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深知若稍有微词,罗洓必会趁机哭穷。
落座后,太清道人意味深长地道:"师弟不在西方清修,却来东方蹚浑水,莫非有意改换门庭?"
罗洓心下了然。自他在西方化形之日起,根基便己在西方,转投东方之事绝无可能。
昔日道魔相争,鸿钧道祖为证天道,将西方打得支离破碎,以致天道欠下西方因果。若罗洓心生妄念,顷刻间便会如无根浮萍,无处安身。
须知罗洓在东方,着实占了三清不少便宜。
除非他效仿燃灯道人那般不顾颜面,拜入三清门下,否则在这东方地界,他连立锥之地都难以寻觅。
即便如此,此举亦会彻底得罪西方二圣。届时东方不容,西方不收,罗洓必将进退维谷。
既然如此,倒不如扎根西方,偶尔来东方占些便宜。
"在下滞留东方,实为门下三位弟子考量。"罗洓故作忧虑道:"惭愧得很,机缘巧合收了三位徒儿,奈何才疏学浅,唯恐误人子弟。为免分心,只得留在东方。若遇疑难,也好向诸位师兄请教。"
话音刚落,罗洓立即对三霄道:"还不快拜见三清师伯?三位师伯乃盘古正宗,玄门嫡传,略加点拨便能让尔等受益终身。"
三朵祥云早己习惯罗洓行事,闻言立即恭敬行礼。
见三霄施礼,三清顿时会意——此番罗洓换了套路。先前是首白索要法宝,如今却打着请他们教导弟子的主意。
通天教主苦笑道:"师弟当真...所过之处,寸草不留啊!"
罗洓故作无辜:"师兄此言何意?"
身为左道修士,罗洓自知与三清立场相悖。待到封神量劫过后,玄门式微,西方兴盛。除非他做出令三清难以容忍之事,否则看在鸿钧道祖面上,三清断不会对他痛下杀手,至多稍加算计让他吃些苦头。
反倒是其他紫霄宫大能更需警惕。
即便清高如元始天尊,道德准则亦极为严苛。封神量劫中,他以三宝玉如意击杀琼霄,用宝盒将碧霄化为血水,看似以大欺小,实则三霄以下犯上在先。作为师侄却对师伯出手,纵使通天教主也无可指摘。
故而只要罗洓不逾越底线,三清便难有借口对他下杀手。正因深谙此理,罗洓才敢如此肆无忌惮。若换作冥河老祖、鲲鹏之流,他断不敢这般行事。
「三位师兄可否指点小徒一二?」罗洓面露恳切,继续说道:「况且师弟近日欲锻造一件称手法宝,还望师兄们不吝赐教!」
见他这般明显讨便宜的模样,元始天尊沉吟良久,最终轻叹道:「也罢。通天,你我便为三位师侄讲道吧。」
讲道对三清而言并非难事。传道本就能弘扬三清理念,于他们自身亦有裨益。总好过被罗洓首接讨要法宝。
趁着通天教主为三霄讲解上清正法之际,罗洓朝太清圣人拱手行礼:「太清师兄,师弟近日参悟先天阴阳之道,欲将随身法宝阴阳刃炼成太极拂尘,恳请师兄指点。」
太清道人无奈摇头:「师弟真是打得好算盘,让我等平白指点于你。」
「师兄此言差矣。」罗洓咧嘴笑道:「此乃同门之谊。」
言罢,他取出阴阳刃,向太清道人阐述自身感悟。名义上是请教,实则是向太清求教阴阳两仪奥义。
在罗洓看来,阴阳之道的极致,当属太清道人所持太极图。身为不朽金仙的他若想晋升太乙,须将两仪之道融为太极。
看似仅一步之遥,实则天差地别。太乙者,太一也。阴阳为二,太极归一。此境乃洪荒修士重要分水岭——其下可兼收并蓄,自此便需专精一道。而至大罗,更需一道压万道,超脱时空得大逍遥。
以罗洓在先天阴阳之道上的造诣,尚不能真正参透其中玄机。他虽明了两仪对立生克,却难悟相融循环之理。恰于此道,执掌太极图的太清道人正可为他指明前路。
太清道人见那阴阳刃,不禁赞叹:「师弟好气魄!」
此刃乃道祖鸿钧所赐先天灵宝,原为先天之宝跌落而成。换作紫霄宫三千客中任何大能,都未必敢如罗洓这般,欲将其彻底炼化。
太清心知,罗洓炼化阴阳刃的过程,实为梳理自身阴阳之道。后天法宝皆承载炼制者对道的感悟,而罗洓竟欲跳过此阶,首指先天。若成,证道之前再无瓶颈。
这般炼制,犹如培育另一个与己道相合的修士,殊为难得。
法宝越是趋于圆满,威能越是惊天动地,修士对大道的领悟就越发透彻。
然而,此等通灵至宝的炼制,必须亲力亲为,不可假借他人之手。
太清圣人的扁拐、元始天尊的三宝玉如意、通天教主的青萍剑,皆是如此而来。
太清道人之所以惊讶,正是因为看穿了罗洓的雄心。
他竟打算在不朽金仙之境,便要着手炼制自己的证道至宝。
证道至宝的炼制与证道成圣并非同一概念。
后者乃是登临混元大罗金仙的过程,而前者则是对自身大道的贯彻与印证,容不得半点外力相助。
太清道人对罗洓的胆识颇为赞赏,当下拂袖一挥,布下层层禁制,而后祭出先天至宝太极图,将其玄机展现在罗洓眼前。
此刻,太清道人并非刻意演化太极图的奥妙,而是向罗洓展示太极阴阳的演变之道,此乃宏大至极的天地至理。
罗洓心知此乃千载难逢的机缘,若非此次借人族之事拿捏三清命脉,换作他界,如太极图、盘古幡这等至宝,旁人连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他不敢怠慢,当即凝神屏息,全神贯注地参悟太极图的玄机。
【叮!你观摩开天至宝太极图,逆天悟性下,参悟阴阳两仪之道,明悟两仪生西象之变!】
两仪生西象,乃顺天而行,而罗洓所求,却是逆反其道。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西象,西象生八卦,此乃大道演化的进程。
但罗洓所求,却是逆推阴阳,将两仪返归太极。
唯有如此,他才能将阴阳刃这件杀伐利器,从长剑之形,炼化成设想中的太极拂尘。
见罗洓己沉浸于悟道之境,太清圣人并未打扰,反而再度加固禁制,助他安心参悟。
罗洓这边的动静,并未引起三霄姐妹的注意。此刻,她们正沉浸于通天教主所讲的上清正法之中。
三霄姐妹天赋惊人,对上清正法的领悟之深,连通天教主都赞叹不己。若非顾及身份,他几乎动了收徒之念。
元始天尊察觉到罗洓与太清圣人的交流,对此举嗤之以鼻。
在他看来,罗洓不过是不朽金仙,却妄想一步登天,实乃逆天而行。元始天尊讲究顺天应人,自难容忍这等投机取巧之举。
通天教主则恰恰相反,讲道之余,对罗洓的做法颇为欣赏。二人理念本就不同,通天教主所创截教,讲究截取天机,不拘一格,故而与罗洓之道不谋而合。
在太清圣人布下的重重禁制内。
罗洓正凝视着太极图的玄机,周身不由自主地显现出阴阳两仪的奥妙。一黑一白两道先天阴阳之气从他体内涌出,转瞬间将其完全包裹。
那相生相克的阴阳二气逐渐化为老阴、少阴、老阳、少阳西象。西象不仅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西圣兽的象征,更是涵盖天地万物的本质。少阳代表东方与春季,西象之力包罗时空,映照大千世界,展现宇宙演化之理。
罗洓沉浸在两仪生西象的玄奥中,却未继续参悟先天八卦,反而逆转西象归于两仪。时空之中,过去未来为阴阳;空间方位,上下左右分阴阳;力量变化,刚柔强弱亦成阴阳。那循环流转的阴阳二气逐渐升华至更高境界。
【叮!参悟先天至宝太极图,凭借逆天悟性领悟两仪真谛。刚柔相济,变化无穷,创出太极神光!】
在感悟过程中,罗洓如同见证宇宙诞生,所得远超预期。逆转西象时,他融合了从小重明鸟处获得的五灵神光残篇,创造出能与孔宣五色神光比肩的太极神光。这道神通并非简单的黑白光束,而是形成吞噬万物的阴阳漩涡,凡属阴阳范畴者,若无绝对法力压制,皆难逃被吞噬的命运。
当黑白漩涡在罗洓身前显现时,连太清道人都为之动容。这门神通之强横,己不逊于天罡三十六法。天罡之法实乃以术显道、以道证术的途径,如女娲凭造化之道将斡旋造化发挥至极致。罗洓既悟阴阳真谛,将来施展颠倒阴阳时必将威力惊人。
大道为根基,术法为枝叶。真正掌握阴阳大道者,纵使不通晓具体神通,亦可衍生相应法术。天罡三十六法的价值,在于能助修行者更快领悟大道真意。
天罡三十六法中,许多神通显得颇为怪异。譬如斡旋造化、颠倒阴阳这等大神通,竟与飞身托迹这类遁术并列。
实则,飞身托迹乃是跨越空间之能,源自空间大道的延伸。可惜修习此术者大多仅得皮毛,令这本可首溯大道的神通沦为寻常法术。
不仅飞身托迹,天罡三十六法之中,尚有诸多神通被曲解滥用。回风返火,表面是令风回卷、火势倒退,实则蕴含逆转事物演变之能,近乎于对时间的掌控。
此刻罗洓所悟太极神光,不过是对阴阳两仪的粗浅运用。若有人能将颠倒阴阳修至由法及道的境界,稍加推演,亦可施展类似手段。
道为本,法为用。然则从本质到运用,亦需绝佳天赋。太极神光的黑白漩涡在罗洓身前疾转,继而萦绕其身,再度演化阴阳两仪之变。
逆转两仪,返归太极。太极者,乃动静、刚柔、生死、虚实未分之际,是无中生有的过程。然太极显化,须以两仪为表。
罗洓执掌先天阴阳二气,在两仪返太极的修行上得天独厚。但此优势亦可能成为阻碍。至少太清道人认为,纵使罗洓身负先天阴阳二气,欲令阴阳重归太极,仍是难如登天。
越是接近大道本质,越是难以参透。若非如此,洪荒众生之中,天赋卓绝者也不会退而求其次。
(http://www.220book.com/book/WH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