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暂时摆脱家里的催婚烦恼,邱莹莹更加拼命地工作。她的第二篇专栏文章《从一颗生豆到一杯咖啡:浅谈烘焙的魔力》发布了。
这篇文章,她结合了培训所学和自己的理解,用生动易懂的语言讲解了烘焙的基本原理和不同烘焙度对风味的影响,还配上了自己拍摄的烘焙前后豆子的对比图,非常首观。
文章发布后,反响比第一篇还要好。公众号后台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正面留言,称赞文章“干货满满”、“看得入迷”。甚至连咖啡店的一些熟客,都拿着手机来问她:“小邱,这个‘咖啡时光’专栏的作者是你吗?写得真棒!”
微店的流量和咨询量也随着专栏的曝光有了明显的提升。更让邱莹莹惊喜的是,她收到了第一笔专栏稿费,虽然数额不大,但意义非凡。这是她靠知识和文字赚来的第一笔钱,代表着她的价值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她开心地请22楼的姐妹们喝了下午茶,分享这份喜悦。曲筱绡咋咋呼呼地要她请大餐,安迪则理性地提醒她注意专栏内容的可持续性和版权问题,关雎尔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樊胜美则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看来我们莹莹真要成小名人了,以后认识优质男人的机会更多啦!”
邱莹莹笑着应付过去,心里却清楚,眼前的这点小成绩只是开始。她需要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内容,才能站稳脚跟。
然而,树大招风。很快,她就发现专栏文章的评论区,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几个匿名的账号,开始吹毛求疵地挑刺:
“作者说的浅焙发展不足容易有草腥味,太绝对了吧?很多北欧极浅烘大师的作品就很干净。”
“图片拍得一般,豆子状态看不太清楚。”
“内容也就骗骗小白,稍微懂点的看来都是常识。”
这些评论看似专业,实则鸡蛋里挑骨头,带着一股浓浓的酸味。邱莹莹敏锐地感觉到,这不像普通读者的反馈,更像是同行或者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攻击。会不会和之前微店的差评有关?
她没有在评论区与对方争执,而是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下一篇文章的质量和数据准确性。她深知,对付这种暗箭,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更优秀的作品让对方闭嘴。
同时,她也留了个心眼,记下了那几个账号的ID和评论特点。她有一种预感,这个躲在暗处的对手,不会轻易罢休。
事业上的小有起色,伴随着看不见的明枪暗箭。邱莹莹在享受成长喜悦的同时,也时刻保持着警惕。她知道,通往成功的路上,从不缺少荆棘。----------------------------------------------------------------------------------------------
(http://www.220book.com/book/WDM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