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进攻北京的准备工作有序推进,联军总司令部并未放松对后续战略的规划 —— 按照国共双方约定的 “6 个月内将日军驱逐至东北境内” 的目标,摸清日军东北防线的情况,制定跨境反攻计划,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陈峰在总司令部会议上强调:“东北是日军在华的重要后方,他们必然会构建坚固防线。只有提前摸清情况,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反攻计划,避免后续作战陷入被动!” 随后,联军侦查部门立即组建 “东北防线专项侦查队”,由经验丰富的秦峰担任队长。
为确保侦查任务顺利完成,侦查队配备了精良装备:5 架具备长续航能力的无人机(用于低空隐蔽侦查)、2 架侦察机(从系统兑换,对外称 “苏联支援的侦查机型”,负责高空大范围侦查)、50 名特种侦查员(从侦查旅中选拔,擅长伪装和深度潜入),同时携带无线电通讯设备、高倍望远镜和伪装道具(东北百姓服装、伪满洲国证件等)。
“这次侦查任务风险极高,东北是日军的核心控制区,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出发前,陈峰特意召见秦峰,反复叮嘱,“你们要以安全为首要原则,能获取多少情报就获取多少,切勿强行冒险!” 秦峰坚定点头:“请旅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安全返回!”
次日凌晨,侦查队兵分两路,开始实施侦查:
空中侦查率先展开 ——2 架侦察机从华北根据地的隐蔽机场起飞,在高空避开日军雷达,向东北方向飞行。侦察机在距离日军山海关防线 50 公里处开始拍摄,通过高清相机,清晰捕捉到日军防线的布局:日军在 “山海关 - 锦州 - 沈阳” 沿线构建了 “三道防线”,每道防线之间相距 50 公里,防线内设有反坦克壕沟、机枪碉堡和重炮阵地,同时部署了大量铁丝网和地雷区。
随后,5 架无人机被投送至山海关附近的山林中,由操作员操控,低空潜入防线内部 —— 通过无人机传回的画面,进一步确认日军兵力部署:三道防线共驻守 10 万日军,配备 200 辆坦克、500 门重炮、100 架战斗机,其中山海关防线兵力最为集中,约 4 万人,是日军阻挡联军进入东北的第一道屏障。
地面侦查同步进行 ——50 名特种侦查员伪装成 “逃难的东北百姓”,分批从不同路线潜入东北境内。他们有的混入前往锦州的劳工队伍,有的跟随贩卖物资的商贩,有的则独自走在乡间小路,凭借着伪满洲国证件和一口流利的东北方言,成功避开日军的多次盘查。
在锦州、沈阳等城市,侦查员们通过与当地百姓交流、观察日军的日常训练和物资运输,获取了大量关键情报:日军在东北的后勤补给主要依靠 “沈阳 - 长春” 铁路,每月从国内通过朝鲜半岛向东北运送粮食和弹药;防线的薄弱环节位于锦州西侧的山地地带,此处地形复杂,日军防御相对松懈;同时,东北百姓对日军的统治极为不满,不少人暗中支持抗日,愿意为联军提供帮助。
通讯监听也取得重大突破 —— 侦查队在山海关附近的山林中架设监听设备,截获日军东北司令部的通讯信号。经过破译,得知日军计划 “固守东北,等待国内援兵”,目前己在长春、哈尔滨储备了足够支撑半年的粮食和弹药,同时下令加强山海关防线的防御,防止联军跨境进攻。
1 个月后,侦查队顺利返回华北根据地,带回了完整的侦查情报。陈峰立即组织联军总司令部成员和延安总部代表,召开 “东北防线情报分析会议”,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越杀鬼子,系统空间囤军火》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对情报进行深入解读:
日军的优势十分明显 —— 东北防线兵力雄厚,装备精良,尤其是坦克和战斗机数量远超联军;依托伪满洲国的统治基础,日军在东北拥有完善的后勤补给体系,粮食和弹药储备充足;同时,东北境内的日军机场较多,能快速出动战斗机,掌握制空权。
但日军也存在明显弱点 —— 防线过长,约 1000 公里,10 万兵力分散在三道防线上,导致每道防线的兵力密度相对较低,容易被联军集中兵力突破;东北百姓对日军统治不满,民心向背,联军可发动百姓配合反攻,开展游击袭扰;此外,日军的后勤补给线主要依靠铁路,一旦铁路被破坏,补给将陷入困境。
基于以上分析,会议做出战略判断:联军需采取 “由南向北,逐步推进” 的策略,先集中兵力突破日军山海关防线,打开进入东北的通道,再分三路进攻锦州、沈阳、长春,摧毁日军的后勤基地,逐步压缩日军的生存空间,最终与东北抗日联军汇合,肃清东北境内日军。
随后,“华北联军跨境反攻计划” 正式制定,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 个月内):集中联军 30000 人、100 辆坦克、200 门重炮,从山海关西侧的山地地带发起进攻 —— 此处是日军防线的薄弱环节,且地形复杂,不利于日军装甲部队展开。联军先以重炮轰击日军防御工事,再用坦克掩护步兵冲锋,突破防线后,迅速向锦州推进,收复锦州,切断日军山海关防线与沈阳防线的联系。
第二阶段(2 个月内):联军分三路进攻东北腹地 —— 第一路(15000 人)从锦州向沈阳推进,主攻日军沈阳防线,摧毁日军在沈阳的后勤仓库;第二路(10000 人)从锦州向长春推进,目标是占领长春,夺取日军的粮食和弹药储备;第三路(5000 人)向哈尔滨方向进攻,牵制日军兵力,配合前两路作战。
第三阶段(3 个月内):联军在收复沈阳、长春、哈尔滨后,与东北抗日联军汇合,整合双方兵力,对东北境内的残余日军展开清剿 —— 重点清剿日军在偏远山区的据点,同时发动百姓参与搜捕,彻底肃清日军,将剩余日军驱逐至朝鲜半岛,完成 “将日军赶出东北” 的目标。
为确保计划顺利实施,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合措施:派遣 100 名情报员提前潜入东北,联系当地抗日组织和不满日军统治的百姓,发动他们开展游击袭扰,破坏日军的通讯线路和铁路运输;请求苏联红军在中苏边境发起佯攻,牵制日军在东北北部的兵力,减轻联军的进攻压力;同时,从华北根据地调拨大量粮食和药品,为跨境反攻提供后勤支撑。
“跨境反攻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民心向背的较量。” 陈峰在会议最后总结,“我们要充分利用日军的弱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既要打赢军事上的战争,也要赢得东北百姓的支持!”
此时,进攻北京的准备工作己接近尾声,联军总司令部决定:先发起北京战役,收复华北最后一座沦陷城市,再按照跨境反攻计划,向东北进军。华北抗日的最后一战即将打响,而驱逐日军出东北、彻底解放中国的宏伟蓝图,也己在陈峰和联军将士们的心中徐徐展开。
当晚,联军总司令部向各纵队下达指令,要求在进攻北京的同时,同步开展跨境反攻的前期准备 —— 选拔参与跨境反攻的士兵,补充武器弹药,熟悉东北的地形和气候,为后续作战奠定基础。整个华北根据地,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积蓄力量,期待着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最终胜利!
(http://www.220book.com/book/WJG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