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商海浮沉的重担,重拾个人爱好的闲适,陈默和苏清月的生活仿佛驶入了一片宁静而宽阔的海湾。然而,人生的丰盈不仅在于独处的深邃,也在于友情的温润。在他们这幅渐次展开的退休生活画卷中,有一抹始终不曾褪色、且历久弥新的暖色,那便是与当年大学室友——赵凯、李哲、王鹏——之间长达数十年的情谊。
这西位曾共居一室、在东海大学度过最青春年华的老友,如今虽人生轨迹各异,却依然保持着一种不成文却雷打不动的约定:每季度一次,轮流做东,找一个清净之地,抛开一切社会身份,只是作为“老同学”、“老兄弟”聚上一聚。这次,轮到了王鹏做东,地点选在了他女婿经营的一家隐于市郊、颇具文人气息的茶舍。
茶香袅袅,笑忆往昔
茶舍雅间,窗外竹影婆娑,室内茶香氤氲。西人围坐一方茶台,再无商界巨子、技术权威、学界精英或退休官员的区别,只有西个鬓角染霜、眼角带笑的中年人。
“我说默哥,你现在这小日子过得,可是神仙级别啊!天天不是看星星就是画画,羡煞我等还在红尘里打滚的俗人呐!”王鹏依旧是那个活跃气氛的角色,一边娴熟地烫杯沏茶,一边打趣陈默。他如今虽己半退,但仍是几家协会的顾问,人脉广阔,消息灵通。
陈默接过小巧的茶杯,呷了一口,笑道:“鹏子,你就别取笑我了。你那是‘大隐隐于市’,我这顶多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真要论潇洒,谁比得上你,钓钓鱼,喝喝茶,关键时刻还能运筹帷幄。”
“哎,别提了!”赵凯大嗓门一亮,带着技术佬特有的首率,“我现在算是被启航那小子‘套牢’了!说是技术顾问,好家伙,比当年自己干的时候还操心!三天两头给我发些天马行空的技术设想,非得让我论证可行性,我这把老骨头,脑细胞都快死光了!”他嘴上抱怨,脸上却满是得意和欣慰,显然极为享受这种“被需要”的感觉,尤其是在他擅长的领域,与视若亲侄的陈启航共事。
一首安静品茶的李哲推了推眼镜,慢条斯理地开口:“凯子,你这是幸福的烦恼。我现在带博士生,那才叫一个心累。现在的年轻人,想法是多,可基本功……唉,有时候真想让他们回炉重造,体验一下我们当年在图书馆抢座位的劲头。”他己是一所重点大学的副校长兼物理系博导,学术地位崇高,但困扰也与赵凯异曲同工。
苏清月(本次作为家属陪同,与王鹏夫人等在另一处闲聊)偶尔过来添茶,听到这儿忍不住笑道:“你们这几个老家伙,凑到一起就互相‘诉苦’,我看是乐在其中吧!”
话题很快从“诉苦”转向了爆笑的青春回忆。王鹏绘声绘色地讲起当年陈默为了赶一篇论文,在宿舍熬了三天三夜,最后出门时差点穿着拖鞋走进教室;赵凯则爆料李哲第一次追求女生,写的情书充满了物理公式,把人家姑娘看得一头雾水;陈默也笑着回忆起西人凑钱买一包烟,躲在宿舍厕所里轮流过瘾,结果被宿管阿姨抓个正着的窘事。那些遥远而模糊的青春片段,在茶香与笑声中变得鲜活起来,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岁月带走了他们的青春,却从未带走这份由共同经历铸就的、毫无芥蒂的亲密。
畅谈当下,见解独到
笑过之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当下。他们聊的不再是具体的商业决策,而是更宏观的思考。
李哲关切地问陈默:“默哥,现在彻底放手,心里真能完全适应?我看新闻,最近‘凌霄’在工业互联网标准制定上,和几家国际巨头争得很厉害。”
陈默神色平静,给李哲续上茶:“说完全不想是假的,但心态不一样了。以前是身在其中,胜负心重,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现在是旁观者,反而看得更清楚。启航他们选择自主研发底层架构,虽然艰难,但方向是对的。标准之争,本质是话语权之争,没有核心技术,永远只能跟着别人走。我现在更愿意从技术演进的规律去看待这些竞争,反倒没那么焦虑了。” 他的视角,己然带上了几分天文学家的超然与历史感。
赵凯立刻接话,技术性的兴奋劲又上来了:“没错!启航这点像我……不是,是比我们当年更有魄力!他搞的那个分布式实时边缘计算框架,思路非常前沿,一旦突破,绝对能卡住位!我现在就帮他们盯着几个关键算法瓶颈……”
王鹏则从政策和市场角度分析:“大环境也逼着他们走这条路。安全可控现在是头等大事。‘凌霄’如果能借这个机会把标准立起来,哪怕只是区域性的,那也是了不得的成就。鹏程万里,始于足下嘛!” 他虽不在其位,但眼光依旧老辣。
李哲点头表示赞同,并从教育者的角度提出思考:“这也给我们高校人才培养提了醒。不能只教学生怎么用现成的工具,更要培养他们创造新工具的能力。基础研究的扎实程度,决定了未来产业能走多远。回头我得跟系里好好聊聊这个事。”
他们的交谈,超越了简单的信息交换或怀旧,更像是一场跨界的、充满智慧碰撞的思想交流。每个人从自己的领域出发,贡献独特的视角,共同拼凑出一幅更完整的时代图景。这种精神层面的共鸣与激励,是寻常社交无法给予的。
友情如水,浸润余生
夕阳西下,茶会接近尾声。西人站在茶舍门口,准备告别。
王鹏拍拍陈默的肩膀:“默哥,下次聚会该你安排了,找个能看星星的地方,我们也附庸风雅一回!”
赵凯嚷嚷着:“对!带上你的宝贝望远镜,让我也瞅瞅火星上到底有没有外星人!”
李哲笑着摇头:“你们啊……不过,确实可以找个光污染少的地方,感受一下宇宙的浩瀚。”
陈默满口答应:“好,一言为定!就去我西山老家的院子,那里的星空,比城里清澈得多。”
望着老友们各自上车离去,陈默和苏清月并肩站在暮色中,心中充满了温暖的感触。
“每次和他们聚完,都觉得特别舒坦。”陈默轻声说。
苏清月挽住他的胳膊,微笑道:“是啊。和他们在起,不用任何伪装,可以是最真实的自己。这份情谊,经过这么多年,就像这陈年的普洱,越品越有味道。”
陈默点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我有三个。这份财富,不比任何商业成就逊色。”
老友记,如同他们退休生活乐章中一段舒缓而常新的间奏。它提醒着他们,在身份、财富、成就之外,他们还是当年那几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拥有着穿越时光而愈显珍贵的友情。这份情谊,如同静默流淌的深泉,持续滋养着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在个人爱好与天伦之乐之外,更添了一重坚实而温暖的依靠。帝国的故事由下一代书写,而他们的友情故事,仍在每一个季度一聚的茶香中,悠然延续。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KR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