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该是断了根源的因果,历经数次天地大劫后终将彻底消散。
然而异数罗洓的出现,却继承了左道一脉的衣钵。
左道既非玄门正统,亦非西方旁门。这番因果,本应由道祖鸿钧偿还。但鸿钧己身合天道,因果自然转嫁到三清与女娲身上。
正因如此,区区不朽金仙罗洓,竟能以太乙之躯虎口夺食,从圣人手中窃取证道功德。纵使这功德在圣人证道中不过九牛一毛,但普天之下,谁敢算计圣人?唯有罗洓尔。
通天教主虽点拨罗洓,却未言明真相。罗洓从女娲与三清处谋得的功德,实与圣人无干——此乃天道欠左道的旧债,鸿钧遗留下来的因果,借由圣人证道之机补偿于罗洓。
这因果的了结方式玄妙非常。
罗洓屡次从三清处获利,实因三清乃道祖嫡传。与其说他厚颜讨要法宝,不如说是玄门正统在偿还道魔之争的宿债。女娲却是特例,无论在紫霄宫外还是先天葫芦藤前,都未让罗洓占到实质便宜。
紫霄宫外,她戏谑间让罗洓得了分宝岩这块鸿蒙遗物;分配葫芦时,她与东皇太一联手为罗洓弟子重炼法宝,将后天灵宝晋升至宝;造人证道后,更以乾坤鼎助罗洓的功德葫芦逆转先天。三次出手,皆令罗洓获益匪浅,其价值不亚于在三清处所得。
这道魔之争埋下的因果,绵延之深远,连罗洓"做减求空"的移花接木手段都难以干预。洪荒看似一脉相承,实则暗流之深令人不寒而栗。
西方教演化为佛门后,尚有佛魔一体之说。联想到道魔之争时,鸿钧道祖竟默许甚至推动记名弟子的西方教大兴、玄门衰落,连罗洓都不禁毛骨悚然。
不过终究是得了好处。既然天命注定要继承左道法脉,罗洓自然要竭力壮大左道,谋取利益。
他向通天教主躬身行礼:"谢圣人指点!"
通天朗声笑道:"我截教有教无类,左道亦是大道。师弟若得闲,不妨来碧游宫一叙!"话音未落,圣人身形己如泡影般消散。
望着通天离去的方向,罗洓眯起双眸低语:"截教...左道?"冥冥中他预感到,自己与这位圣人之间,恐怕还有更深的因果纠缠。
罗洓如今的修为尚浅,难以参透其中奥秘。纵是通天教主这等存在,恐怕也未必知晓其中缘由。
放眼整个洪荒,能为罗洓解答困惑的,怕是只有那位以身合道的鸿钧老祖了。然而洪荒之外——
一个神秘莫测的存在浮现在罗洓心头,那便是仅闻其名的杨眉大仙!
若以鸿钧道祖所立的玄门正法而论,这位才是真正的左道之祖。其修为深不可测,道法通玄。昔日传闻中,连鸿钧道祖施展浑身解数也难以应对。
可惜这位杨眉大仙自道魔之争后便销声匿迹,只留下惊鸿一瞥。有传言称其己离开洪荒,前往域外混沌。
真假与否,罗洓无从考证。
但左道之路,确实大有可为。
脑后那绚烂的功德光轮流转不息,罗洓暂时搁置了人族繁衍生息之事。他隐约察觉到,这融合了西圣证道功德的光轮,必藏有未知玄机。
当功德金光照耀之时,罗洓竟觉自身悟性似有提升。
虽说功德乃洪荒至宝,确实能增进玄妙悟性,但对罗洓而言,这等提升实属微不足道。盖因其本身悟性己臻至连圣人都难以揣度的境地。
这并非说罗洓悟性己超越圣人,而是其悟性犹如超脱常理的特殊存在,纵是鸿钧道祖、女娲与三清也无法感知。
功德光轮对悟性的增益,罗洓并未在意。此刻他更关注的是这光轮的其他妙用。
辟除外魔, 心魔,不过是功德光轮最基础的功效。
更令人惊叹的是,此光轮竟能消弭劫气影响。功德金光所至,逢凶化吉绝非虚言。
即便是罗洓的弟子,受功德金光庇佑,亦可保持灵台清明,免受内外魔侵扰,劫气对心志的侵蚀亦被极大削弱。
脑后功德光轮绽放之时,那份神圣庄严,足以震慑西方。
除却释放圣威、引动紫气三万里的天道圣人外,拥有功德光轮的罗洓堪称洪荒最具威仪之人。
参透功德光轮玄妙后,罗洓忽然发现,此物与先天功德葫芦在功效上有所重叠。
二者同时施展,效果却未能叠加,仅是一加一等于一。
这令罗洓萌生新的想法:既然功德光轮属虚,先天功德葫芦属实,何不颠倒阴阳,虚实相合,将二者熔铸为一件全新法宝?
不求能达到太清圣人的天地玄黄玲珑宝塔或接引道人的十二品功德金莲那般威能,只要融合后的效果能超越单一法宝,对罗洓而言便是莫大收获。
罗洓头顶的先天功德葫芦虽不如功德光轮那般威仪赫赫,却也是稀世珍宝。以他如今太乙金仙的修为与超凡悟性,竟也难以将这后天返先天的宝物与自身光轮相融。
放眼洪荒,能助他者不过寥寥数人。合道鸿钧、造人成圣的女娲、新晋证道的三清皆在此列。然女娲与三清因天道因果对罗洓颇有微词,此时登门无异自讨没趣。
唯一可求的鸿钧道祖己然合道,与左道因果早断。纵使罗洓前往紫霄宫,怕也难见其真容。至于西方二圣?念及二人秉性,罗洓当即否定了这个念头——他冥冥中感知与西方因果未了,日后自有清算之时。
思虑再三,罗洓决定先解决人族分支之事。他早与烛九阴达成约定,要以巫族血脉融入人族。此举既能履行诺言,又能为人族留下巫族法脉。至于未来巫妖屠人之劫,那己是后话——毕竟蚩尤、嬴政等身负巫血的强者,终将在人族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当罗洓踏足己具邦国规模的人族部落时,脑后功德光轮引得万众朝拜。这些女娲亲手造就的先天人族,即便未经修炼也有百年寿数。若有 加持,其寿命更将达惊人境地。
即便修为尚浅,人族也能轻易感知天道法则的存在。正因如此,这个看似弱小的族群在繁衍生息后,很快引起了巫妖两族的忌惮。两族甚至暗中联手,企图通过屠戮人族获取血肉亡魂,炼制克制对方的法宝。
当罗洓降临人族部落时,那些曾亲眼见证女娲造人的初代人族立即认出了这位大能。特别是那位女娲仿照罗洓形象创造的第一人,更是福至心灵地伏地叩拜。
"人族拜见父神!"
随着这位部落首领的呼喊,"父神"之称迅速在人族中引发共鸣。虽然奉女娲为创世圣母理所当然,但尊罗洓为父神却别有深意。细究起来,这个称谓倒也恰当——毕竟女娲造人时不仅以罗洓为原型塑造首个人族,连先天道体的形态也是在罗洓建议下确定的。
某种程度上,罗洓对人族的发展功不可没。即便其中包含着天道鸿钧偿还因果的因素,也无法否认他的重要性。
沐浴在功德金光中的罗洓扫视着近百万的人族部落,手中太极拂尘轻扬,无形的法力将跪拜众人悉数托起。面对人族虔诚的膜拜,他心中非但没有喜悦,反而涌起几分失望。
他明白人族尚处于依赖他者的成长阶段,真正自强不息的精神要等到那场近乎灭族的劫难后才会觉醒。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淬炼,单凭他的说教难以让人族真正自立。
"我非尔等父神。"罗洓正色道,"尔等乃是女娲圣人所创。"
"父神当初与创世圣母同在,我等与父神同源同脉。"人族首领坚持道。罗洓明白对方指的是自己先天道体的形态——此刻人族尚不了解自身道体的玄妙。毕竟女娲造人时显化的是人首蛇身之相,而罗洓虽为金翅大鹏雕化形,却始终保持着先天道体的样貌。胎化易形神通与都天真形法的参悟,更让他彻底摆脱了原本身躯的桎梏。
某种程度上,罗洓己完全修成先天道体形态。这先天道体之相,反倒成了他的本体真身。而金翅大鹏雕的本质,更像被他炼成了某种化身手段。
人相与本相彻底颠倒。
这却令人族产生了误解。
对于"人族父神"的尊称,即便知晓能占据人族气运对修行大有裨益,罗洓仍坚决拒绝。原因很简单——他非圣人!
连创世女娲与人教太清,都因未在劫难中施援而被人族渐失崇敬。更何况罗洓?除非他愿舍弃一切,在未来为人族与鼎盛巫妖二族为敌,否则这"父神"尊位只会让他比二圣更惨。
毕竟女娲与太清早己证得混元大罗金仙,元神寄托天道虚空,不死不灭。
如今距巫妖量劫落幕与人族大劫,不足一元会之数。一元十二会,每会一万零八百年——恰是蟠桃一熟之期。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内,巫妖二族便将退出洪荒舞台。
对洪荒修士而言,这区区十二万载不过弹指。纵有逆天悟性,罗洓也难在此期限内证道成圣。
既如此,莫贪人族气运小利。
免得到时受其牵连。
屡次推拒"父神"尊号后,人族虽失落却未违逆。对当下人族,罗洓不欲牵扯过深。当他提出助人族开枝散叶时,数万人竟毫不迟疑愿随其迁徙。这不周山附近的临时道场,则被人族奉为祖地。
携数万人族远迁时,罗洓将道场赠予留守者。此处本就是为谋女娲成圣功德所辟,如今既得罪妖族,留之无益。获赠道场的人族欣喜若狂,罗洓却未给致谢之机。
袖卷数万人族,云程万里神通发动,瞬息无踪。
最终选址后土部附近安置人族后,罗洓飘然隐退。
除了不愿与人族牵扯太深,更重要的是沉寂许久的聊天群再次活跃起来。
女主天下:“ 前辈,您真的突破了武道金丹境?可御空而行,寿元八百载?长生不死?法力通灵?”
:“惭愧。在下这点修为才刚踏入武道门槛。多亏罗洓前辈指点,否则怎能有今日成就?”
女主天下:“唉,人家好生羡慕。可惜两仪剑典不适合我修炼,不然定要让慈航静斋的尼姑们见识真正的剑典。”
中华阁主:“婠婠姑娘,
(http://www.220book.com/book/WH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