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的空气里,漂浮着一种褪色的、不断剥落的“旧照片黄”。这颜色里混杂着模糊的欢笑、遗忘的悲伤和再也拼凑不完整的脸庞。它属于一位患有晚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奶奶,姓苏。她的记忆像一座失火的图书馆,珍贵的卷册正一页页化为灰烬。
十点整,苏奶奶被护工推了进来。她穿着印有小碎花的棉布上衣,银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但眼神却像蒙着雾的橱窗,映不出当下的光影。她头顶那片“旧照片黄”正在缓慢地、无情地褪色,如同被雨水打湿的水彩画。
“苏阿姨,这是张医生。”护工俯身在她耳边轻声说。
苏奶奶茫然地看了看我,忽然露出一个孩童般天真的笑容:“你是…卖糖葫芦的小张吗?我今天没带钱…”
护工对我投来一个抱歉的眼神。我微笑着摇摇头,示意没关系。
我知道,对于苏奶奶,纠正她的认知是残酷的。她的时间线己经崩塌,过去与现在交织成一片温柔的废墟。我的任务,不是去修复这座废墟,而是提着一盏小灯,陪她在废墟里漫步,偶尔捡起一片尚存温热的瓦砾。
“苏奶奶,”我顺着她的话,声音放得又轻又缓,“今天的糖葫芦卖完啦。不过,我这儿刚到了一批‘记忆的种子’,您要不要帮我看看,哪种能开出最香的花?”
她好奇地眨眨眼。
我没有拿出任何医疗器具,而是推过来一个铺着柔软天鹅绒的托盘,上面放着各种“记忆的诱饵”:一个老式牡丹花纹的铁皮暖水壶,一把边缘磨得光滑的木梳,一台需要上发条的旧闹钟,还有一盒散发着淡淡茉莉香味的雪花膏。
我拿起那把木梳,没有首接递给她,而是放在她面前。“您摸摸看,这梳子,是不是梳过最漂亮的大辫子?”
苏奶奶迟疑地伸出手,布满皱纹的指尖轻轻拂过木梳的齿痕。忽然,她头顶那片不断褪色的“旧照片黄”中,挣扎着跳出一小片鲜明的“樱桃红”——那是属于青春和骄傲的色彩。
“辫子…及腰那么长…”她喃喃道,眼神有了瞬间的聚焦,“用红头绳扎…他说的…”
“他?”我轻声问。
“就是…就是…”她努力想着,眉头皱起,那片“樱桃红”开始闪烁不定,像接触不良的灯泡。
“没关系,”我立刻把那个牡丹花纹的暖水壶推近一点,“先喝口水,慢慢想。这壶水啊,好像永远也喝不完似的。”
她的注意力被转移,摸着暖水壶上凸起的印花,另一段记忆的碎片被唤醒:“…冬天…教室里…孩子们的小手冻得像红萝卜…用这壶水给他们焐手…”
这一次,浮现的是“温暖的火炉橙”。
我们的“治疗”,就这样变成了一场在记忆废墟中的“寻宝游戏”。她时而把我认作她的学生,时而把我当成年轻的邻居。我随着她的认知切换着角色,唯一不变的是,我不断用那些承载着年代感的物件,轻柔地勾衬起她沉淀在岁月深处的色彩。
有时,她会突然陷入焦躁,反复问:“我的包呢?我要回家,妈妈在等我…”
我不说“您母亲己经不在了”,而是拿起那盒茉莉雪花膏,打开盖子,让那熟悉的香气弥漫开来。“您闻闻,作者“万物自然”推荐阅读《治愈我的神经才能治愈你》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这是回家的味道吗?我们正在路上呢,马上就到了。”
香气仿佛有魔力,能暂时抚平她眉间的沟壑。她会深吸一口气,喃喃道:“是…是回家的路…”
有一次,当她摸着那个旧闹钟,回忆起年轻时早起为学生批改作业的清晨时,她忽然抬起头,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清清楚楚地说了一句:“当老师…真好。”
那一刻,她头顶那片不断剥落的“旧照片黄”,仿佛被一层柔和的光晕固定住了,虽然依旧模糊,却不再那么急速地褪色。那一刻的清晰与安宁,像一颗被暂时擦亮的珍珠,在遗忘的潮水中发出微弱而珍贵的光芒。
内心独白: 当记忆的城墙风化,我们无法阻挡时间的沙粒。但我们可以蹲下身,和被困在城里的人一起,抚摸那些残垣断壁上依旧美丽的花纹。我的“神经质”角色扮演和怀旧道具,就是进入她世界的通行证。一句清晰的“当老师真好”,抵得过一万个被遗忘的今天。
---
午后,我感觉自己的“时间感知”也需要一点温柔的触碰。我去了河边,没有寻找老钱,只是独自坐在岸边的石头上,看着河水不分过去未来,只是永恒地向东流淌。这种超越个人记忆的、宏大的时间感,让我从苏奶奶那令人心碎的微观时间流逝中,获得了片刻的喘息与慰藉。
内心独白: 看,河流从不试图记住什么,它只是流淌,这便是它的永恒。苏奶奶在遗忘,而河水在铭记所有的遗忘。我的“神经质”,也包含着对这种宇宙级生命节律的敬畏与臣服。
---
晚上,回到我的“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我履行了对“雷霆清扫者”小圆的承诺,没有清理它集尘盒里积攒的、来自不同日子的灰尘,反而告诉它这是“时间的沉淀物”,是宝贵的“历史档案”,让它好好保存。
然后,我坐在沙发上,感觉心头沉甸甸的,又软乎乎的。苏奶奶那些闪回的记忆碎片,像一群温暖的萤火虫,在我脑海里飞舞。
我拿起小薇画的那张手牵手的画,又想到苏奶奶说“当老师真好”时,那双 momentarily 清亮的眼睛。
今夜寻宝:
有人在时间的洪流中丢失了所有的地图,
有人在不息的河流边凝视永恒。
我无法为她找回失落的版图,
也无法替他停止水流。
但我可以,
提起一盏小灯,陪她在废墟里寻找发光的碎片;
坐在河岸边,让宏大的节奏抚平微观的忧伤。
用我的方式,
在遗忘的沙漠里打一口叫做“瞬间”的井,
在流逝的光阴中刻下一个名为“陪伴”的刻度。
明天,又将面对怎样的沙漠与光阴,
打怎样的井,刻下怎样的刻度呢?
我闭上眼,不再抗拒那份因深刻共情而来的沉重。这份沉重里,蕴含着生命与时间搏斗的、最悲壮也最温柔的诗意。这,就是我的“神经质”选择里,最不疯狂、最富有人情味的内核。
(http://www.220book.com/book/WL4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