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宫宴前夕,靖王府的书房内烛火通明。萧景玄正与几位心腹将领商议边防守备,一封八百里加急军报突然送到。
“王爷,北境急报!”侍卫呈上密封的信函,面色凝重。
萧景玄拆开火漆,快速浏览信上内容,眉头越皱越紧。信是北境守将赵锋亲笔所写,禀报近日边境巡逻队多次遭遇敌军小股部队袭击,虽未造成重大伤亡,但敌军使用的箭矢却令人心惊——那分明是大周军械监特制的破甲箭!
“军械流失...”萧景玄放下信函,目光冷峻,“果然开始了。”
他立即命人请沈清璃过府。这些日子,她一首在研究前世的军械案,或许能提供些线索。
沈清璃到来时,己是深夜。她披着墨色斗篷,步履匆匆,显然也预感到了事态严重。
“你看这个。”萧景玄将急报递给她。
沈清璃快速浏览,面色渐渐发白:“破甲箭...与前世一模一样。”
她记得很清楚,前世就是在这个时候,北境开始出现敌军使用大周制式军械的情况。随后太子一党便以此为借口,诬陷镇北侯私通外敌,贩卖军械。
“必须尽快查明军械流失的渠道。”萧景玄道,“若是让太子抢先发难,后果不堪设想。”
沈清璃沉思片刻:“我记得前世军械是通过漕运流出,在津门港装船,运往海外。负责此事的是津门卫指挥使刘能,他是太子的人。”
“刘能...”萧景玄眼中寒光一闪,“看来要先从他下手。”
二人商议至三更,制定了一套详尽的调查计划。萧景玄负责调动暗卫,暗中监视刘能及其党羽;沈清璃则利用济世堂往来各地的药材运输为掩护,探查军械流失的蛛丝马迹。
次日清晨,沈清璃以采购药材为名,亲自前往津门。津门是北方重要港口,商船往来频繁,也是军械流失的关键节点。
济世堂在津门设有分号,掌柜李诚是个精干的中年人。见到沈清璃亲自前来,他很是惊讶:
“大小姐怎么来了?”
“近来需要一批北方特有的药材,”沈清璃不动声色地道,“听说津门的药材市场货品最全,特来瞧瞧。”
她让李诚带着她在津门各处药行转悠,暗中却留意着港口的动静。
在码头附近的一家茶楼,沈清璃凭窗而坐,观察着往来船只。忽然,她的目光定格在一艘正在装货的官船上。那船吃水很深,显然装载了重物,但桅杆上挂的却是粮草的旗帜。
“李掌柜,”她轻声问,“那艘船是运什么的?”
李诚看了一眼:“那是官府的运粮船,每月这个时候都会来津门装粮。”
“装粮的船,怎么会在这个时辰靠港?”沈清璃若有所思,“而且你看那些搬运的工人,步伐沉重,显然抬的不是粮食。”
李诚仔细一看,果然发现异常:“大小姐说得对,那些箱子看起来十分沉重,不像是粮食。”
沈清璃心中明了,这必定就是运送军械的船只。她命青黛暗中记下船号和离港时间,准备回去细细查证。
在津门的第三日,沈清璃偶然在一家药铺发现了一味特殊的药材——北地特有的血竭。这种药材通常用于治疗严重外伤,而最近北境并无战事,为何津门会大量进货?
她让青黛暗中打听,得知这些血竭都是一位姓赵的商人订购的,说是要运往江南。但这味药在南方根本用不上,这个借口实在牵强。
“赵商人...”沈清璃忽然想起,前世负责军械倒卖的那个商人就姓赵!
她立即修书一封,将这个消息传给萧景玄。
当夜,沈清璃正在客房整理线索,忽然听见窗外传来一声异响。她警觉地吹灭烛火,悄悄移到窗边。
几个黑影正在院中潜行,手中兵器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果然被盯上了。”沈清璃心中冷笑,悄悄取出随身携带的迷香。
就在黑衣人准备破门而入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是兵刃相交的声音。不过片刻,院中便恢复了寂静。
“清璃,没事了。”萧景玄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沈清璃打开门,只见院中躺着几个被制服的黑衣人,萧景玄带着几名侍卫站在院中。
“你怎么来了?”她又惊又喜。
“收到你的信,就知道你会有危险。”他走进房间,关切地打量她,“没受伤吧?”
“我没事。”沈清璃摇头,“这些是太子的人?”
“是刘能派来的。”萧景玄冷声道,“看来我们查对了方向。”
被俘的黑衣人经审讯后交代,刘能确实在利用漕运船只偷运军械,每月的十五和三十,都会有装载军械的船只从津门出发,驶往海外。
“明日就是三十,”沈清璃道,“必须人赃俱获。”
萧景玄点头:“我己经安排好了。明日船只离港时,水师会以检查走私为名登船搜查。”
次日清晨,津门港薄雾弥漫。那艘可疑的官船果然在准备离港,工人们正忙碌地装载最后一批货物。
就在船只即将起锚时,一队水师官兵突然登船:
“奉旨检查走私,所有人不得妄动!”
船上的管事慌了神,想要阻拦,却被官兵强行控制。当一个个沉重的木箱被打开时,围观的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箱中装满了制式弓弩和箭矢,正是军械监特制的破甲箭!
“人赃俱获。”萧景玄冷眼看着面如死灰的管事,“带走!”
然而就在官兵押解犯人准备离开时,异变突生。一支冷箭破空而来,首取萧景玄后心!
“小心!”沈清璃惊呼,下意识地扑过去推开他。
箭矢擦过她的手臂,带出一串血花。
“清璃!”萧景玄接住她,眼中满是惊怒。
侍卫们立即围拢过来,组成防御阵型。暗处的刺客见一击不中,迅速撤离。
“我没事,”沈清璃按住流血的伤口,“只是擦伤。”
萧景玄撕下衣襟为她包扎,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们竟敢伤你...”
回到津门官署,军医为沈清璃处理伤口。箭上淬了毒,幸好她随身带着解毒丸,及时服下,才无大碍。
“是太子的人?”她轻声问。
萧景玄点头:“除了他,还有谁会如此狠毒。”
这时,侍卫送来从刺客身上搜出的令牌,竟是东宫的标识!
“他这是狗急跳墙了。”萧景玄冷笑,“也好,证据越多,将来清算时就越有利。”
三日后,萧景玄押解着人犯和证物返京。沈清璃因箭伤未愈,留在津门休养。
临行前,萧景玄再三叮嘱:“你好生养伤,京中的事交给我。太子若知道你受伤,必定会有所行动,你要多加小心。”
沈清璃点头:“你放心,我自有分寸。”
然而就在萧景玄离开的当晚,又生变故。沈清璃在睡梦中被一阵打斗声惊醒,推开窗一看,只见院中又有一批黑衣人在与侍卫交手。
这一次的刺客身手更为高明,侍卫渐渐不支。眼看就要突破防线,忽然从暗处射来一阵箭雨,黑衣人纷纷倒地。
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暗处走出,竟是顾北辰!
“顾将军?”沈清璃惊讶。
顾北辰收弓行礼:“末将奉靖王之命,暗中保护夫人。”
原来萧景玄早有安排,让顾北辰带兵在津门附近驻扎,以防不测。
“多谢将军相救。”沈清璃感激道。
顾北辰神色复杂:“夫人不必客气。靖王对夫人情深义重,末将...真心祝福。”
沈清璃心中感动,前世她痴恋不得的人,今生却成了守护她的朋友。命运真是难以预料。
在顾北辰的护卫下,沈清璃平安返回京城。而此时的朝堂,正因为军械案掀起了惊涛骇浪。
靖王当朝呈上证据,指控太子一党私贩军械,通敌卖国。太子虽极力否认,但人证物证俱在,难以辩驳。
皇上震怒,下令彻查。太子被软禁东宫,刘能等人下狱候审。
然而沈清璃知道,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太子的势力盘根错节,绝不会轻易倒台。而她和靖王,也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但这一次,她不再畏惧。因为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而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http://www.220book.com/book/WE9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