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七十九章:元老与新鲜血液

小说: 学霸情侣成长记   作者:寒江孤影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学霸情侣成长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WKRD/ 章节无错乱精修!
 

西十岁生日的那场“中场审视”,如同给高速航行的巨轮进行了一次精准的定位校准。陈默和苏清月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要将“启明系”打造成一个真正基业长青的组织,而非依赖于某个强人领袖,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治理结构,妥善处理元老功臣与新生代职业经理人的关系,是当前阶段无法回避的核心课题。

“凌霄科技”的成功上市,仿佛一个催化剂,加速了“启明系”内部潜藏的结构性矛盾浮出水面。矛盾的核心,围绕着资源分配、决策话语权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理解,集中体现在以赵凯为代表的创业元老,与近年来引入的以李斯为代表的一批顶尖职业经理人之间。

冲突的导火索,在一次关于“启明资本”旗下新成立的“未来科技基金”负责人的任命上。

该基金规模高达百亿,专注于投资前沿的量子计算、脑机接口、合成生物等风险极高但潜在回报也极大的“科幻级”领域。陈默和苏清月都认为,这代表了“启明”面向未来十年的战略布局,需要一位既具备极强的前沿科技洞察力、又拥有严谨的风险控制和复杂项目管理能力的领军人物。

赵凯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找到了陈默。如今己过而立之年、褪去不少青涩、更多了几分沉稳的赵凯,依然是“启明”技术体系的顶梁柱,掌管着最核心的量化投资系统和庞大的技术中台。

“默哥,”赵凯语气带着理所当然的期待,“这个新基金,我得挑起来吧?咱们起家就是靠对技术的理解,这些新玩意儿,我带着团队研究很久了,不比那些纸上谈兵的‘空降兵’差!”

在赵凯看来,从“启明工作室”到“启明资本”,哪一次技术攻坚不是他带着兄弟们熬夜拼下来的?这种核心业务,理所应当由他这个元老中的技术核心掌管。

然而,陈默和苏清月经过深思熟虑,却属意于一年前从一家全球顶尖科技投行挖来的李斯。李斯拥有麻省理工的物理博士和哈佛的MBA学位,既有深厚的科研背景,又在华尔街经历过完整的牛熊周期,操盘过多个大型科技并购项目,其严谨的分析框架和国际化的视野,正是这只面向未来、需要与全球顶尖实验室和科学家打交道的基金所急需的。

当任命李斯为“未来科技基金”CEO的决策在高层管理会议上宣布时,赵凯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会议一结束,他就闯进了陈默的办公室,情绪激动:

“默哥!我不明白!李斯他来了才几天?他对‘启明’有什么贡献?我们当年吃泡面、睡机房的时候他在哪儿?现在桃子熟了,他来摘果子?你让兄弟们怎么想?!” 赵凯的话语中充满了委屈和不平,这是一种基于深厚感情和共同记忆的“自己人”逻辑。

几乎同时,在另一个场合,李斯也向苏清月表达了他的困扰。他冷静而专业地指出:“苏董,我理解赵总他们的感情。但现代投资机构的运作,需要体系化的研究和决策流程,而不是依赖个人英雄主义。我团队的成员反映,在获取某些底层数据和技术支持时,来自赵总管辖的技术中台存在明显的拖延和抵触情绪,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判断。如果内部协同都存在如此大的壁垒,我们如何与全球顶尖的对手竞争?” 李斯的逻辑是基于规则、效率和全球最佳实践的“职业化”逻辑。

陈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边是赵凯,不仅仅是下属,更是共患难的兄弟,是“启明”从零到一的基石,他们的忠诚和贡献毋庸置疑。但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确实越来越难以适应“启明系”日益庞大和复杂的全球化、多业态管理需求,过于依赖经验和首觉,缺乏系统性的风险分散和流程管控。另一边是李斯等职业经理人,他们带来了国际视野、专业工具和规范化管理,能帮助“启明”突破瓶颈,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但他们缺乏对“启明”文化的深度认同,有时显得不近人情,容易与元老团队产生摩擦。

平衡的难度超乎想象。若过度偏向元老,会挫伤新人的积极性,导致人才流失,企业可能陷入“内卷”和路径依赖;若一味重用新人,则可能寒了老臣的心,甚至导致核心技术和业务骨干流失,动摇企业根基。

陈默没有急于做出裁决或强行压制,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人事问题,更是企业治理机制和文化重塑的问题。他与苏清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闭门会议。

“问题不在个人,而在系统。”苏清月一针见血,“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更能体现公平、也更有效率的游戏规则。既不能让元老躺在功劳簿上,也不能让新人感觉孤立无援。”

基于这一共识,陈默主导了一系列制度性改革:

设立“战略决策委员会”:提升决策层级。委员会由陈默、苏清月、部分核心元老(包括赵凯)以及关键业务线的职业经理人(如李斯)共同组成。重大战略决策和资源分配,必须经过委员会充分讨论和投票,避免个人或小团体专断。这既赋予了元老参与最高决策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也确保了新人的专业意见能被纳入考量。

推行“双通道职业发展体系”:明确告知所有员工,尤其是元老,晋升并非只有管理岗位一条路。设立专业的“技术/投资专家”序列,其薪酬、待遇和荣誉可与高管岗位媲美。陈默亲自找赵凯长谈,肯定了他作为技术灵魂人物的不可替代性,鼓励他成为“启明”的首席科学家,专注于技术战略和前沿探索,而非陷入具体的管理事务。这为赵凯这类技术型元老提供了体面的转型路径。

实施“新老结对,项目共担”机制:强制要求重要的新业务项目,必须由元老和新人共同负责。例如,在“未来科技基金”下,设立一个由李斯负责、但赵凯及其技术团队必须深度参与并提供支持的专项小组,考核指标绑定在一起。通过共同作战,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让元老的行业首觉与新人的系统方法论形成互补。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播:陈默和苏清月亲自牵头,组织多次管理层务虚会,重新梳理和明确“启明”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如“客户至上、拥抱变化、专业精神、共享成功”)。他们通过内部宣讲、案例分享等方式,不断强调,无论是元老还是新人,只要认同并践行这些价值观,就是“启明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改革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磨合与阵痛。赵凯一度对“首席科学家”的虚职感到失落,但在陈默的鼓励下,他逐渐发现摆脱繁琐管理后,能更专注于热爱的技术研究,反而焕发了第二春。李斯也意识到,在中国市场,人情和信任有时与合同条款同等重要,他开始主动与赵凯等元老沟通,请教“启明”的历史和企业基因。

一次关键的技术投资决策会上,李斯基于严谨的模型提出了一个看似完美的方案,但赵凯凭借多年对国内科研环境的首觉,指出其中一个关键合作方存在数据造假的风险。起初,李斯不以为然,但陈默要求团队进行更深入的尽职调查,最终证实了赵凯的担忧,避免了一次巨大的潜在损失。这件事让李斯对赵凯的“经验”刮目相看,也让赵凯认识到“数据模型”的价值。

渐渐地,坚冰开始融化。虽然摩擦依然存在,但一种新的、基于规则和相互尊重的协作模式开始形成。元老们感受到了制度的保障和转型的出路,新人则看到了融入和发挥才华的空间。

陈默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车流。他知道,这场元老与新鲜血液的融合之战,远未结束,这将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但通过建立现代化的治理结构,他为企业安装了一个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的“操作系统”。这或许比赢得任何一场外部商战都更为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启明”这艘大船,能否在未来的惊涛骇浪中,始终保持正确的航向和旺盛的生命力。而他的角色,也从事必躬亲的船长,逐渐转变为把握航向、打造船队的舵手。

(第七十九章 完)

学霸情侣成长记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学霸情侣成长记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WKR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学霸情侣成长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WKR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