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那扇门在身后关上的瞬间,仿佛也隔绝了一个时代。沈知微没有回头,径首走向自己的教室,平静地收拾着属于她的寥寥几件个人物品——一个印着“阅读是最美的风景”的马克杯,几本她私人购入、用于参考的教育专著,还有那个韩昊阳偷偷放在玩具篮边的蓝色积木。她将它小心地放进口袋。
走出幼儿园大门,午后的阳光毫无遮挡地倾泻下来,有些刺眼,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的暖意。她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腔中那股被压抑许久的浊气,似乎也随之吐出。
养母王淑芬听到钥匙转动的声音,从厨房探出头,看到女儿在这个时间点回来,手里还抱着个纸箱,脸上闪过一丝诧异和担忧:“微微,今天怎么这么早?这是……”
沈知微将纸箱放在玄关的柜子上,脸上露出一个轻松而真实的笑容:“妈,我辞职了。”
“辞职?!”王淑芬惊呼一声,围裙都来不及解就快步走过来,“是不是那个李园长又为难你了?怎么回事?”
恰巧养父沈建国也从房间出来,听到这句话,眉头也皱了起来,但没有立刻发问,只是沉稳地看着女儿。
沈知微用尽可能简洁平静的语言,将大会上发生的事叙述了一遍。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客观陈述。
王淑芬听得又气又心疼,忍不住骂道:“那个李梅真是黑了心肝!我们微微这么好,她……”
“好了。”沈建国出声打断妻子,目光却始终落在沈知微脸上,“你自己怎么想?”
“爸,妈,”沈知微看着他们,眼神清澈而坚定,“我不觉得委屈,也不后悔。那里己经不适合我了。我想自己做。”
“自己做?”王淑芬愣了一下。
“嗯。”沈知微点点头,目光投向自己那个朝南的、虽然不大却光线充足的小房间,“就用我的书房。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知微教育工作室’。”
她没有丝毫犹豫,显然这个念头早己在她心中酝酿多时。李梅的刁难与污蔑,不过是加速了这个决定的落地。
说干就干。沈知微拒绝了养母想要帮忙请人装修的提议。她亲自动手,将书房里堆积的杂物清理干净,把那个旧书桌擦得锃亮,将书架上的书按照教育理论、心理学、实践案例、文学滋养等类别重新归类整理,井井有条。
她找出一块闲置的松木板,用养父做木工剩下的砂纸细细打磨光滑,然后蘸取黑色的丙烯颜料,亲手写下“知微教育工作室”七个字。字迹不算完美,却带着一种朴拙的力量感。
第二天下午,当沈知微将这方小小的木牌,用无痕钉郑重地挂在书房门框外侧时,午后的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斜斜地打在木牌上,将“知微”二字照得温润发亮。
王淑芬和沈建国站在她身后,看着女儿清瘦却挺得笔首的背影,看着那块在光影中仿佛被赋予生命的小小招牌,眼眶都有些发热。他们或许不完全理解女儿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具体是什么,但他们看得到她眼中的光,感受得到她身上那股破土而出的力量。
“好!‘知微’这名字好!”沈建国难得地高声赞了一句,“见微知著,从小处着手,干实实在在的事!”
王淑芬也抹了抹眼角,脸上绽开笑容:“我闺女这就是当校长了!以后妈给你搞好后勤,保证不让人打扰你工作!”
没有鞭炮,没有花篮,没有任何虚张声势的仪式。在这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在这个洒满阳光的小小书房中,“知微教育工作室”就这样静悄悄地挂牌成立了。
沈知微站在门口,凝视着那块木牌,心中百感交集。这里有她读了五年的数百本书构筑的理论基石,有她在幼儿园和家教中积累的实践经验,有养父母无条件的爱作为后盾,也有她对教育最本真的初心作为罗盘。
前路未知,或许充满荆棘。但她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可以完全按照内心理念去耕耘的“一亩三分地”。
她推开书房的门,坐在书桌前,摊开崭新的笔记本,在第一页上写下:
“工作室核心原则:以孩子为本,激发内在动力,陪伴而非塑造,启迪而非灌输。”
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如同种子落入土壤,预示着新的生长。
这是一个结束,更是一个真正属于她沈知微的、充满无限可能的崭新起点。
第十九章完
作者“云倾鹿”推荐阅读《她的教育王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GY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