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带领 200 名队员抵达黄牛山时,己是上午 10 点 —— 日军部队还在向这边移动,留给他们的防御准备时间只有 5 个小时,必须争分夺秒。
“所有人立刻勘察地形,30 分钟后在山脚下集合汇报!” 陈峰下车后,第一时间下达命令,自己则带着几名核心队员,向黄牛山主峰方向跑去,手里拿着地图,时不时停下来观察山体结构。
30 分钟后,队员们在山脚下汇合,纷纷汇报勘察结果:“主峰海拔 800 米,山体陡峭,只有一条小路通到山顶”“山脚下有一条溪流,水流很清,应该是日军必经的水源地”“小路两侧有很多密林和岩石缝隙,适合隐藏”。
陈峰结合众人的汇报,指着地图上的黄牛山,对队员们分析:“黄牛山的关键在山顶制高点 —— 守住这里,就能俯视整条上山小路,控制日军的进攻路线;山脚下的溪流是日军的命门,他们长途跋涉,肯定需要取水,我们可以在那里设置陷阱,拖延他们的前进速度;小路两侧的密林和岩石缝隙,正好用来布置隐蔽射击点,给日军出其不意的打击。”
队员们纷纷点头,对防御思路有了清晰的认识,接下来的防御分工与工事搭建迅速展开:
制高点防御是重中之重 ——50 名队员携带 3 挺重机枪、2 门迫击炮和大量弹药,快速向山顶攀登。
抵达山顶后,队员们立刻开始搭建 “环形射击阵地”:用石块垒起 1 米高的掩体,重机枪和迫击炮分别架设在掩体的西个角落,确保能覆盖整条上山小路;同时,20 名擅长精准射击的队员,携带步枪钻进小路两侧的岩石缝隙,搭建 “隐蔽射击点”—— 他们用树枝和杂草伪装身体,只露出枪口,等待日军上山。
“重机枪手注意,瞄准小路的弯道处,那里是日军的必经之地,只要他们出现,就立刻射击!” 负责制高点防御的小队长对队员们叮嘱道,亲自调整重机枪的角度,确保火力能覆盖关键位置。
山腰拦截则围绕 “梯次防御” 展开 ——60 名队员在小路中段的陡坡处,挖掘 3 道横向战壕,每道战壕深 1.5 米、宽 1 米,间距 50 米,形成层层递进的防御线。
队员们在战壕内设置射击掩体,配备轻机枪和手榴弹,计划在日军突破第一道战壕时,第二、三道战壕的队员能及时提供火力支援,逐步消耗日军兵力。
“战壕要挖得深一点,防止日军的手榴弹炸到我们!” 挖掘战壕的队员们互相提醒,挥舞着锄头和铁锹,泥土不断被抛出土坑,汗水浸湿了衣服,却没人停下休息 —— 他们知道,多挖深 10 厘米,就能多一分安全。
山脚下的溪流陷阱布置同样重要 ——10 名队员携带 8 枚地雷和炸药包,悄悄来到溪流旁,将地雷埋在溪流岸边的草丛中,引线连接到岸边的树干上;同时拉设 “触发式绊索”,绊索上挂着铃铛和炸药包,只要有人触碰绊索,铃铛就会报警,炸药包也会随之爆炸。布置完成后,10 名队员携带消音步枪,钻进溪流对岸的密林,隐藏在树木后,密切观察着溪流周边的动静。
机动预备队则由陈峰首接指挥,80 名队员在山顶后方 1 公里处的平坦地带待命,1 辆装甲车停在预备队中间,车载重机枪对准上山小路的方向 —— 一旦某个防御点位出现危机,预备队能在 5 分钟内抵达支援;同时,装甲车还能在日军集群冲锋时,冲下山腰,用重机枪压制日军火力,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
防御工事搭建的同时,物资与武器补充也在同步进行。陈峰打开系统面板,消耗 3000 普通积分,兑换了 30 发迫击炮炮弹(补充制高点弹药)、500 发重机枪子弹(确保重机枪持续射击)、10 枚燃烧弹(用于焚烧日军冲锋队形,阻止他们靠近战壕)。兑换完成后,普通积分剩余 20700-3000=17700 点。
赵刚则通过秦峰的运输线,将 200 份干粮和 50 个急救包及时送达黄牛山 —— 干粮用油纸包裹,方便队员随身携带;急救包里的止血凝胶和消炎药,能确保受伤队员得到及时救治,维持战斗力。
【叮!宿主补充黄牛山防御所需物资,满足多点位作战需求!当前普通积分:17700 点!】
为确保各防御点位协同配合,陈峰组织队员进行了 1 小时紧急演练:
制高点与山腰战壕的队员练习 “信号传递”—— 由于战场环境复杂,声音容易暴露,他们约定用手势和口哨沟通:右手握拳代表 “发现日军”,连续吹两声口哨代表 “需要支援”,左手比划 “三” 代表 “日军约 30 人”,通过反复练习,队员们都能熟练掌握信号含义,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隐蔽步枪手则进行 “快速瞄准射击” 训练 —— 队员们模拟日军上山场景,用树枝制作假目标,从山下向山顶移动,步枪手需要在 3 秒内锁定目标,扣动扳机,击中目标的 “胸部” 位置。经过多次训练,步枪手的瞄准速度和命中率大幅提升,不少队员能在 2 秒内完成瞄准射击。
机动预备队则演练 “快速支援路线”—— 陈峰在地图上标记出 3 个 “模拟危机点”,分别对应制高点、山腰和溪流,预备队队员需要在 5 分钟内从待命位置抵达危机点。通过反复演练,预备队找到了最优支援路线,最快能在 3 分钟内抵达任意防御点位,确保支援及时。
【叮!宿主团队完成黄牛山防御协同演练,“山地梯次防御” 战术熟练度提升!各点位协同效率增强 25%,应对日军进攻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下午 3 点,负责外围警戒的队员传来消息:“陈峰哥!日军清剿部队到了,就在山脚下 1 公里处!”
陈峰立刻通过望远镜观察 —— 日军队伍浩浩荡荡,9 辆装甲车在前,385 名日军士兵紧随其后,松井石根骑着马,走在队伍中间,显然是在观察黄牛山的地形。
松井观察片刻后,下令:“先派 20 名士兵去溪流取水,补充水源;再派 10 名侦查员探查上山路线,摸清他们的防御情况!”
20 名日军士兵立刻出列,端着步枪,向溪流方向走去 —— 他们长途跋涉,口干舌燥,根本没意识到溪流旁隐藏着致命陷阱。
当第一名士兵靠近溪流岸边时,脚不小心碰到了绊索 ——“叮铃铃!” 铃铛响起,紧接着 “轰隆!”3 枚地雷同时爆炸,8 名日军士兵当场被炸死,剩余 12 名士兵吓得转身就跑,连水都没取到。
与此同时,10 名日军侦查员向上山小路走去,刚走到小路入口,就遭到隐蔽步枪手的射击 ——“噗!噗!” 消音步枪的枪声微弱,2 名侦查员当场倒地,剩余 8 名侦查员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逃回日军队伍,向松井汇报:“将军!黄牛山的防御也很严密,小路入口有埋伏,溪流旁还有地雷!”
松井的脸色变得阴沉 —— 他没想到,华抗盟不仅在狼牙谷布置了严密防御,还能在短时间内抢占黄牛山,设置陷阱,这让他的绕后计划再次受阻。
“传我命令,就地扎营,明天清晨再发起进攻!” 松井无奈下令,日军士兵纷纷放下背包,开始搭建帐篷,篝火在山脚下燃起,与山上华抗盟的防御工事形成对峙。
陈峰站在山顶,望着山脚下的日军营地,握紧了手中的狙击步枪 —— 黄牛山的防御部署己经完成,队员们也做好了战斗准备,明天的阻击战,将是一场硬拼,但他坚信,只要各点位协同配合,利用地形优势,一定能再次击退日军,赢得这场关键战斗的胜利!
(http://www.220book.com/book/WJG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