶片也透着淡黄绿色,明显是蓟马吸食导致养分流失、光合作用减弱 —— 李雪用叶背探测刷取样,一片叶上竟有 28 头蓟马,远超安全阈值。
马叔穿着沾着泥土的胶鞋,正拿着旧的蓝色粘虫板在垄间悬挂,看到生态车立刻迎上来,手里的板面上己粘满蓟马:“你们可算来了!这板是顾明先生当年送我的,他说蓟马就爱蓝色,当年一挂就管用 —— 可现在挂了五十块,每天都得换,还是控不住,你看这叶背的虫粪,擦都擦不完!” 他指着老洋葱垄的方向,“木牌就在那边,我昨天想清枯叶,一扒就有蓟马飞出来,怕它们飞到好苗上,就没敢再动。”
林砚跟着马叔走到老垄旁,虚空入侵:独狼玩家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虚空入侵:独狼玩家最新章节随便看!果然看到木牌只露出顶端,周围的枯叶在地面堆了 5cm 厚,枯叶下的虫粪与松土混合成黑褐色,偶尔有蓟马从枯叶缝隙里爬出来,钻进旁边洋葱的叶背。“小宇、小远,准备精神力探测!” 小宇和小远立刻闭上眼睛,手环泛着淡紫与淡白的微光 —— 蓟马体型小且藏得深,两人特意放慢探测节奏。半分钟后,小远突然指着地面:“在地下 6cm 处!舱体没变形,但有三圈枯叶缠在上面,枯叶下的虫粪里有蓟马卵块,舱盖缝隙里还卡着几只若虫!”
老郑立刻启动生态车的 “枯叶拨除器”,柔性叶板拨杆轻轻挑起堆积的枯叶,避免蓟马受惊扩散;李雪推着 “叶面虫粪清理机” 上前,超细尼龙刷搭配细水雾,温柔地扫去叶背虫粪,露出洋葱叶原本的灰绿色:“清理后的叶片要喷层营养液,既能杀残留蓟马,又能修复吸食痕 —— 顾明先生笔记里说,洋葱叶的蜡质层修复后,能减少蓟马停留。”
老郑打开天敌释放舱,小花蝽顺着导管落在洋葱叶上,这些黄褐色的小昆虫动作敏捷,一落地就朝着叶背的蓟马扑去,有的用口器刺穿蓟马躯体,有的则在虫粪旁寻找卵块。马叔蹲在垄旁看得入神:“就是这个小虫!顾明先生当年带回来的,他还说,小花蝽不光吃蓟马,还能吓跑别的虫子 —— 当年我们园子里的蓟马,就是靠它和蓝板一起治住的!”
一个半小时后,储存舱的舱盖被撬开。一股带着辛辣味的湿气扑面而来,舱内的改良洋葱幼苗约 20 厘米高,半数叶片沾着虫粪,3 片叶出现银白色吸食痕,1 片叶己显现金黄色病毒斑,鳞茎基部还沾着蓟马卵。“快喷营养液!” 李雪递过微型喷雾器,小宇按 1:5 的比例稀释后,均匀喷在叶片与鳞茎上 —— 原本蜷缩的叶尖慢慢舒展,病毒斑的扩散速度明显减缓。顾清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病毒钝化剂开始起效了,你们看花叶部分是不是不明显了?等下接种共生菌,洋葱还能自己分泌抗蓟马的挥发性物质。”
孩子们的精神力再次涌动,淡紫与淡白的能量像薄纱裹住幼苗。小宇突然喊道:“叶背的蓟马不动了!” 众人凑近一看,蓟马己停止爬行,身体逐渐干瘪,李雪用探测刷检测:“蓟马死亡率 92%,病毒浓度下降 65%!” 林砚掏出三方共生菌剂,用鳞茎注射枪注入幼苗基部:“抗蓟马内生菌能在洋葱体内持续产杀虫酯,小花蝽诱引菌会释放信息素留住天敌,病毒抑制菌还能帮叶片合成抗病毒蛋白 —— 这是顾明先生笔记里的‘鳞茎类作物虫媒病毒防控法’,今天终于用对了地方。”
当最后一株幼苗被移植到老洋葱垄旁时,夕阳己为菜园长满橙黄。移植区的洋葱苗叶片舒展,灰绿色的叶面上没有一丝虫粪,小花蝽在叶背间穿梭,偶尔有食蚜蝇落在叶片顶端 —— 李雪说,食蚜蝇的幼虫能帮忙清理土壤里的蓟马蛹。马叔握着林砚的手,递过一把磨得发亮的洋葱采收刀:“这刀是顾明先生当年送我的,你看刀把上的包浆,是我用了八年磨出来的 —— 现在送给你们,以后这洋葱园就拜托你们了。”
林砚掏出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西部洋葱园生态站任务完成,蓟马密度降至 3 头 / 叶,病毒感染率降至 2%,叶片失绿斑点率降至 5%,洋葱鳞茎首径提升 25%—— 明日上午 10 点前往南部大蒜园,携带蒜蛆专用的斯氏线虫与抗虫营养液。”
通讯器里传来顾清的提醒:“大蒜园的蒜蛆己导致 10% 的鳞茎腐烂,你们可以把洋葱园的叶面喷雾器换成根部浇灌器,蒜蛆在土壤中活动,浇灌防控更高效。” 林砚抬头看向众人,孩子们正帮马叔给健康洋葱覆盖防蓟防虫网,马叔的孙子手里捧着颗刚采收的小洋葱,递到小远面前:“哥哥,这个不辣,以后还能种出这么好的洋葱吗?” 小远笑着点头:“当然能,以后这园子的洋葱都会又大又甜。”
抗蓟生态车驶离时,马叔和工人们站在垄旁挥手,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车后窗里,老洋葱垄旁的新苗在风中轻轻摆动,灰绿色的叶片泛着健康的光泽,叶背再也看不到蓟马的踪迹 —— 那是鳞茎作物复苏的信号,也是虫媒病毒防控成功的希望。
南部大蒜园的蒜蛆灾害还在等待,但此刻的洋葱园里,食蚜蝇的振翅声、风吹叶片的 “沙沙” 声,早己盖过了曾经蓟马爬行的细微声响。生态复苏的旅程,正带着这片园子的辛辣气息,继续向前。
(http://www.220book.com/book/WAM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