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车轮缓缓驶入又一个金秋。东海大学即将迎来其建校一百二十周年的华诞。整个校园沉浸在节日般的喜庆与筹备之中,梧桐大道上挂起了红色的横幅,古老的建筑被精心修缮,历届校友的祝福从全球各地纷至沓来。在这片热烈的气氛中,一封来自校长办公室的烫金请柬,送到了陈默和苏清月的手中,邀请他们作为杰出校友代表,出席校庆盛典,并希望他们能在“校友论坛”上分享心得。
手持请柬,陈默和苏清月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东海大学,对于他们而言,远不止是获取知识的学府,更是他们梦想启航的地方,是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的见证者,是他们精神品格和学术根基的塑造者。从黄土高坡走出的懵懂少年,到如今掌管千亿资本、引领产业创新的领军人物;从书香门第的才女,到运筹帷幄的董事长,他们的人生轨迹,与这座校园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我们都毕业这么多年了。”苏清月抚摸着请柬上熟悉的校徽,感慨道。
“是啊,”陈默望向窗外,目光仿佛穿透时空,回到了那个骑着二手自行车穿梭在校园里的青葱岁月,“没有东海大学的培养,没有秦教授、周老师的指点,没有图书馆里那些熬过的夜,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参加校庆,仅仅是作为嘉宾发言,似乎不足以表达他们内心那份沉甸甸的感激。他们觉得,应该为母校做点什么,做一件真正有意义、能够长远惠及后来者的事情。一个想法,在两人默契的交流中逐渐清晰起来——他们要向母校献上一份厚礼,一份配得上母校百廿年积淀、也契合他们自身理念的礼物。
他们没有声张,而是悄悄联系了校长和周文渊院士,表达了捐赠的意愿,并希望捐赠能够用于支持母校最需要、也最符合未来发展的领域。校方自然高度重视,由校长亲自牵头,组成了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与陈默和苏清月进行了数次深入沟通。
陈默和苏清月提出了他们的构想:捐赠不是一次性的资金注入,而是要设立两个具有长效机制、能够持续产生价值的基金。
“启明讲席教授基金”:旨在面向全球,吸引和聘任世界顶尖的学术大师,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未来材料、生命科学等前沿交叉学科领域,为东海大学打造若干引领国际学术潮流的“学术高地”,提升母校的基础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清月创新创业基金”:旨在激励和支持在校学生和年轻校友的创新创业活动。基金不仅提供种子资金,还将依托“启明资本”的产业资源,为创业团队提供导师指导、技术对接、市场拓展等全方位支持,打造一个从创意到孵化的完整生态链,让母校成为孕育未来企业家和科技创新者的沃土。
这两个基金,一个着眼于基础研究的“塔尖”,一个着眼于创新实践的“土壤”,相辅相成,恰好对应了陈默和苏清月自身“研以致用”的成功路径,也体现了他们对母校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
捐赠的金额是巨大的,达到了十亿元人民币。这笔款项,对于个人捐赠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足以在母校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学霸情侣成长记 但陈默和苏清月更看重的是其带来的长期效应。他们与校方约定,基金的本金将通过专业机构进行稳健投资,以其收益持续支持相关项目,确保基金的永续运行。
校庆日当天,东海大学大礼堂座无虚席,庄严肃穆。庆典仪式的高潮,便是捐赠仪式环节。当主持人宣布,杰出校友陈默博士、苏清月博士夫妇,将向母校进行巨额捐赠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聚光灯下,陈默和苏清月并肩走上主席台。陈默身着深色西装,沉稳儒雅;苏清月一袭得体套装,知性干练。他们从老校长手中接过了象征性的捐赠支票模板,然后转身面向全场师生和校友。
陈默作为代表发言。他没有准备华丽的演讲稿,而是用平实而真挚的语言,回顾了在东海大学的求学时光,感谢了母校和恩师的培养。他说:“母校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追求真理的勇气、一份关怀社会的责任、一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进取精神。这笔捐赠,是我们对母校哺育之恩的微薄回报,更是我们希望能为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追逐他们的梦想。”
苏清月接着补充道:“我们相信,教育的价值在于点亮心灵,创新的力量在于改变世界。我们希望‘启明讲席教授基金’能吸引更多大师,点亮更多探索未知的明灯;希望‘清月创新创业基金’能点燃更多年轻人的创业激情,将知识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力量。这是我们对母校的承诺,也是我们对未来的一份期许。”
他们的发言,没有高高在上的施舍感,只有饮水思源的感恩和薪火相传的使命感,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老校长激动地握住他们的手,连声道谢,台下许多老教授,包括秦远山教授和周文渊院士,眼中都闪烁着欣慰的泪光。他们亲眼见证了自己昔日的学生,如今己成长为国家的栋梁,并且不忘根本,回馈母校,这是为人师者最大的荣耀。
捐赠仪式后,陈默和苏清月参加了校友论坛。在与在校生的互动中,他们分享了创业的艰辛与喜悦,探讨了硬科技投资的趋势,也鼓励学弟学妹们要珍惜校园时光,打好基础,敢于做梦。论坛结束后,他们谢绝了专车接送,而是像当年一样,并肩漫步在熟悉的校园里。
走过曾经熬夜苦读的图书馆,走过初次相遇的经济学院楼,走过定情的未名湖畔……一草一木,都勾起了无尽的回忆。
“感觉像是完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苏清月轻声说。
“嗯,”陈默点点头,握住她的手,“像是给我们的青春,画上了一个有意义的句点。但也是新的开始,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感觉责任更重了。”
这份献给母校的厚礼,其意义远超金钱本身。它是一颗感恩的种子,将在东海大学的沃土中生根发芽,荫庇后世学子;它也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母校的辉煌历史与充满希望的未来。对于陈默和苏清月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物质的回馈,更是一次精神的溯源和价值的升华。他们用这种方式告诉世人,无论走得多远,飞得多高,他们的根,始终深植于这座滋养了他们的校园。而母校的厚礼,也必将孕育出下一个,乃至无数个“陈默”与“苏清月”。
(第六十九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KR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