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战的硝烟还没散尽,引发的政治海啸己经席卷远东,甚至震动了万里之外的欧洲。
法国分舰队惨败龙城,司令重伤,巡洋舰一沉一伤,炮舰余震、铁腕与第一次秩序铁拳损毁——这记耳光狠狠抽在高卢鸡骄傲的脸上。巴黎报纸惊呼“远东耻辱”,军方暴跳如雷,却受制于国内政治,投鼠忌器。
伦敦唐宁街,首相盯着战报眉头紧锁。“龙城……秦风……”他喃喃道,“能独立造舰用舰的势力,价值和威胁都得重估。告诉外交部,暂缓行动,加强情报。”
圣彼得堡和柏林的目光也投来,满是算计。
清廷内部更是冰火两重天。主剿派痛心疾首,认为引洋制衡失败,力主举国剿灭。主抚派暗自庆幸,再抬“以贼制夷”,主张加紧招安。
朝堂吵成一团。
龙城却无暇沉醉胜利。
创伤实实在在。
“龙威号”如遍体鳞伤的巨人,蹒跚回港。主炮塔卡死,装甲撕裂,蒸汽泄漏,急需大修。人员伤亡触目惊心,赵刚的游击分队几乎打光,“剑鱼号”沉没,老兵血洒碧波。
悲伤疲惫笼罩基地。
但秦风清楚,喘息时间不多。内部稳定是应对下一轮风暴的基础。
他连下三道铁令。
第一,抚恤整编。 阵亡厚葬,家属终身供养。伤员全力救治。部队打破编制,以老带新,强化训练。新“海狼级”即刻上马,船坞彻夜灯火。
第二,技术生产。 林雪团队边修“龙威”,边攻关从法军残骸打捞的测距仪、通讯设备残件。利用缴获钢材机床,加速火炮弹药生产线。秦风定下目标:半年内实现主力火炮弹药自给。
第三,内部整肃。 最艰难,也最关键。
大战期间,问题暴露。部分收编的海盗旧习难改,物资分配、驻地划分屡生事端,甚至出现哄抢、抗法。虽未成大乱,苗头危险。
“乱世用重典。”秦风对核心层说,“龙城不是梁山泊,不讲江湖义气。我们要的是纪律、秩序,是铁打的集体!”
他亲自签署《龙城战时管制补充规定》,成立赵刚首管的“军纪督察队”,授临机专断之权。
规定极严:战时抢劫、临阵脱逃、煽动叛乱,立斩。违抗军令、聚众斗殴、欺凌同胞,重鞭、苦役乃至终身监禁。散布谣言、消极怠工,严惩不贷。
条例颁布,全军震动。
几天后,有人撞枪口。
原“混海蛟”部下三个头目,醉酒后不满新配给制度,公然殴打民政司人员,煽动数十人围观起哄,险些营啸。
赵刚带督察队赶到,毫不留情,当场拿下三人。
次日清晨,全军集合。
赵刚宣读罪状:“战时违抗法令,殴打同袍,煽动闹事,罪无可赦!”
“执行枪决!”
砰!砰!砰!
三声枪响,干脆利落。
血腥场面震慑全场。心存侥幸者,彻底熄火。
随后,一批违纪怠工者被揪出,当众鞭刑或发配矿山、船厂苦役。
龙城内部风声鹤唳,散漫风气迅速压制。令行禁止,效率陡升。
同时,陈文远的民政司加强宣传教化。编识字课本,讲龙城初衷、战斗事迹、未来蓝图。派宣讲队深入营房工坊,强调纪律团结。
一手铁血,一手怀柔。
在秦风高压下,龙城这台战争机器,经历剧痛后杂质剔除,齿轮更韧,运转更高效统一。
就在这时,新机遇伴随风险浮现。
陈文远接南洋密报:一群因排华风波生存艰难的华人匠户商贾,听闻龙城威名,愿带资金、技术、设备渡海来投。其中甚至有懂电报技术和机械维修的人才。
但这支船队北上途中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巡逻舰盯上,现困于吕宋岛北部某隐蔽海湾,形势危急。
“荷兰人……”秦风盯着地图,目光锐利。又一个老牌殖民者。
救,还是不救?
救,可能同时面对清廷、列强和荷兰人,风险极大。
不救,则寒了海外华人心,失去宝贵人才资源。
“救!”
秦风毫无犹豫。
“命令‘龙威号’抢修动力主炮!‘海狼’二、三号艇护航!” “赵刚,挑精锐陆战队,准备登陆接应!” “陈先生,确认船队位置和荷兰舰动向!”
龙城的铁拳,在整顿内部后,即将第一次为凝聚同胞、争夺人才资源,狠狠砸向远方海域。
新风暴己在酝酿。
而龙城,这台经血火淬炼、内务整肃的钢铁机器,正发出更低沉危险的轰鸣,准备迎战一切。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他在清末当岛主,你惹他干嘛?》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JJ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