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儿童病房里,我第一次见到九岁的林小雨。她患有触觉防御障碍,任何肢体接触都会引发剧烈反应。此刻她蜷缩在病床角落,把枕头堆成堡垒,只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
"小雨,这是张医生。"护士轻声介绍。
小女孩立即把被子拉过头顶,发出闷闷的声音:"不要碰我!"
我看着她头顶那片尖锐、戒备的"刺猬灰",像一只受惊的小动物竖起了全部尖刺。病历显示,她在孤儿院长大,首到六岁才被现在的养父母收养。
"明白。"我后退三步,举起双手,"我保证不进入你的安全距离。"
我从包里取出一个毛绒玩具:"这是'安全熊',它也不会碰你。但它很孤单,需要有人陪它说话。"
被子悄悄掀开一条缝。
接下来的诊疗,我们开始了"渐进式脱敏冒险":
· 第一周,我只是坐在门口读绘本
· 第二周,我把玩具放在中间,让她用长杆"遥控"
· 第三周,我们隔着桌子玩传球游戏
每次她放松时,头顶的刺猬灰就会变得柔软一些。
突破发生在第十次诊疗。那天她发烧了,却坚决不让护士量体温。
"温度计是金属的..."她小声告诉我,"像针..."
我灵机一动,从包里拿出彩虹色的橡皮泥:"我们来做个游戏。你捏一个最不可怕的温度计。"
她犹豫着捏了个歪歪扭扭的"彩虹温度计"。
"现在,"我把真温度计放在橡皮泥旁边,"让它向你的作品学习怎么变得温柔。"
她盯着两个温度计看了很久,突然把彩虹橡皮泥裹在真温度计上。
"这样..."她小声说,"就可以了。"
当裹着彩虹外衣的温度计轻轻接触她额头时,她没有躲闪。
"36.8度。"护士惊喜地说。
小雨看着温度计,第一次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我们开始用这种方式"改造"所有令她恐惧的接触:
· 给听诊器织毛线外套
· 给血压计画上笑脸
· 甚至给病床栏杆系上丝带
但真正的挑战来自她的养母。这位温柔的女性每次试图拥抱女儿时,都会引发小雨的剧烈抗拒。
"妈妈的味道..."小雨偷偷告诉我,"太香了...让我想打喷嚏..."
我教养母一个游戏:"变成树。"
"什么?"
"当你想拥抱时,就张开手臂站着不动,让小雨决定要不要来当小鸟。"
于是病房里出现感人一幕:养母每天像树一样站立十分钟,小雨则躲在"堡垒"后观察。首到某个午后,当阳光洒在"树"身上时,小女孩慢慢走近,把脸颊轻轻贴在养母手背上。
"树"纹丝不动,但眼泪滴在了小鸟头上。
出院那天,小雨送我一张画:刺猬和树在月光下拥抱,每根刺都开满了花。
"医生,"她拉着我的白大褂衣角,"你要不要...也当一棵树?"
我蹲下来,张开手臂。她犹豫片刻,然后像小鸟归巢般投入这个温暖的怀抱。
治疗的精妙之处:
1. 隐喻治疗的魔力:用"刺猬"和"树"的比喻,让防御和接纳都变得自然可接受。
2. 感官改造的创意:给医疗器具穿上"外衣",把冰冷的触觉体验转化为温暖的游戏。
3. 控制感的重建:始终让她掌握接触的主动权,逐步消解创伤引发的失控感。
4. 依恋修复的智慧:通过"树与鸟"的仪式,重建安全的亲子依恋。
人性的温暖启示:
有时候,最深的创伤不是源于缺少爱,而是失去了感受爱的能力。小雨教会我们,治愈不需要强行拔掉尖刺,而是要让每根刺都学会温柔。当她在画中让刺猬的刺开出花朵时,她其实画出了所有创伤心灵最美的愿景——带着伤痕,依然能绽放。
(http://www.220book.com/book/WL4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