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会议结束后,赵刚第一时间召集队员和村民,启动根据地防御工事扩建 —— 日军援兵配备坦克和榴弹炮,原有的防御工事己无法满足需求,必须按 “抗坦克、防炮击” 的标准重新规划。
反坦克防御是重中之重。
赵刚带领 200 名队员和 100 名村民,在根据地外围 5 公里范围,挖掘 “5 米深、3 米宽的反坦克壕沟”—— 壕沟底部埋设尖木桩,顶部用树枝和杂草伪装,从表面看与普通地面无异,坦克一旦陷入,根本无法自行脱困;
同时在壕沟内间隔 10 米埋设 1 枚反坦克地雷,共 20 枚,形成密集的反坦克雷区;
壕沟两侧则用缴获的水泥和砖块,搭建 10 个混凝土碉堡,每个碉堡高 2 米、宽 3 米,能抵御普通炮弹轰击,内部配备 1 挺重机枪和 2 名经验丰富的机枪手,枪口对准壕沟方向,确保坦克靠近时能形成交叉火力。
“大家再加把劲!这壕沟得挖得首一点,不然挡不住坦克的履带!” 赵刚挽着袖子,和队员们一起挥舞锄头,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滴在泥土里,却没人抱怨 —— 所有人都知道,这道壕沟是抵御日军坦克的关键,多一分努力,根据地就多一分安全。
防空与防炮建设同步推进。赵刚组织队员在根据地中心区域,挖掘一座可容纳 500 人的防空洞 —— 防空洞深 5 米,顶部用钢板和混凝土加固,能抵御榴弹炮轰击,内部划分出 “伤员区”“物资区” 和 “指挥区”,还预留了通风口和逃生通道,确保空袭时人员和物资安全;
在武器仓库和临时医院周边,队员们用缴获的日军钢板,搭建 “钢板防护棚”—— 钢板厚度达 10 毫米,能有效阻挡炮弹碎片,减少物资损失和人员伤亡。
警戒系统也全面升级。赵刚在根据地外围 10 公里范围,设置 10 个烽火台 —— 每个烽火台由 2 名村民自愿值守,配备望远镜和火把,一旦发现日军,立即点燃烽火,白天用浓烟传递信号,晚上用火光预警;
同时从村民中挑选 10 名擅长骑马者,组成 5 组 “骑马侦查员”,每组负责 2 个烽火台的联络,一旦烽火台发出信号,侦查员立即骑马向根据地传递情报,确保信息能在 30 分钟内送达指挥层。
“赵刚哥,您放心,我们保证 24 小时值守,绝不放过任何异常情况!” 一名烽火台值守村民握着赵刚的手,眼神坚定地说道。赵刚拍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们了,根据地的安全,就拜托大家了!”
与此同时,石磊也在紧锣密鼓地强化新队员训练 ——100 名新队员是根据地的新鲜血液,必须在 15 天内形成战斗力,才能应对即将到来的决战。
基础技能训练从清晨 6 点开始。
上午的 “枪械射击训练” 中,石磊将新队员带到射击场,每人发放 100 发子弹,亲自示范射击姿势:“握枪时手臂要稳,瞄准要三点一线,扣扳机时要轻,别太用力,不然会影响精度。”
新队员们按照要领,趴在射击位上,一次次扣动扳机,子弹呼啸着飞向 100 米外的靶心 —— 起初,不少新队员的子弹都打偏了,在老队员的耐心指导下,命中率逐渐提升,到训练结束时,80% 的新队员都能在 100 米内精准命中靶心。
下午的 “近身格斗训练” 同样严格。
石磊邀请联盟中擅长格斗的老队员,向新队员传授 “关节技” 和 “致命一击” 技巧 ——“面对日军时,要快速找到对方的弱点,比如手腕、膝盖,用关节技控制对方,穿越杀鬼子,系统空间囤军火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杀鬼子,系统空间囤军火最新章节随便看!再用匕首或拳头攻击要害,一招制敌!” 新队员们两两一组,反复练习,有的队员手臂被扭伤,有的膝盖被撞青,却没人停下,只是简单处理伤口后,继续投入训练。
夜间训练则聚焦 “夜间潜行和突袭”。
石磊带领新队员来到根据地周边的密林,模拟夜间作战环境 —— 队员们佩戴夜视仪,在漆黑的密林中潜行,避开预设的 “警戒点”,悄悄接近 “目标”(用稻草人制作的假人),再用匕首进行无声击杀。
训练中,石磊会故意设置 “突况”,比如突然吹响哨子,模拟日军发现踪迹,考验新队员的应变能力,不少新队员从最初的慌乱,逐渐变得沉着冷静,能快速隐蔽或反击。
“大家都表现得很好!再坚持几天,我们就能形成战斗力,和日军正面抗衡!” 训练结束后,石磊站在队伍前,鼓励新队员们说道。新队员们虽然疲惫,却眼神明亮,齐声应答:“我们一定好好训练,绝不拖联盟后腿!”
【叮!新队员训练强化效果显著,“团队训练” 技能提升至熟练级!新队员战斗力预计提升 60%,可初步投入战斗!】
针对日军援兵配备的坦克和榴弹炮,陈峰与核心指挥层还调整了武器分配和人员部署。
陈峰打开系统面板,消耗 8000 普通积分,兑换 5 具火箭筒(含 50 发火箭弹)—— 这是对抗坦克的关键武器,对外称是 “从日军军火库中缴获的特殊武器”。兑换完成后,普通积分剩余 43200-8000=35200 点。
基于新武器,联盟组建 “反坦克小队”——20 名队员从老队员中选拔,每人配备 1 枚反坦克地雷、2 公斤炸药,5 具火箭筒由 5 名经验丰富的老队员操作,由周强首接指挥,负责在战斗中突袭日军坦克,摧毁其履带或炮塔。
“记住,火箭筒要瞄准坦克的侧面或后面,这些地方装甲较薄,容易击穿!” 周强向反坦克小队队员讲解火箭筒使用技巧,还找来一辆废弃的装甲车,让队员们模拟攻击,熟悉操作流程。
炮兵力量也进一步扩充。
石磊将联盟的迫击炮从 12 门增加到 15 门(新增 3 门从军火库缴获),选拔 20 名经验丰富的队员(含 5 名新队员),组成 “炮兵小队”,由石磊亲自指挥 —— 队员们每天进行 “精准射击训练”,模拟日军榴弹炮阵地位置,练习迫击炮的射程和角度调整,确保战斗中能精准压制日军榴弹炮,减少根据地损失。
游击袭扰力量也得到加强。秦峰带领 100 名队员(含 50 名新队员),组成 “游击大队”,提前前往日军援兵必经的 “黑风口 - 黄牛山” 路线 —— 他们携带地雷、炸药和轻机枪,在路线上挖掘反坦克壕沟,布设地雷区,还在悬崖顶部堆放滚石,准备在日军经过时发起突袭;同时,游击大队还负责袭扰日军运输队,切断其物资补给,为根据地防御争取时间。
“我们会在黑风口和黄牛山之间,设置 3 道陷阱,就算不能全歼日军,也要拖延他们 3-5 天,为根据地争取更多准备时间!” 秦峰在出发前,向陈峰保证道。陈峰点头:“注意安全,遇到强敌不要硬拼,保存实力最重要,我们还需要你们回来参加决战!”
15 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根据地的防御工事全面升级,新队员训练初见成效,武器和人员部署也全部到位 —— 所有人都严阵以待,等待着 20 天后与日军援兵的决战,一场关乎华北抗日根据地存亡的硬仗,即将打响!
(http://www.220book.com/book/WJG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