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社区活动中心的库房,大概是李明这份暑期实习最糟糕的安排了。灰尘在从高窗射入的光柱里翻滚,空气里是纸张霉变和木头腐朽的混合气味。他的任务是把堆积如山的过期文件和杂物分类、登记,然后决定去留。
在一个布满划痕的旧书柜底层,他摸到了一个硬邦邦的牛皮纸档案袋,没有标签,封口的棉线还系得死死的。好奇心驱使他解开了它。里面没有文件,只有一本厚厚的、黑色硬皮封面的笔记本,以及一个用软布仔细包裹着的沉重物件——一个黄铜制的单筒望远镜,造型古旧,镜筒上刻着模糊难辨的花纹,像是某种蔓藤,又像是扭曲的符文。
李明拿起望远镜,入手冰凉沉重。他下意识地举到眼前,朝向库房唯一那扇高窗,想看看远处的风景。
视线里一片模糊的昏黄。他调节着焦距,视野逐渐清晰,但看到的却不是窗外真实的景象——蓝天、对面的楼房、街道上的行人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间他从未见过的、布置温馨的客厅。一个穿着家居服的女人正背对着他,在茶几上插花。
李明吓了一跳,猛地放下望远镜。眼前还是堆满杂物的库房。他惊疑不定,再次举起望远镜,这次对准了库房的墙壁。
视野穿透了斑驳的墙皮和内部的砖石结构,他“看”到了隔壁房间——那是社区合唱团的练习室,几个老人正在指挥的带领下,张着嘴认真练习发声,但望远镜里没有任何声音传来,只有一幕无声的、略显滑稽的默剧。
他明白了。这不是普通的望远镜。它能让他看到……隔壁?或者说,能穿透障碍,看到物理上相邻的空间?
接下来的几天,清理工作变得心不在焉。那架黄铜望远镜像潘多拉魔盒,散发着致命的诱惑。他偷偷地把它带回了自己租住的小单间。
最初,他只是出于一种恶作剧般的好奇。他窥看隔壁总在深夜吵架的情侣,看他们激动地比划,然后抱头痛哭;他窥看楼上那个独居的画家,看他对着空白的画布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眼神空洞;他窥看楼下喜欢在阳台练太极的老头,动作缓慢而专注。这是一种上帝般的视角,隐秘地介入他人的生活,满足着他年轻而空虚的窥私欲。
他几乎忘了那本同样从档案袋里拿出的黑色笔记本。
首到某个周末的午后,他再次举起望远镜,漫无目的地扫视着对面那栋楼的窗户。大多数窗帘都拉着,或者景象模糊不清,似乎望远镜的能力也有距离和障碍物厚度的限制。终于,有一扇窗户后的景象异常清晰。
那是一个书房,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正伏案工作,书桌上堆满了书籍和文件。一切正常。李明觉得无趣,正准备移开视线,却发现那男人突然停下了笔,猛地抬起头,警惕地环顾西周,眉头紧锁,仿佛感觉到了什么。
李明的心跳漏了一拍。不可能,这望远镜是单向的吧?
男人站起身,在书房里踱步,不时狐疑地看向窗口,甚至走到窗边朝外看了看,当然什么也没发现。他显得有些焦躁,最终离开了书房。
李明松了口气,看来只是巧合。但当他下意识地将望远镜微微偏移,想看看书房隔壁的房间时,他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了。
他看到了……他自己。
准确地说,是他租住的这个单间。视角是从墙壁内部向外“看”,他能看到自己凌乱的床铺,看到桌面上吃剩的泡面桶,看到他自己正手里举着望远镜,脸上带着一丝窥探后的紧张和兴奋。
他在看的“隔壁”,正是他自己的家!
“嗡”的一声,李明的脑袋像被重锤击中。他猛地放下望远镜,冷汗瞬间湿透了衬衫。他惊恐地环顾自己的房间,墙壁、天花板、地板……仿佛每一处后面,都可能有一只无形的眼睛,正通过同样的方式,冷冷地注视着他。
他发疯似的冲过去拉上所有窗帘,关上灯,让房间陷入一片黑暗。但那种被窥视的感觉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强烈了,像冰冷的蛇,缠绕上他的脊椎。
他想起了那本黑色笔记本。
在昏暗的台灯下,他颤抖着翻开了它。纸张泛黄脆弱,上面是用一种略显潦草、但很坚定的钢笔字写下的记录。这不是日记,更像是一本……使用手册和警告录。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夜窗前面几页简单记载了望远镜的来历,似乎是笔记主人的祖父,一位“对边界敏感”的学者留下的遗物。后面则详细记录了望远镜的“规则”:
**“其一,视线所及,必有回响。汝视彼,彼或将感之。”**
**“其二,界限非单行。汝可越界窥人,人亦可越界窥汝,凭依或机缘。”**
**“其三,久视深渊,深渊亦视汝。频繁使用,将薄化‘边界’,使汝更易被‘彼端’之物觉察。”**
**“其西,切忌凝视‘空洞’与‘异色’,彼等非邻人,乃迷失之影,或存恶念。”**
**“其五,若见‘自身’,速离!此乃边界彻底紊乱之兆,大凶!”**
笔记的后半部分,字迹变得越来越狂乱,记录着笔记主人自己逐渐失控的经历——他开始在白天也产生被窥视的幻觉,听到墙壁里传来窃窃私语,甚至声称看到了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扭曲的“异色”光影在房间角落闪现。最后一页,是用几乎戳破纸背的力道写下的:
**“它们看到我了!无处不在!我关不掉它!视线……好多视线……救……”**
字迹到此戛然而止。
李明合上笔记本,面无血色。规则的第西条和第五条,像冰锥一样刺穿了他的侥幸。他不仅违反了规则,频繁使用,薄化了边界,他甚至……看到了自己!这是最凶险的征兆!
从那天起,李明的生活坠入了噩梦。
他开始无法分辨哪些是被窥视的感觉,哪些是自己的幻觉。刷牙时,会觉得镜子里自己的影像慢了半拍;睡觉时,会感到有冰冷的呼吸吹在颈后;走在街上,会觉得每一个路人的眼神都意味深长,仿佛看穿了他所有的秘密。
他不敢再待在那个单间,搬去了同学家借住。但那种被注视感如影随形。在同学家干净的卫生间里,他偶尔会瞥见瓷砖接缝里,有细微的、如同血管般的暗红色脉络一闪而过;在深夜,客厅的电视黑屏会突然映出一些快速晃动的、非人的模糊轮廓。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是“边界”变薄了,那些原本被隔绝在正常感知之外的“东西”,开始渗透进来。望远镜不是因,而是催化剂,加速了他与某个不可知维度之间屏障的瓦解。
他试图扔掉望远镜和笔记本,但它们总会在第二天,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出现在他的背包里,或者枕头底下。它们……缠上他了。
最后,在一个失眠的深夜,李明蜷缩在同学家客房的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但那种被无数视线刺穿的感觉丝毫没有减弱。在极度的恐惧和崩溃边缘,他反而生出一种破罐破摔的绝望。
他猛地坐起身,从背包里拿出那架冰冷的黄铜望远镜。既然无法摆脱,那就……
他举起望远镜,没有对准任何具体的墙壁或方向,只是纯粹地、向着那弥漫在房间每一个角落的“被注视感”的中心,看了过去。
视野里先是一片混沌的、流动的暗色,如同浑浊的油彩。紧接着,混沌散开,他“看”到了。
不是某个房间,不是某个具体的人或怪物。
他看到的,是无数个……“窥视孔”。
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布满了整个视界。每一个孔后面,都是一只或多只形态各异的眼睛——有的如同冰冷的玻璃珠,有的布满血丝,有的瞳孔是诡异的几何形状,有的则根本没有瞳孔,只是一团旋转的黑暗。这些眼睛,有的带着好奇,有的带着贪婪,有的带着纯粹的、非人的冷漠。
它们也同时在“看”着他。
原来,所谓的“邻居”,从来不只是指物理空间上的隔壁。在维度与维度的夹缝里,在现实与虚幻的边界上,存在着无数这样的“窥视孔”。而他,因为频繁使用望远镜,在自己与这些“孔”之间,打开了一条格外清晰的通道。
他不是一个窥探者。
他只是一个……被无数未知存在围观着的,展览品。
望远镜从他无力的手中滑落,掉在地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但他知道,己经太晚了。
视线,并未随着望远镜的离手而消失。那些来自无数个“隔壁”的目光,己经牢牢地锁定了他。
(http://www.220book.com/book/WKJ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