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泄露风波如同一次剧烈的地震,震动了“星火-启航”项目的每一个成员。当张恒被带走,真相大白时,项目组内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后怕,有愤怒,更有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凝聚力。而在这场风波中,有一个人,始终沉默地观察着一切,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个人就是陈明轩。
在整个事件调查期间,陈明轩依旧做着苏晓分配给他的琐碎工作:整理被翻乱的文献,重新核对录入的数据,或是默默地给熬夜加班的团队成员端茶倒水。他比以前更加安静,眼神却不再是纯粹的叛逆或麻木,而是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观察与思索。
他亲眼看到沈知微在面对内部背叛时的冷静与果决,她没有歇斯底里,也没有迁怒他人,而是用缜密的思维设下圈套,精准地揪出了内鬼。这种基于智慧和能力的强大,与他父亲陈宏斌那种基于职位和威严的权威截然不同。
他也看到了团队成员从最初的互相猜忌,到真相大白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沈知微周围,那种为了共同目标而重新燃起的斗志,是他那个只关注分数和排名的家庭、以及他那群只会吃喝玩乐的朋友圈里从未有过的景象。
一天下午,苏晓让他去归档一些早期的访谈录音文字稿。陈明轩坐在电脑前,戴上耳机,开始机械地核对。耳麦里传来沈知微与不同孩子、家长沟通的声音。他听到她用极其耐心的、甚至有些“幼稚”的语言,引导一个自闭倾向的孩子说出第一个完整的句子;听到她用一个巧妙的比喻,化解了一个厌学少年的激烈对抗;听到她温和却坚定地向一位焦虑的母亲解释,为什么“慢下来”有时候比“赶进度”更重要……
这些声音,与他记忆中父母永远在强调“成绩”、“排名”、“前途”的唠叨形成了尖锐的对比。他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教育,原来可以不是压榨和规训,而是理解和点燃。
几天后,项目组召开复盘会议,讨论如何完善安全制度和团队建设。大家踊跃发言,陈明轩依旧坐在角落,低着头。会议接近尾声时,沈知微目光扫过他,忽然开口:“陈明轩,你参与了大部分基础工作,也从外部视角观察了整个过程,你有什么看法或建议吗?”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包括陈明轩自己。他没想到沈知微会点名问他。他抬起头,对上她平静却带着一丝鼓励的目光,心脏莫名地加速跳动。他张了张嘴,感觉喉咙发紧。
“我……我觉得,”他声音有些干涩,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沙哑,“访问日志……能不能设置更明显的异常操作报警?比如非工作时间的大量数据查询……还,还有,重要文件的传输,是不是可以强制要求双人复核?”
他说的并不算多么高明的建议,甚至有些稚嫩,但却是他仔细观察和思考后的结果。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瞬,几位技术出身的成员随即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记录一下。”沈知微对苏晓说,脸上没有任何轻视,反而点了点头,“建议虽然基础,但指向了权限监管和流程规范的关键环节。可以纳入改进方案讨论。”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点头,让陈明轩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一种陌生的、名为“被认可”的情绪,悄然滋生。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在这个曾经无比抗拒的地方,似乎……也有了一点微小的价值。
从那以后,陈明轩的工作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需要苏晓反复催促,会主动检查自己录入的数据是否有误,会在整理文献时,偶尔停下来,试图理解那些陌生的专业术语。他甚至开始偷偷观察沈知微是如何主持会议、如何协调分歧、如何将复杂的理念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他依旧沉默寡言,但那双眼睛里,曾经充斥的戾气和迷茫,正在被一丝好奇和试图理解的光芒所取代。环境的熏陶,榜样的力量,以及一次偶然的、被认真对待的发言,像几颗投入他死水般心湖的石子,终于激起了改变的涟漪。
沈知微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并未点破,只是偶尔会分配给他一些稍微需要动点脑筋的任务,并在他完成后,给予简洁的肯定。
她知道,改造一个迷途的少年,远比揪出一个内鬼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时间。但至少,种子己经播下,并且开始悄然发芽。
第七十八章完
云倾鹿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GY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