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斯卡纳的田园诗意尚在心间萦绕,一封来自遥远东方的信函,将陈默和苏清月的思绪拉回到了那片承载了他们青春与梦想的知识殿堂。信函由东海大学校长亲笔签署,郑重邀请他们回校参加建校周年庆典,并告知,校务委员会经全体审议通过,决定授予他们夫妇二人 “东海大学终身荣誉院士” 称号。这是东海大学所能授予校友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并为社会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学子。
收到这封邀请函,陈默和苏清月的心情,远非简单的“荣归故里”可以形容。东海大学,对于他们而言,意义非凡。这里不仅是他们汲取知识、相遇相知的地方,更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所在,是他们所有事业与梦想的起点。那片湖畔的图书馆,那些彻夜不眠的实验室,那些思想碰撞的课堂,以及恩师们的谆谆教诲,早己融入他们的血脉。这份荣誉,在他們看来,其分量甚至超过了以往获得的任何商业奖项。
他们提前结束了在欧洲的悠闲旅程,怀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心情,返回了久违的东海市。如今的东海大学,校园比他们当年读书时扩大了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楼鳞次栉比,但未名湖依旧碧波荡漾,湖畔的垂柳依旧婀娜,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书香与青春气息。
校庆典礼在庄重的大礼堂举行。当主持人宣布授予陈默、苏清月“终身荣誉院士”称号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台下坐着的,有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敬佩与好奇。陈默和苏清月身着简洁的礼服,缓步走上主席台。从校长手中接过那枚沉甸甸的、镌刻着校徽和“终身荣誉院士”字样的金质奖章时,他们感受到的并非个人成就的骄傲,而是一种与母校历史和精神紧密相连的深沉感动。
按照流程,陈默代表二人发表了答谢致辞。他没有准备华丽的讲稿,而是即席发言,声音沉稳而充满感情: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站在这个承载了我们太多青春记忆的地方,接过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我和清月内心充满了感激与惶恐。”
他环视台下,目光仿佛穿越时光,看到了几十年前的自己。“我们感激母校的培育之恩。在这里,我们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知识,更学会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心怀天下的责任感。我们尤其怀念和感谢己故的秦教授(陈默的物理学启蒙恩师)和周院士(苏清月的经济学导师),是他们用严谨的学风和崇高的人格,为我们点亮了通往科学殿堂和精神高地的灯塔。”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我们惶恐,是因为这份荣誉不仅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它提醒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出发的地方,不能忘记知识分子的初心与使命。”
最后,他郑重宣布:“为了回馈母校的深恩,为了纪念我们的恩师,也为了支持母校在基础科学和交叉学科领域的探索,我们决定,捐赠设立 ‘秦·周联合实验室’ ,聚焦于物理科学与经济管理前沿的交叉研究,希望能为母校培养更多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个宣布,超出了校方的预期,引起了全场又一次热烈的掌声。以两位恩师姓氏联合命名实验室,不仅是对师恩的深切缅怀,更体现了他们对学科交叉这一未来趋势的深刻洞察和支持。
典礼结束后,在学校领导的陪同下,陈默和苏清月参观了物理学院和经管学院。他们特意去了当年上课的教室和自习的图书馆角落,往事历历在目。在物理学院的一间会议室里,他们与现任的学院领导、资深教授以及一些优秀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
面对年轻的学子们,陈默和苏清月更像是一位温和的学长和学姐。陈默分享了他从物理学研究转向实业报国的心路历程,强调了基础科学训练带给他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终身受益。苏清月则结合自身经历,谈了经济学理论如何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并鼓励学生们关注真实世界,具备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他们耐心解答学生们关于学业、职业规划乃至人生选择的疑问,言语间充满了真诚与智慧,没有丝毫说教,只有平等的交流和温暖的鼓励。
座谈间隙,陈默和苏清月还特意去拜谒了秦教授和周院士的纪念铜像。在恩师慈祥而深邃的目光注视下,他们献上鲜花,默默伫立良久。千言万语,化作无声的告慰。他们用一生的奋斗,践行了当年离开校园时,恩师们“学以致用,回报社会”的嘱托。如今,他们又以这种方式,将这份精神火炬,传递给更年轻的一代。
夕阳西下,陈默和苏清月漫步在未名湖畔,与来时的心情己然不同。湖光山色依旧,但他们心中充满了完成一次重要生命仪式的平静与满足。
“好像……一个圆,画上了最圆满的一笔。”苏清月轻声说。
陈默点点头,握紧她的手:“是啊。从这里出发,最终又回到这里。不是终点,而是以另一种方式,让知识的火炬继续燃烧下去。”
他们回头望去,东海大学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格外庄严而充满生机。他们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新的梦想正在孕育,新的传奇即将开始。而他们,己经完成了作为学子最光荣的使命,将接力棒稳稳地交了出去。
授予荣誉院士和设立联合实验室,标志着陈默和苏清月的人生轨迹完成了一次深刻的回归与升华。他们从母校汲取力量闯荡世界,功成名就后,又将积累的财富与智慧反馈给母校,助力新一轮的梦想启航。这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与责任的轮回,为他们的传奇人生,增添了最为厚重和富有教育意义的一笔。
(第一百二十一章 完)
寒江孤影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KR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