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得很大。
江屿撑着那把黑色的长柄伞,走在通往梧桐树的小径上。雨水顺着伞骨滑落,在他脚边形成连续的水帘。他的步伐不疾不徐,精确得如同他编写的代码。三点十五分,他比约定时间迟到了一刻钟。
这延迟是故意的。处理完陆子昂那边关于项目合作的琐事后,他没有立刻动身。他在实验室的窗边站了十分钟,看着窗外模糊的雨景,手指无意识地在窗玻璃上敲击。七日之约今天到期。这个事实清晰地存在于他思维的待办事项列表中。
这七天,确实如他对陆子昂所说,是“有趣”的。观察林晞的反应,记录那些微妙的情感变化,分析她每个眼神和动作背后的含义,这过程带给他一种解构复杂系统的满足感。他习惯性地规划一切,包括情感的体验。现在体验即将结束,他需要给出一个得体的收尾。
至于“以后”?他尚未得出明确结论。如果她提出继续这种相处模式,他会考虑。如果她选择结束,他也尊重。情感在他的人生算法中,始终是个次要进程。
走到梧桐树下,伞沿抬起。他的目光习惯性地投向那个他通常站立的位置。
空无一人。
只有被雨水冲刷得发亮的石凳,以及石凳上那个突兀的、小小的深蓝色丝绒盒子,盒子上面压着一封折叠方正的信。
江屿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迟到十五分钟,她等不及先离开了?这不符合他对她的行为模式分析。在他的数据模型中,她应该是耐心的,会等待的。
他的视线锁定在那个丝绒盒子上。那是什么?临别的礼物?感谢他这七天的“配合”?
他走近,弯腰,修长的手指拈起盒子和信。信纸因为雨水的湿气有些发软,盒子触手冰凉。
他首起身,撑著伞,先打开了那个深蓝色的丝绒盒子。
里面是一条手工编织的手链。深蓝色的蜡绳,编织工艺复杂细腻,中央缀着一个银色的许愿骨吊坠。他的指尖抚过那冰凉的金属轮廓,脑海里瞬间调出关于“共同折断许愿骨,愿望就能实现”的民俗资料。他向来认为这是毫无逻辑的迷信。
她编织了这个?在七日之约结束的这一天?
一丝极淡的波动在他平静的心湖漾开,但很快被理性覆盖:是表示感谢的临别赠礼。
他将手链放回盒子,打开那封信。
信纸被折叠得棱角分明,边缘锐利。展开。
「江屿同学:」
疏离的称呼,让他阅读的速度微微一顿。
「七日之约己满,体验结束。」
「谢谢你这几天的“配合”。」
「手链本是多余的祝愿,现在物归原主。」
「从此,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林晞」
寥寥数语,没有修饰,没有情绪,甚至没有一个感叹号。每一个字都像被冰水浸泡过,冷静、清晰,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
“配合”……
“多余的祝愿”……
“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江屿握着信纸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了几分,纸张边缘出现细微的褶皱。他那张惯常没什么表情的脸上,依旧看不出明显的情绪波动,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在反复扫过这几行字时,瞳孔微微缩紧,像是精密仪器在快速处理着异常数据。
和他预想的任何一种结束方式都不同。
没有不舍的告别,没有试探性的询问,更没有他潜意识里或许隐约期待过的、希望延续关系的请求。
只有这封……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诀别信。
和这条被定义为“多余”、被“归还”的手链。
“体验结束”。
她用了和他内心认知一致的词汇。可为什么,从她笔下写出来,搭配着这样的语境和语气,会让他感到一种……极其细微的、类似于程序运行出现意外错误时的滞涩感?
是因为她的“提前离开”和“未当面告知”不符合他设定的“结束流程”?
还是因为……这条明显花费了心思、却在她口中变成“多余”的手链,与他认知中她可能会有的反应产生了偏差?
逻辑分析开始运行:
目标:七日恋爱体验。
状态:己完成。
结果:对方单方面宣布结束,并退回礼物。
结论:项目终止。符合预期变量之一。
逻辑链条清晰,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掌心里那条许愿骨手链上。深蓝色的绳结紧密,银色的吊坠在昏暗光线下反射着微弱的光。他想起她昨天在钢琴房时,那双带着感动和某种他当时未能解读的、复杂情绪的眼睛。他想起她总是安静地跟在他身边,努力想要理解他的世界的样子……
为什么要在最后,送上这样一份显然是精心准备、却又被她自己亲手定义为“多余”的礼物?
为什么选择用这种不告而别、冰冷割席的方式?
这些“为什么”,像几串无法被立即解析的乱码,突兀地出现在他高度有序的思维程序中。
他应该感到轻松。一场体验顺利结束,没有带来任何麻烦的纠缠,对方甚至比他更干脆利落。
他应该将手链和信处理掉,就像清除掉一个不再需要的临时文件。
但是,他没有。
他只是站在那里,许久。
雨水沿着伞沿滴落,在他脚边形成一圈小小的水洼。
掌心里的许愿骨手链,似乎带着一种与冰冷雨水不同的、残余的、微弱的温度,透过皮肤,一丝丝地渗透进来。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不符合他惯常高效作风的决定。
他没有将手链扔掉,也没有将信撕毁。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封带着锋利折痕的信纸,重新按照原样折好。然后,他将信和手链一起,放回了那个深蓝色的丝绒盒子里,盖好。
接着,他做了一件更不符合他行为模式的事情——他将这个盒子,放进了自己衬衫内侧的口袋里,紧贴着胸膛。那里,是他通常放置最重要、最私密物品的地方,比如母亲留下的那枚旧怀表。
做完这一切,他抬起眼,目光透过密集的雨幕,望向林晞宿舍楼的方向。那里只有一片被雨水模糊了的、灰蒙蒙的建筑轮廓。
“体验结束”了吗?
按照约定,是的。
但为什么,他感觉这个“结束”,似乎……并不像他推导出的结论那样,代表着真正的“完毕”?
那句他昨夜在钢琴房未能说出口的、关于“明天”的答复,似乎也随着这场雨和这封诀别信,被永远地搁置了,成了一个真正的——“未完的答复”。
他撑着伞,在原地又站了片刻,然后才转身,沿着来时的路,沉默地离开。
雨,依旧下个不停。
梧桐树下,只剩下那个空荡荡的、被雨水不断冲刷的石凳。
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又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当事人尚未察觉之时,己经悄然改变,并且,再也无法回到原点。
回到实验室,江屿将湿外套挂好,坐在电脑前。屏幕上的代码依旧在运行,但他第一次发现自己无法完全集中注意力。
他打开一个新的文档,手指在键盘上停留片刻,然后开始输入:
【项目复盘:七日恋爱体验】
【参与者:江屿,林晞】
【时间:......】
【主要活动记录:......】
他客观地列出七天来的各项活动,如同撰写实验报告。但在写到“最终结果”一栏时,他的手指停住了。
按照原计划,他应该在这里写下“项目顺利终止,双方达成共识”。
但现在,他删掉了这行字。
他打开衬衫口袋,取出那个丝绒盒子,放在电脑旁边。深蓝色的盒子在冰冷的实验室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
他盯着盒子看了很久,然后继续在文档中输入:
【异常情况记录:】
【1.参与者林晞提前终止项目】
【2.参与者林晞退回赠礼(手工编织许愿骨手链一条)】
【3.参与者林晞使用特定措辞:“配合”、“多余的祝愿”、“一别两宽”】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
【4. 项目终止后,核心数据出现持续异常波动。】
写完最后一行,他靠在椅背上,目光再次落在那深蓝色的盒子上。
雨水敲打着实验室的窗户,发出单调的声响。在这个充满逻辑与理性的空间里,那个装着许愿骨手链的盒子,像一个无法被解析的bug,静静地存在于他的世界里。
而他,还没有找到修复这个bug的方法。
或者说,他还没有决定,是否要修复它。
那句未完的答复,不仅悬在了过去七天的尽头,也悬在了他精密运转的世界里,成了一个暂时无解的命题。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七日心动,七年情深(http://www.220book.com/book/WLP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