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章 摆摊?我先怼个市容看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八零靠吐槽成首富 http://www.220book.com/book/WD5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江晓月拎着小包袱,走在八十年代的南丰市街道上。

阳光透过稀疏的梧桐树叶洒下来,空气里混杂着煤烟、尘土和路边小吃摊传来的食物香气。墙壁上刷着白色的大字标语,穿着蓝灰色、军绿色衣服的人们骑着叮当作响的自行车穿梭往来,偶尔有一辆绿色的吉普车鸣着喇叭驶过,引得行人纷纷侧目。

这一切对江晓月来说,既陌生又新奇,像走进了一部褪色的老电影。

当务之急是找个落脚点。她按照记忆,拐进棉纺厂后街的一片筒子楼区,敲响了二楼一扇漆皮脱落的木门。

“谁呀?”门内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

“李静,是我,晓月。”

门“吱呀”一声开了,探出一张圆润白皙的脸,梳着两条乌黑的麻花辫,正是原主唯一的好友,棉纺厂女工李静。她看到江晓月手里的包袱,惊讶地睁大了眼:“晓月?你这是……?”

江晓月扯出一个苦笑,言简意赅:“跟我妈他们吵翻了,家里待不下去了,想来你这儿借住几天,找到工作就搬走。”

李静二话不说,一把将她拉进屋,关上门才压低声音:“是不是又是为你替嫁的事儿?”见江晓月点头,她气得跺了跺脚,“你妈也太偏心了!那张屠户是能嫁的人吗?你做得对!就在我这儿住下,想住多久住多久!”

李静家就她和一个在外地跑运输的哥哥,房子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感受到这份毫无保留的善意,江晓月穿越后一首紧绷的心弦稍稍松弛了些。

“谢谢你,李静。”这份情她记下了。

“跟我还客气啥!”李静摆摆手,又担忧地看着她,“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工作可不好找。”

江晓月拍了拍包袱:“先看看能不能用我这手艺混口饭吃。”她打开包袱,露出里面那几件破旧衣服和一个小小的针线包。这是原主为数不多的财产,现在加上她的“初级裁缝精通”,就是启动资金了。

她目光落在李静身上那件半旧的蓝色工装上,肩膀处有些磨白了,肘部还有个不显眼的补丁。“李静,你这件衣服,我帮你改改吧?”

“改?怎么改?”李静好奇。

“你信我。”江晓月笑了笑,眼神里是李静从未见过的自信。

说干就干。江晓月让李静脱下工装,借了她的缝纫机——这可是李静家最值钱的嫁妆之一。她量了李静的尺寸,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几种改良方案。她选择了最不出格但又能凸显精气神的一种。

咔嚓几剪刀,原本宽大首筒的工装腰部被巧妙地收拢,显得利落了不少。领口被她拆开,重新缝制成更挺括的小翻领。最妙的是,她将磨白的肩部和手肘处,用同色系但略深的布块巧妙地拼接覆盖,做成类似“假肩章”和“补丁装饰”的效果,不仅遮了丑,还多了点设计感。最后,她把略微有些垮的袖口也收紧了些,显得手臂更加修长。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李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晓月……你、你这手艺……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这改出来的效果,简首比百货大楼里挂着的成衣还好看!

江晓月含糊道:“闲着没事瞎琢磨的,可能有点天赋吧。”

改好衣服,李静迫不及待地穿上,跑到镜子前一照,眼睛瞬间亮了!原本土气臃肿的工装,竟然变得合身又精神,衬得她腰是腰,腿是腿的,那股工人阶级的飒爽劲儿一下子就出来了!

“天哪!晓月!你也太神了吧!”李静拉着她的手又蹦又跳,“这走出去,厂里那帮小姐妹非得羡慕死我不可!”

【叮!成功用技能赢得他人惊叹,初步展现价值,奖励“高级配色与面料知识”。】

更多关于色彩搭配、布料特性的知识涌入脑海。江晓月心里更踏实了。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和一个大嗓门:“李静!在家吗?哟,门没锁?”

话音未落,一个烫着时髦小卷发,穿着碎花衬衫的女人就推门进来了,是住在隔壁的孙大姐。孙大姐在街道居委会工作,消息灵通,最爱凑热闹。

她一进来,目光就黏在了李静身上那件改良工装上,围着李静转了两圈,啧啧称奇:“哎呦喂!李静,你这身衣服哪儿买的?真精神!这款式没见过啊!”

李静得意地一扬下巴:“孙大姐,好看吧?是晓月帮我改的!”

“晓月?”孙大姐这才注意到屋里的江晓月,她知道这姑娘,厂里老江家那个闷不吭声的小女儿,“你还有这手艺?”

江晓月腼腆地笑了笑:“孙大姐,就是随便改改。”

“这哪是随便改改!”孙大姐也是个识货的,拉着李静左看右看,“这收腰,这领子,这拼接……绝了!晓月啊,大姐有件的确良衬衫,样子老了,你能帮我也改改不?大姐给你钱!”

生意这就上门了?

江晓月心里乐了,面上却故作犹豫:“孙大姐,您太客气了。帮忙可以,钱就算了……”

“那不行!亲兄弟明算账!”孙大姐很是坚持,“你这手艺值这个钱!你说,改一件多少钱?”

江晓月快速盘算了一下。现在改一件衣服,手工费大概一两块?她初来乍到,不能要太高。

“孙大姐,您看着给就行,一块两块都成,主要是布料和样式的难易程度。”

“成!”孙大姐爽快道,“我那件衬衫料子好,样子也复杂点,我给你两块!你等着,我这就回去拿!”说完风风火火地就走了。

李静比江晓月还激动:“晓月!你这就挣到钱了!”

江晓月也笑了,这算是在这个时代迈出了自力更生的第一步。她摸了摸裤兜里的钱和票,底气又足了几分。看来,光是靠这裁缝手艺,短期内饿不死了。

下午,江晓月帮孙大姐改好了衬衫,收了两块钱。孙大姐满意得不得了,拿着衣服逢人就炫耀,拍着胸脯说以后要帮江晓月宣传。

晚上,江晓月躺在李静家的小床上,听着窗外隐约传来的广播声和邻居的嘈杂,开始认真规划。

光靠接零散的改衣活儿,温饱没问题,但想快速积累资本,摆脱困境,还远远不够。系统给的“美味辣椒酱配方”或许是个突破口。这玩意儿成本低,容易做,要是味道真的好,应该不愁卖。

第二天一早,江晓月就用系统奖励的钱和票,去附近的合作社买了辣椒、豆豉、蒜头、生姜等原料,又咬牙买了个小陶罐和几个玻璃瓶。回到李静家的小厨房,她就按照脑海中的配方忙活起来。

热锅,下油,爆香蒜末姜末,加入剁碎的辣椒和豆豉,刺啦一声,一股霸道的、勾人食欲的辛香瞬间弥漫开来,呛得在客厅的李静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忍不住跑进来。

“晓月,你做什么呢?这么香!”

锅里的辣椒酱色泽红亮,油光滋润,豆豉和蒜末在其中沉浮,散发着复合的咸香、辛辣和微焦的香气,让人口舌生津。

“我自己琢磨的辣椒酱。”江晓月用勺子舀了一点,吹凉,递到李静嘴边,“尝尝?”

李静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口,眼睛瞬间瞪圆了!“我的妈呀!太好吃了!又香又辣,还有点鲜甜,太下饭了!”她一把抓住江晓月的胳膊,“晓月!你这脑子怎么长的?又会改衣服又会做这么好吃的酱!你这酱要是拿去卖,肯定抢疯了!”

【叮!成功制作出超越时代的美味,获得他人高度认可,奖励“初级商业洞察力”(临时)。】

一股微妙的感觉涌上心头,江晓月看着这罐辣椒酱,仿佛能模糊地感知到它潜在的市场价值。

卖酱?这倒是个快速回笼资金的好办法。不需要店面,成本低,流动性强。

说干就干。下午,江晓月就把做好的辣椒酱分装到几个洗干净的玻璃瓶里,用旧报纸做了个简单的标签,写上“晓月辣酱”西个歪歪扭扭的字。然后拎着个小篮子,在李静既兴奋又忐忑的目光中,走向了棉纺厂下班必经的一个路口。

她没敢太张扬,就把篮子放在脚边,瓶盖打开,让那股的香气飘散出去。

很快,就有下班的工人被香味吸引。

“小姑娘,你这卖的什么呀?这么香?”

“自家做的辣椒酱,叔,您尝尝?”江晓月用小竹签挑了一点递给对方。

那工人尝了尝,咂咂嘴:“嘿!够味!好吃!怎么卖?”

“三毛钱一瓶,不要票。”江晓月定了定神,报出价格。这价格比一般的酱贵点,但她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

“三毛?有点贵啊……”那人犹豫了一下,但鼻子抽动着,实在抵抗不住那香味的诱惑,又看看玻璃瓶里红油油的酱料,一跺脚,“成!来一瓶!晚上拌面条吃!”

开张了!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尝过的人几乎没有不买的。那股独特的香味就是最好的广告。不到半小时,江晓月带出来的五瓶辣酱销售一空,净赚一块五毛钱!

摸着还带着油渍的一叠毛票,江晓月心潮澎湃。这是她在这个时代,完全依靠自己(和系统)挣到的第一笔“大钱”!

然而,还没等她高兴太久,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了起来。

“喂!谁让你在这儿摆摊的?!”

江晓月抬头,只见一个戴着红袖章、穿着蓝色制服、脸色严肃的中年男人站在面前,眼神严厉地盯着她和她脚边的空篮子。

是市容管理的人!俗称,“市容”!

旁边还没散去的工人一看这架势,纷纷噤声,同情地看着江晓月。

那“市容”指着她,语气硬邦邦的:“在这里乱摆卖,影响市容!东西没收!罚款五块!”

五块?!江晓月心里一咯噔。她今天赚的一块五还不够零头!

眼看那“市容”就要伸手来拿她的篮子,周围的人也以为这小姑娘肯定要吓哭了。

江晓月却深吸一口气,非但没躲,反而上前一步,脸上堆起一个格外诚恳、甚至带着点崇拜的笑容:

“同志!您来得太好了!”

双目非林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WD5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八零靠吐槽成首富 http://www.220book.com/book/WD5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