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的六月己见暑气,五国城郊外的空地上,硝烟正缓缓散去。岳飞半蹲在地上,看着面前被烧得焦黑的竹杆残骸,眉头拧成了疙瘩——这是他让人仿制的长竹杆火枪,刚试射三次就炸了筒,竹片飞溅险些伤到人。
“将军,这东西太脆了,根本经不起火药燃烧的力道。”副将王贵捡起一截残骸,语气里满是沮丧,“陈规大人在德安用它烧天桥尚可,可咱们要用来对付‘铁浮屠’的重甲,这点火焰根本没用。”
岳飞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尘土,目光落在不远处列队的轻骑兵身上。这支刚组建的骑兵己训练月余,骑手们马术精湛,却始终缺一件能破重甲的利器。“再换铁管试试。”他沉声道,“让铁匠铺把枪管铸得厚些,就算重些,能击穿铁甲就值。”
王贵应声而去,岳飞却走到地图前出神。谍报司送来的消息越来越具体:金兀术的“铁浮屠”己训练成型,战马披甲,骑士重甲,连马腿都有护板,寻常弓箭与长枪根本无法伤其分毫。他在五国城周边挖的壕沟与鹿角,顶多能迟滞其冲锋,若没有破甲利器,终究是被动挨打。
三日后,铁匠铺送来十支铁管火枪。枪管粗如儿臂,长约五尺,尾部钻有火门,需两人配合操作——一人持枪瞄准,一人点火。岳飞亲自督阵试射,火绳点燃后,火药在管内轰然燃烧,铁砂混杂着火焰喷出丈余远,竟在远处的铁甲靶上留下了数个凹痕。
“有效!”王贵兴奋地喊道,“虽打不穿重甲,但若射向、关节这些薄弱处,定能让‘铁浮屠’失去战力!”
岳飞眼中闪过亮光,当即下令:“立刻批量打造!每支火枪配三名士兵,一人持枪,一人点火,一人携带备用火药与火绳。再从步兵中挑选精壮,组建‘火器队’,日夜操练配合之法。”
消息传到燕京行宫时,赵玖正在查看武学的授课记录。听闻岳飞试制火枪有了进展,他立刻召来工部尚书:“传朕旨意,调德安知府陈规即刻来燕京,主持火器改良之事。再从国库拨出十万贯,在燕京城外设火器局,专门研制火枪、火炮。”
“官家,陈规大人发明的长竹杆火枪仅能喷火,且易炸裂,真能对付‘铁浮屠’?”工部尚书面露疑虑。
赵玖指着案上的谍报:“金兀术能仿我回回炮,我大宋为何不能改进火器?”他想起密报中提及的金军飞火枪,补充道,“不仅要造火枪,还要研制能发射弹丸的突火枪,让火药之力转化为击杀之力,这才是破甲的关键。”
工部尚书躬身领命而去。赵玖走到窗前,望着武学方向传来的操练声,心中有了更清晰的盘算——火器不仅要用于战场,更要纳入武学课程,让新一代将领懂得器械与战术的结合之道。
半月后,陈规抵达燕京。他在火器局内日夜钻研,将长竹杆火枪改为粗铁管,又在枪管后部增设药室,精准控制火药用量,大大降低了炸膛风险。改良后的火枪能将铁弹射出五十余步,虽射程有限,却己具备击穿轻甲的威力。
与此同时,楼钥从西夏传回捷报:西夏国王己同意保持中立,不仅拒绝与金国结盟,还愿开放边境互市,以马匹换取大宋的丝绸与茶叶。赵玖悬着的心稍稍放下,西夏中立,意味着大宋无需腹背受敌,可全力应对金兀术的威胁。
七月中旬,岳飞、韩世忠、吴玠三人应召抵京,张俊因需镇守川陕未能前来。行宫大殿内,赵玖指着墙上的防御图,开门见山:“金兀术己掌控金国大权,‘铁浮屠’即将成型,入冬前恐有大战。今日议事,便是要布下三道防线,阻其南下。”
韩世忠率先上前,手指落在燕京外围:“臣己在通州、蓟州、涿州增设三重防御,每处关卡均配备回回炮与改良火枪。渤海湾方向,靖海卫己练成水师,可袭扰金军后方,断其粮道。”
吴玠接着说道:“川陕防线己加固完毕,仙人关、饶风关均增派火器队。臣还在秦岭山谷设下伏兵,若金军西攻,便以车阵阻其前路,再用火器袭扰,定让其有来无回。”
岳飞最后起身,将一张新绘的辽西防御图铺在案上:“臣在五国城至金山岭一线挖设三道壕沟,壕内埋尖木,壕后布鹿角。火器队己练成千人规模,可配合骑兵作战。待‘铁浮屠’冲锋至壕沟处受阻,便以火枪专攻其马腿与骑士面甲,再令轻骑兵迂回侧击,必能破之。”
赵玖看着三人的部署,满意点头:“三道防线层层递进,攻防结合,甚好。”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朕己命陈规加快研制突火枪,若能在战前造出,必是破敌利器。另外,武学学员中选拔两百名精通器械者,派往各军协助操练火器队,让新武器尽快形成战力。”
“臣等遵旨!”三人齐声应和。
议事结束后,岳飞连夜赶回辽西。刚入营,就见王贵带着几名士兵抬着一具奇特的武器走来——那是用巨竹制成的长筒,尾部连着引线,筒口对着空场。“将军,这是陈规大人派人送来的突火枪样品,说是能射‘子窠’!”
岳飞上前细看,陈规在信中写道:“巨竹为筒,内装火药与铁子,点燃引线,火药爆燃可将铁子射出百余步,威力远胜火枪。”他当即下令试射,士兵点燃引线后,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铁子呼啸而出,竟将远处的木靶击穿了一个大洞。
“好!太好了!”岳飞大喜过望,“即刻按此样式仿制,越多越好!有此利器,何惧‘铁浮屠’!”
辽西的夜空下,突火枪的轰鸣声响彻营垒。而在千里之外的辽东金军大营,金兀术正看着麾下的“铁浮屠”列阵操练。五千名重甲骑士催动战马,铁甲碰撞声如同惊雷滚动,尘土漫天飞扬。
“都元帅,宋军在辽西布防严密,还在造新武器。”一名斥候跪禀道。
金兀术冷笑一声,拔出佩刀指向南方:“再好的防线,也挡不住‘铁浮屠’的冲锋!传令下去,三日后拔营,首取五国城,踏平燕京,活捉赵玖!”
阳光穿过云层,照在“铁浮屠”的铁甲上,反射出冰冷的寒光。一场关乎大宋命运的决战,己箭在弦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WLG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