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虏国债”的诏书,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又泼进一瓢冷水,瞬间在洛京乃至整个大夏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与争议。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无人不在议论这亘古未有的奇闻。
“听说了吗?朝廷要向咱们老百姓借钱了!还说要给利息!”
“年息一分?这……这比放给钱庄还划算?真的假的?”
“朝廷的话能信?怕不是又一个搜刮钱财的名目吧?”
“可是……陛下刚刚打了胜仗,神机营那么厉害,或许……这次不一样?”
民间议论纷纷,将信将疑者居多。毕竟,被盘剥惯了,突然说朝廷要“公平”地借钱,还付利息,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而朝堂之上,暗地里的反对声浪更是汹涌。以几位掌管财政、出身世家大族的老臣为首,串联了大量官员,准备联名上奏,力谏皇帝收回成命。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荒诞不经,更是动摇国本,将朝廷的体面与威严弃如敝履!
然而,就在联名奏疏即将递上的前夜,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开——洛京首富,掌控着南北漕运的巨贾沈万山,联合了城内十几家有头有脸的商号,公开宣布,将带头认购“平虏国债”白银五十万两!并呼吁商界同仁,踊跃认购,支持朝廷,共御外侮!
五十万两!这几乎相当于国库小半年的岁入!
沈万山是疯了,还是嗅到了什么常人无法察觉的商机?
紧接着,更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了。皇帝竟然在宫中设“便宴”,单独召见了沈万山!虽然具体谈话内容无人知晓,但沈万山出宫时那满面红光、意气风发的模样,却让无数人浮想联翩。
随后,由沈万山牵头,一家名为“大夏通汇”的奇怪商号悄然挂牌成立。据说,这家商号不仅负责国债的认购、登记、利息支付,未来还可能经营银钱存取、异地汇兑等业务!其背后,隐约可见皇室和内帑的影子!
这一连串的组合拳,将那些准备联名反对的官员打得措手不及。他们这才恍然意识到,皇帝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早有谋划!沈万山这等精明到骨子里的商人敢如此下重注,必然是得到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承诺或利益!
联名上奏之事,胎死腹中。
但明面上的反对被压了下去,暗地里的掣肘却并未停止。户部在拟定细则时,诸多拖延、推诿;各地官府在张贴告示、宣讲政策时,也多是阳奉阴违,敷衍了事。一股无形的阻力,弥漫在朝廷上下。
这一切,自然都落在了赵元的眼中。
“劝饷司”衙门的密室内,烛火摇曳。赵元看着手中密探搜集来的、关于几位暗中串联、阻挠国债推行的官员名单,阴鸷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用手指在那几个名字上轻轻点了点。
“查。看看他们屁股底下,是否干净。”他声音冰冷,对下属吩咐道,“尤其是……他们与北方(周国)的往来。”
“属下明白!”
数日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朝堂。
刑部右侍郎、兼领“劝饷司”的赵元,突然上书弹劾户部左侍郎刘文焕、礼部郎中张继儒等五名官员,罪名是“贪墨渎职”、“结党营私”,并附上了部分“确凿”的证据——包括刘文焕在其老家圈占民田的契约,张继儒收受地方贿赂的礼单等等。
这些罪名,在以往或许可以疏通关系、罚俸了事。但如今,落在赵元手中,又正值皇帝推行新政、急需立威之际,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秦昊在朝堂之上,看罢奏疏,勃然大怒!
“朕在前方殚精竭虑,尔等却在后方贪墨营私,阻挠国策!岂有此理!赵元!”
“臣在!”
“将此五人,即刻锁拿,交由三司会审!抄没家产,充作国债本金!若查实罪证,严惩不贷!”
“臣,领旨!”
如狼似虎的“劝饷司”缇骑再次出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面如死灰的刘文焕、张继儒等人拖出了宣政殿。其家产也被迅速查封,据说抄出的金银古玩,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朕,昏君当道!》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价值不下二十万两!
血腥的清洗,再次震慑了所有人!
谁都明白,赵元弹劾的时机和罪名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这绝非简单的反腐,而是皇帝对反对势力的一次精准、残酷的打击!杀鸡儆猴!
果然,经此一事,朝中关于国债的反对声音瞬间消失。户部拟定的细则迅速出台,各地官府推行国债的力度也陡然加大。虽然民间仍有疑虑,但在沈万山等大商贾的带头示范,以及官府或明或暗的“鼓励”下,第一批“平虏国债”竟然在短短一月内,认购超过了二百万两!
这个数字,让原本等着看笑话的许多人,彻底闭上了嘴。
【叮!检测到宿主使用酷吏手段清除反对势力、强力推行‘离经叛道’的国债政策,引发朝野恐惧与被迫服从的行为,符合昏君标准。】
【行为判定:昏庸!】
【获得奖励:昏君点数+350!】
【获得随机奖励:标准化度量衡推行细则(含标准尺、标准斗、标准秤的制造与校验方法)。】
标准化度量衡!秦昊心中大喜,这正是统一市场、促进交易、甚至提升军工生产精度的基础!
他立刻下令,由工部牵头,匠作监负责,按照系统提供的细则,秘密制造一批标准度量衡器,准备择机推向全国。
然而,旧势力的反扑,并未因一次清洗而彻底平息,只是转入了更深的暗处。
丞相府,书房。
李文正并未参与之前的联名,也未被赵元的清洗波及。但他府上,近日却访客不绝。来的多是些门生故旧,或是与那些被查抄官员有牵连的世家代表。
“恩师!陛下宠信酷吏,滥杀大臣,如今又行此与民争利、败坏纲常之举,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李公,您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不能眼睁睁看着陛下被奸佞小人蒙蔽,将大夏拖入深渊啊!”
“如今朝堂之上,己是人人自危,敢怒不敢言!唯有您,还能劝谏陛下了!”
众人言辞恳切,甚至声泪俱下。
李文正闭目枯坐,手中佛珠缓缓捻动,良久,才睁开双眼,眼中是一片深不见底的疲惫与悲凉。
“劝谏?”他声音沙哑,“如何劝谏?神机营大胜,国债推行……看似也颇有成效。陛下……己然用结果,证明了他的‘对’。”
“可那是饮鸩止渴!是以酷烈手段换来的短暂稳定!”一名门生激动道,“恩师,国之根本,在于礼义廉耻,在于士人之心!如今陛下重匠作而轻文教,重商贾而抑士族,任用酷吏,践踏法度……此非治国,实乃取乱之道啊!”
李文正沉默不语。他知道门生说得有道理,但他更知道,那位年轻皇帝心中,自有一套不容置疑的逻辑和底线。北境的炮火声,似乎还在他耳边回荡。
“罢了……”他最终长长一叹,挥了挥手,“诸位……暂且回去吧。老夫……累了。”
送走众人,李文正独自坐在昏暗的烛光下,看着墙上悬挂的孔圣人画像,久久无言。
新旧观念的冲突,治国理念的对立,己然无法调和。
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而他,这位帝国的丞相,却己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与此同时,养心殿内。
秦昊看着户部呈上的、关于国债认购情况的奏报,脸上并无多少喜色。
“告诉沈万山,‘大夏通汇’的事情,可以开始着手了。先从洛京和几个大城开始。”
“命工部,按照这份细则,秘密制备标准器。”
“还有,”他目光转冷,“给朕盯紧了那些不老实的世家。赵元那边,可以再松动一下缰绳。”
他需要混乱,需要反对,需要更多的“昏庸”之举,来喂养脑海中的系统,换取更强大的力量。
帝国的车轮,在鲜血、争议与新旧思想的剧烈碰撞中,轰然向前,驶向那未知而必然充满荆棘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WFK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