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治其心,先明其性。”——楚夜于回廊照见本心,方知心剑合一乃破妄之基
穿过万剑冢的混沌气流,楚夜随白芷踏入一片奇异领域。眼前并非预想中的险恶绝地,而是一条望不见尽头的回廊。廊柱晶莹如玉,廊顶悬浮无数面光华流转的宝镜,镜面映照出万千景象,却非外界实物,而是入廊者内心的投射——此地正是陨道禁地深处锤炼道心的心镜回廊。
“此地考验的并非修为深浅,而是道心是否澄澈。”白芷的虚影变得凝重,“心镜能照见修行者潜藏最深的执念与恐惧。唯有首面本心,方能通过此廊,抵达禁地核心。”
楚夜颔首,迈步而入。当他踏足回廊青玉地砖的瞬间,最近的一面心镜骤然光华大盛!镜中映出的并非他此刻容貌,而是寒州城瘟疫蔓延时的惨状:百姓在病痛中哀嚎,城主府侍卫冰冷的刀锋再度袭来,福伯为护他而死的画面清晰重现。一股浓烈的悲愤与无力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几乎要将他吞噬。这正是他深埋心底,对弱小的不甘与对不公世道的愤怒。
楚夜心神剧震,几乎要沉溺于这悲恸幻象。但他立刻谨守剑心,回想“以心为道”的根本。他凝视镜中惨象,不再抗拒那股悲愤,而是运转心炉,以寂灭心元将其包容、转化。悲愤在心炉中淬炼,逐渐升华为一股更为坚定、欲要改变这一切的宏愿之力。第一面心镜光华渐敛,映出他此刻坚毅的面容。
继续前行,两侧心镜接连亮起,映照出他内心种种妄念:
权力之镜映出他若接受苍岳宗招揽,权倾一方的景象,诱惑他追逐力量与地位。
恐惧之镜显现他道途失败,神魂俱灭的恐怖结局,试图以惧意动摇其道心。
疑惑之镜则幻化出姬七少意味深长的笑容、白芷模糊的过往,挑起他对身边人与事的重重猜疑。
每一面心镜都首指人性弱点。楚夜谨记白芷提醒与《道源经》奥义,以“治心”之法应对。他不再视这些妄念为洪水猛兽,而是将其视为心镜回廊助他明心见性的机缘。他以心为镜,观照每一缕升起的妄念,洞察其虚妄本质,随即以精纯剑意斩破幻象,使道心愈发玲珑剔透。
然而,回廊深处的考验愈发凶险。数面巨镜同时亮起,镜光交织,竟将楚夜内心的恐惧与妄念实质化,凝成一道道心魔幻影扑来!这些幻影拥有与他相近的气息,招式狠辣,专攻心灵破绽。
楚夜陷于苦战,常规剑招难以奏效。危急关头,他福至心灵,将方才“治心”的感悟与心剑融合。心元随念而动,剑招不再拘泥形式:
面对“权力”幻影的威压诱惑,他心剑圆转,使出“谦退剑”,剑意如深渊纳百川,化其霸道于无形。
应对“恐惧”幻影的绝望侵蚀,他心剑迸发“勇毅剑”,剑光如朝阳破晓,寂灭中蕴藏无限生机。
针对“猜疑”幻影的诡诈分化,他心剑凝聚“诚明剑”,剑势中正平和,照见虚妄,守心如一。
以心驭剑,剑映心光。楚夜于战斗中深刻体会到“心即道,道即心”的玄妙。心剑威力随之暴涨,每一剑皆首指心魔本源,幻影纷纷溃散。经此锤炼,他的心剑之术己从“有形之招”迈入“无形之意”的高深境界。
就在楚夜以为通过考验时,回廊尽头一面最为古朴的玄色心镜无声亮起。镜面波纹荡漾,映出的既非幻象也非心魔,而是一段模糊的记忆碎片:
景象中,一位与白芷容貌极其相似、气质却更为清冷的上古女修,并非手持秋水剑,而是立于一座庞大的阵法核心。她眼神决绝,并非迎战外敌,而是将毕生修为与部分魂灵主动祭献,化作无数玄奥符文,融入阵法根基。阵法光芒冲天而起,似在稳固某种濒临崩溃的天地秩序……画面戛然而止,残留的信息指向一个惊人的可能:白芷的沉睡,或许并非单纯受困,而是与上古某场稳固天道的宏大牺牲有关?
这段记忆碎片冲击着楚夜的认知。与此同时,玄色心镜射出一道清光,并非攻击,而是将一股关于“心剑更高境界——剑心通明,照见真实”的古老意念传入楚夜心田。这意念与他方才的感悟共鸣,令他豁然开朗。
楚夜回望白芷虚影,只见她凝视那玄色心镜,眼中首次流露出复杂难言的追忆与哀伤,似乎被镜中景象触动了最深层的灵识。她轻声低语,仿佛自语,又似提醒:“镜中花,水中月,虚实相生,心灯不灭,方能照见万古长夜中隐藏的真实。”
楚夜沉默颔首,将新的领悟与疑惑深藏心底。他明白,前方的路,不仅关乎力量提升,更关乎揭开层层迷雾后的天地秘辛。他持剑的手愈发沉稳,迈向回廊尽头那未知的光门。
(http://www.220book.com/book/WCM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