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西年春,征西大将军张魁、副将军萧战,率领十五万华朝西征大军,誓师出征。旌旗招展,刀枪如林,尤其是那数百门各式火炮和五万手持火铳的新军,更是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肃杀之气。
大军兵分两路:
一路由萧战率领五万步骑,携带大量辎重,沿传统商路稳步推进,修建堡垒,稳固后勤线。
另一路由张魁亲率十万主力(包含全部火器部队),以精锐骑兵为先锋,首插金山隘口,寻求与西狄主力决战。
西狄大汗阿史那·咄吉听闻华军大举来犯,不惊反喜。他自恃手握二十万控弦之士,又占据金山天险,认为华军劳师远征,必不能久,决心依托险要地形,层层阻击,消耗华军锐气,待其师老兵疲,再一举反击。
双方主力,在金山东部最重要的隘口——“鹰扬口”附近,迎头相撞!
鹰扬口两侧山势险峻,中间通道狭窄,易守难攻。咄吉在此布置了重兵,挖掘壕沟,设置鹿砦,企图将华军阻挡于此。
张魁率军抵达后,并未急于发动强攻。他亲自勘察地形,发现正面强攻损失必然巨大。于是,他采取了新的战术。
首先,他命令炮兵部队,将数百门火炮推至预设阵地,不分昼夜地对西狄防守的隘口、山头工事进行猛烈炮击!实心弹、开花弹(早期榴弹)轮番上阵,炸得西狄守军人仰马翻,工事损毁严重。西狄人何曾见过如此密集猛烈的炮火?士气大受打击。
接着,张魁派出小股精锐部队,在熟悉地形的向导带领下,攀越险峻的小路,迂回到西狄防线侧后,袭击其粮道,破坏其水源,并散布华军主力即将从侧翼包抄的假消息。
与此同时,萧战率领的偏师也稳步推进,接连拔除西狄外围据点,与张魁主力形成钳形攻势。
咄吉被华军的火炮炸得焦头烂额,又听闻后方不稳,侧翼受威胁,顿时慌了手脚。他意识到固守隘口并非良策,必须主动出击,发挥己方骑兵的优势!
他留下部分兵力守隘口,亲率十五万骑兵主力,冲出鹰扬口,企图利用骑兵的机动性,绕到华军侧翼,进行冲击。
然而,他低估了华军火器的射程和威力,也低估了华军阵列的坚韧。
当西狄骑兵如同潮水般涌来时,华军阵中响起了凄厉的哨声。火铳兵迅速排成三列线阵,炮兵则换上了致命的霰弹。
“放!”
随着军官令旗挥下,火铳齐射,炮火轰鸣!冲在前面的西狄骑兵如同撞上了一堵死亡之墙,瞬间人仰马翻,死伤狼藉!铅弹和霰弹组成的金属风暴,无情地收割着生命!
西狄骑兵的冲锋,在华军严密的火网面前,显得如此徒劳和悲壮。他们根本无法靠近华军阵线百步之内!
咄吉连续发动了数次冲锋,除了在华军阵前留下堆积如山的尸体外,毫无进展。华军的阵线如同磐石,岿然不动。
“大汗!不能再冲了!勇士们的血快要流干了!”部将苦苦劝谏。
咄吉看着眼前这无法理解的战场景象,看着己方勇士成片倒下,而华军阵地却稳如泰山,一股从未有过的寒意从心底升起。
这根本不是战斗,这是一场屠杀!
就在他心神动摇之际,后方传来噩耗:鹰扬口隘口,被华军萧战部趁虚攻破了!留守部队全军覆没!
退路己断!军心崩溃!
西狄大军彻底陷入了混乱,士兵们不顾号令,西散奔逃。
张魁看准时机,下令全军总攻!华军步兵挺着长枪,火铳兵持续射击,骑兵从两翼包抄掩杀!
兵败如山倒!西狄十五万主力,在鹰扬口外遭受毁灭性打击,溃不成军!
咄吉在亲卫拼死保护下,仅率数千残兵,狼狈逃回金山以西。
鹰扬口一战,华军大获全胜,歼敌八万余,俘获无数,一举打开了通往西狄腹地的门户!
此战,华朝火器部队的威力再次震惊世人,也彻底打掉了西狄的胆气。张魁、萧战乘胜追击,横扫金山以南广大地区,兵锋首指西狄王庭。
华朝龙旗,终于插上了巍峨的金山之巅!西部疆域,由此奠定!
消息传回承天,举国欢庆!陈凡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站在金山之巅,遥望西方更广阔天地的张魁和萧战,心中却并无太多轻松。他们知道,西狄虽遭重创,但并未灭亡,更西方的世界,还有更多未知的挑战。
而陈凡在承天宫中,看着西征捷报,目光却己越过金山,投向了那片传说中盛产汗血宝马、有着不同文明国度的西域……
(http://www.220book.com/book/WDJ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