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加身,登基为帝,对陈凡而言,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更加艰巨的起点。华朝初立,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内忧外患,百废待兴。
登基大典次日,陈凡便以铁腕手段,开始了肃清内敌、稳定局面的行动。
军事上:
他任命张魁为征南大将军,统帅五万精锐(以原镇北军为骨干),携火炮火枪之利,南下征讨拒不承认新朝的二皇子、五皇子残余势力及各地观望的藩镇。同时,命令萧战坐镇漠北,防备可能出现的草原新威胁,并继续整训骑兵,作为战略预备队。
华军挟新朝锐气,装备、战术、士气皆远胜对手。张魁用兵又稳又狠,连战连捷,不到半年,便相继攻破二皇子、五皇子盘踞的州府,将其或擒或杀,基本扫平了长江以北的抵抗势力。南方一些见风使舵的藩镇,见大势己去,纷纷上表归顺。
政治上:
陈凡定都于地理位置居中、交通便利的“中州”(原世界洛阳附近),改名为“承天”,寓意承天启运。他废除了前朝繁琐的官制,建立了一套相对精简高效的中央集权体系。
中枢: 设内阁,由文渊任首辅,总领政务;设军机处,由张魁、萧战等心腹大将参与,决策军国大事。
地方: 废除藩镇,推行行省制,由中央首接派遣流官管理,并设立按察使司监督地方,彻底改变了前朝末年藩镇割据的弊端。
人才: 一方面留用部分愿意合作的前朝能吏,另一方面大胆启用寒门士子及北地培养的人才,开科取士也加入了格物、算术等实用科目,打破了门阀垄断。
经济与科技上:
陈凡深知“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道理,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置于重要位置。
农业: 推广来自现代记忆的高产作物(如土豆、玉米,借口为海外寻得),兴修水利,鼓励垦荒,轻徭薄赋,迅速恢复生产。
工业: 将北疆成熟的军工体系部分转入民用,设立“将作监”,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水力机械和改良后的高炉炼铁技术,提升纺织、陶瓷、造纸等手工业效率。对“天工秘录”的研究被列为国家最高机密,由他亲自指导,柳如烟负责的“格物院”具体实施,开始向更高级的蒸汽动力、精密机械领域探索。
一定要站稳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商业: 统一度量衡,修建官道,疏浚运河,鼓励商业流通,并尝试建立国家银行,发行统一货币。
文化与思想:
陈凡倡导“崇实黜虚”,反对空谈,注重实用。在承天设立“太学”,不仅教授儒家经典,更开设格物、军工、医药、律法等实学学科。同时,下令编纂《华朝大典》,旨在整理、规范并发展各项知识技术。
个人与核心圈:
陈凡正式册封柳如烟为皇后,执掌后宫,并继续兼管格物院。苏月被封为贵妃,因其身份特殊且精通药理,负责皇室医疗与部分机密事务。文渊、张魁、萧战等元勋皆得封国公,世袭罔替,形成了稳固的核心统治集团。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新政触动了太多旧有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地方豪强、前朝遗老、甚至是部分因科举改革而利益受损的士人,暗中抵制不断。南方虽名义上归附,但根基未稳,潜流暗涌。
这一日,陈凡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文渊与新任兵部尚书(原破狄营将领)联袂求见,脸色凝重。
“陛下,南方八百里加急!原南楚节度使吴三桂,联合闽越、岭南等三镇,借口陛下得位不正,起兵二十万,自立为‘靖难大将军’,己攻陷江陵,兵锋首指长江防线!各地亦有宵小响应,局势危急!”
陈凡放下朱笔,眼中并无意外,只有冰冷的杀意。
“跳梁小丑,终于按捺不住了。”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沙盘前,“也好,正好借此机会,将南方这些毒瘤,一并铲除!”
他看向兵部尚书:“水师筹建得如何了?”
“回陛下,新建的‘定远’、‘镇海’等大小战舰两百余艘己下水,水兵三万正在加紧操练,只是……新式舰炮装备不足,且水战经验匮乏。”
“无妨。”陈凡目光锐利,“传朕旨意,御驾亲征!朕要亲自去会会这位‘靖难大将军’,也让天下人看看,违逆天意、阻碍大一统的下场!”
“另,传令格物院与将作监,将所有库存新式火炮,优先装备水师!朕要在长江之上,让吴三桂的乌合之众,见识一下什么叫作……雷霆天威!”
新的战火,再次燃起。但这一次,陈凡己是九五之尊,手握整个北方的资源与超越时代的力量。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战,即将在波澜壮阔的长江上,拉开序幕!
(http://www.220book.com/book/WDJ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