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8章 粮仓、革新与第一次物流革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他在清末当岛主,你惹他干嘛? http://www.220book.com/book/WJJ5/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夏收的喜悦还未散去,新的挑战便接踵而至。

苏州城外的官仓前,司农官望着堆积如山的稻谷愁眉不展。

"这才收了三成的新粮,仓库就要装不下了。"

老仓管搓着手,指着仓内说道:

"您看这墙角,前日刚发现的霉斑。"

陈老栓带着儿子来交粮,看到这情形也不禁担忧。

"官爷,咱们这些新收的稻谷,可经不起潮啊。"

消息很快传到秦风耳中。

"粮仓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他在政务会议上敲着桌面:

"新粮若保管不当,百姓半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林雪早己做好准备。她摊开精心设计的图纸:

"这是新型粮仓的构造图。"

图纸上展示的粮仓与传统建筑截然不同。

仓体采用双层结构,中间填充防潮材料。

屋顶设有通风装置,能自动调节仓内湿度。

最精妙的是地面设计,铺设了竹制格栅,保持粮食通风。

"妙啊!"工部官员拍案叫绝,"这设计既实用又节省材料。"

更令人惊喜的是造价。

"建造成本比传统粮仓还低三成。"

林雪补充道:"而且可以就地取材,各地都能建造。"

秦风当即拍板:"立即在江南各州县推广。"

诏令一出,各地纷纷响应。

最先建成的是苏州城外的示范粮仓。

这座能储存十万石粮食的新型粮仓,只用了半月便竣工。

开仓那天,百姓们争相前来参观。

"了不得!里面一点霉味都没有!"

陈老栓走进粮仓,忍不住连连赞叹。

仓内干燥通风,新收的稻谷散发着清香。

更妙的是取粮方式。仓底设有出粮口,只需转动绞盘,粮食就会自动流出。

"这可比以前省力多了!"老仓管笑得合不拢嘴。

粮仓问题刚见成效,运输难题又浮出水面。

这日,秦风视察漕运码头,只见运粮船排成长龙。

"大人,这段河道太浅,大船过不去。"

漕运总管指着前方的浅滩诉苦:

"每船都要卸货转运,既费时又耗力。"

更麻烦的是漕船年久失修,运力严重不足。

"照这个速度,新粮运到北方要三个月。"

陈文远忧心忡忡:"到时候怕是要坏在路上。"

林雪再次请缨:"给我十天时间。"

她带着工匠们日夜钻研,终于拿出解决方案。

新设计的漕船船体更浅,吃水深度减少两尺。

船底采用流线型设计,航行阻力大大降低。

最巧妙的是帆具改良,能更好地利用风力。

"这船能在浅水区自由航行。"

林雪自信地展示模型:"运力还能提高五成。"

与此同时,工坊区也在加紧制造新式马车。

改进的轴承和车轮,让载重量翻了一番。

新铺设的官道上,车队往来如织。

"从前运一车粮要五天,现在三天就够了!"

车夫们对新马车赞不绝口。

水陆联运的新模式很快显现成效。

他在清末当岛主,你惹他干嘛?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他在清末当岛主,你惹他干嘛?最新章节随便看!

漕船将粮食运到转运点,再由马车分送各地。

运输时间缩短了一半,损耗率也大幅下降。

"这才是真正的物流革新。"

秦风视察转运站时十分满意。

但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这日,边关送来急报:北方突发旱灾,急需粮食赈济。

若在以往,这等灾情必定酿成大祸。

但这一次,新建立的运输体系发挥了作用。

十万石赈灾粮通过水陆联运,半月内就运抵灾区。

"奇迹!真是奇迹!"

当地官员难以置信:"往年这种灾情,至少要饿死万人。"

消息传回,举国振奋。

更让秦风欣慰的是,各地开始自发学习新技术。

"大人,这是我们自建的粮仓。"

某地乡绅自豪地展示:

"完全按照官颁图纸建造。"

类似的场景在各地上演。

百姓们发现,这些新技术不仅好用,而且容易掌握。

"原来建粮仓还有这许多讲究。"

老工匠们认真学习每处细节。

曾经持观望态度的士绅,现在也主动请求指导。

"早知道就该早些学习新技术。"

许多人后悔不迭。

在这股学习新技术的热潮中,最积极的当属年轻人。

学堂里,先生们用粮仓模型讲解建筑原理。

工坊中,学徒们认真研究新式工具的用法。

就连大家闺秀们,也开始关注这些实用学问。

"父亲,女儿想去工坊学堂听课。"

赵婉儿鼓起勇气向父亲请求。

出乎意料的是,一向保守的赵老爷这次居然同意了。

"去吧,多学些实用本事。"

变革之风吹遍大江南北。

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中,秦风保持着清醒。

"技术推广不能一蹴而就。"

他在给各地的诏令中写道:

"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果然,北方就遇到了新问题。

"大人,北地干旱,防潮不是首要问题。"

边关官员上奏:

"我们更需要防鼠防虫的粮仓。"

林雪接到反馈后立即调整设计。

针对北方特点,她增加了防鼠板和通风网。

"技术要为人服务,不能削足适履。"

她这样教导学生们。

秋去冬来,新朝的第一个丰收年圆满落幕。

当第一场雪覆盖江南时,百姓们终于可以安心过冬。

粮仓里堆满新粮,市面上物价平稳。

曾经困扰历朝历代的粮荒,在这个冬天没有出现。

"这个冬天,终于不用挨饿了。"

陈老栓守着满仓粮食,老泪纵横。

而此刻的苏州工坊,仍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林雪带着工匠们,正在研制下一代粮仓。

"不仅要储存粮食,还要能保鲜。"

她提出了更大胆的设想。

窗外,雪花纷飞。但在每个角落,希望的种子正在悄然生长。

这个冬天,格外温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WJJ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他在清末当岛主,你惹他干嘛? http://www.220book.com/book/WJJ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