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问这句话的时候,根本没看弟弟在写什么,书上铺的是一千页纸,是祖母第二次给他买的,但以前写过字的纸却都不见了。
或者更准确点说:弟弟每晚练了几个时辰的字,都会在第二天不翼而飞。
再联想到墨香茶馆每日更新的说书故事,这样的更新频率需要写书先生每天不间断地送来手稿,那他家中必然不可能有留存。
张彦慢吞吞地抬起头,朝他哥问道:“你猜的?”
少年脸上没有心虚和被抓包的害怕,自然得像在说一件非常平常的事,这让张瑜十分费解。
他苦恼地说:“虽然我记性不太好,反应能力也不快,很多时间更听不懂你跟人在说什么……但是弟,你好像没有认真在瞒着我,你连装都没装。”
水浒传的章节标题就放在桌边,大大方方地给张瑜看。
张彦放下笔,笑着跟他说:“我们日日住在一起,我瞒你也没有必要,兄长。”
这话一出,算是承认了。
张瑜吃惊地张大了嘴巴:“你,你你真的承认了……水浒传真是你写的?”
张彦没瞒他:“嗯,就是你想的那样。”
张彦很坦诚。
坦诚到张瑜都觉得自己不该知道,所以他很好奇,“那白天他们问你的时候,你为何不承认?”
张彦诚心地说:“因为我只想用水浒传来赚钱,让咱们家的日子好起来。但水浒传的影响太大了,我不希望县里甚至开封府的人都来见我,耽误我读书。”
这不是他在杞人忧天,而是根据水浒传在历史上引起的轰动,而做的提前规避。
张瑜面色赤红地说:“弟,你这么热爱读书,听得我很羞愧。我刚刚知道水浒传是你写的以后,第一时间想的是整个开封府的人都会追捧你、喜欢你。却独独没有想到这些喜欢和关注,会影响你读书科举……”
努力科考中举是全族人的愿望。
他竟然给忽略了。
张彦提起笔,又埋头继续写:“所以哥,知道了也请当做不知道。咱们把钱赚了,把家养了,其他的等我三元及第后再说,好吗?”
“好……”张瑜应下,但很快反应过来,“不对,三元及第???”
张瑜发誓,这比他知道水浒传是张彦写得还要震惊,从古至今能三元及第的人五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弟弟他,竟然志向这么远大!
张彦仰起头,自信地笑道:“对,三元及第,你来看我能不能考上。”
少年自信的笑容太晃眼了。
张瑜被刺激到了。
他觉得自己不能再堕落下去了!
少关注水浒传,多关注自己的西书五经、写诗破题,他要争取快点跟上弟弟的步伐!
这一晚的张瑜比平时又刻苦了不少,他攒着一股劲非忍到张彦写完,才放弃抵抗困意。
翌日一早,李氏和刘氏特意换上补丁少的衣服,跟三个孩子一块去镇上。
首到送两位长辈进了印坊后,张彦张瑜两兄弟朝明志学堂走去,天气逐渐暖和,但他的心理依旧不能适应身上的粗布衣裳。
“哥,你说我什么时候能跟家里说我赚钱的事?”张彦难得会询问张瑜的意见。
主要他也没有瞒着家里干过这么大事的经验。
不知道家里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如果是现代高知识分子的爸妈,会觉得他像个满身铜臭的商人,心思太野,不如长辈们这样专心搞文学搞科研的纯粹。
如果是张登云和刘氏……
张瑜想:可能会不一样。
但他也依然忐忑。
进入这个十岁的身体以后,身上分泌的孩童成长激素,不断影响他的心智,以至于他像每一个十岁孩子那样,生出了想让父母很爱很爱我的想法。
张瑜不假思索:“爹娘知道了会被你吓坏吧?我听说水浒传斋一天就能卖三百本书,是不是都能赚一两银子了?”
张彦比了个手势,告诉他:“八两。”
张瑜:……
八两。
他们全家累死累活干三年,都赚不到的银子,结果弟弟一天就能赚到了,这说出去谁会信啊?
张瑜挠挠头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要不然再等等?”
张彦扯着自己的衣服脖领给他看:“一天赚八两银子的小先生,穿的衣服还磨皮肤,你觉得这合理吗?”
“这……”这可给张瑜出了个大难题,“那我想想怎么办……”
努力想办法的呆笨兄长,领着嫌弃麻布衣服的小少爷弟弟,一路说了无数个方案,但都被张彦给毙了。
“就说是咱们捡的!”张瑜说。
张彦问:“每天稳定捡八两?”
张瑜:……
好吧,这也不合理。
他再想!
“我们就说是有钱人看好你,想扶持你科举,要你记他的人情!”张瑜又在想。
张彦调侃道:“但这个银子都够咱们全族靠科举的了。”
张瑜突然被点醒了,于是又给出了进化版:“他因为你,而看中了咱们整个张家的潜力,决定扶持整个张家!”
张彦眼睛一亮:“好主意啊。”
本来他就是嫌上学路上太无聊,说出来随便逗张瑜玩的,结果这哥们还真给他想出办法了。
张瑜收到鼓励后,又继续说:“至于是哪位乡绅,我们就顺着你之前编的,说是施先生!如何?”
张彦立马拍板:“就这么定了!”
晚上就回家跟爹娘开演!
(http://www.220book.com/book/WIH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