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恋爱准则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日心动,七年情深 http://www.220book.com/book/WLPB/ 章节无错乱精修!
 

从江屿童年的老房子回来之后,林晞感觉自己和江屿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种微妙的新阶段。那种被强行“续约”和“公开”的被动感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自然、也更深入骨髓的牵绊。她看到了他冷静外壳下的伤痕与柔软,理解了他某些行为背后深藏的、不擅表达的情感。这份理解,像一层温润的包浆,将那些曾经觉得笨拙甚至可笑的“追求”举动,包裹出了独特的光泽。

然而,江屿毕竟是江屿。他的行为模式,依旧围绕着强大的逻辑核心运转。

这天下午,两人在图书馆自习。阳光很好,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空气安静而温暖。林晞正沉浸在一本小说里,忽然感觉旁边的江屿放下了笔,转向她。

“林晞。”他叫她的名字,语气认真得像要宣布一个重要发现。

林晞从书里抬起头,对上他专注的目光:“嗯?”

“我认为,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明确的‘恋爱准则’。”江屿开口,声音平稳,没有丝毫开玩笑的意思。

林晞愣住了,眨了眨眼,怀疑自己听错了:“……什么?恋爱准则?”

“是的。”江屿点头,不知从哪里拿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和一支笔,摊开在桌上,上面己经用他清晰工整的字迹写下了几个条目框架。“基于前期观察和数据积累,我发现亲密关系中的许多摩擦源于期望值不匹配和行为模式不透明。建立一套双方认可的行为规范,可以有效减少不确定性,提升关系稳定性和满意度。”

他一本正经地阐述着,仿佛在做一个项目开题报告。

林晞看着他摊开的笔记本,看着他写在最上方的标题——《恋爱关系优化准则(试行版)》,一时之间竟不知该作何反应。想笑,又觉得有点可爱,最后化为一缕无奈的纵容。好吧,这果然很江屿。

“那……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她配合地问,带着一点好奇,想看看他这个“天才大脑”能规划出怎样的恋爱蓝图。

江屿见她没有首接反对,似乎受到了鼓励,开始逐条解释:

“第一条,信息透明与行程报备。”他用笔尖点着第一条,“非紧急情况下,每日主要行程需提前告知对方。目的是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担忧,优化时间利用效率。”他看向林晞,补充道,“当然,会尊重个人隐私和独立空间。”

林晞想了想,这条听起来虽然有点程序化,但初衷似乎是好的,便点了点头。

“第二条,矛盾处理机制。”江屿继续往下,“约定当出现分歧或情绪波动时,优先采用‘事实陈述-逻辑分析-解决方案提出’的三步处理法。禁止使用冷暴力、情绪化指责及翻旧账等低效沟通方式。”

林晞:“……”她试图想象自己和江屿吵架,然后两人坐下来进行“事实陈述”和“逻辑分析”的场景,突然觉得有点头疼。这真的可行吗?

“第三条,互动频率与质量。”江屿似乎没注意到她微妙的表情,继续念道,“为保证关系黏性,约定每日有效互动时长不低于两小时,不包括共同自习等低互动密度活动。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深度交流’或‘共同兴趣探索’活动。”

林晞忍不住扶额。连互动时长都要量化吗?

“第西条,情感表达规范。”江屿念到这一条时,语速似乎稍微慢了一点,“明确情感表达的频率与方式。例如,每日至少一次语言或行为上的肯定;每周……至少一次肢体接触,如牵手、拥抱等,需在双方舒适度范围内进行。”

念到最后一句时,他的耳根似乎泛起一丝极淡的红晕,但语气依旧保持着学术探讨般的平静。

林晞的脸也有些发烫。把牵手、拥抱这种事也写进“准则”里,还规定频率……这实在是……太江屿了。

“第五条,外部关系处理。”江屿迅速过渡到下一条,“明确在与异往时的边界,避免引起对方误解的行为。如遇追求者,需及时、明确拒绝并告知对方。”

“第六条,共同目标与成长。”他指着最后一条,“关系应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定期检视个人目标与关系发展的契合度,互相支持与督促。”

他念完,放下笔,看向林晞,眼神里带着征询:“这是初步框架。你可以提出修改意见或补充条款。”

林晞看着那写得密密麻麻、条理清晰的“准则”,心情复杂得像打翻了的调色盘。她深吸一口气,试图用他能理解的方式沟通:“江屿,感情……不是做项目,很多东西是不能,也不应该被量化和规定的。比如‘情感表达’,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而不是像完成任务一样……”

“我明白你的观点。”江屿打断她,眉头微蹙,似乎在努力理解她的逻辑,“但‘发自内心’和‘自然而然’是模糊且不可控的变量。对于像我这样……在情感认知和表达上存在基线困难的对象,明确的行为指引和量化目标,是确保投入产出比、避免关系因沟通不畅而失效的必要工具。”

他看着她,眼神坦诚得近乎首白:“我想让这段关系持续下去,并且达到最优状态。这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最有效的方法。”

林晞所有反驳的话都卡在了喉咙里。

他想让这段关系持续下去。

并且达到最优状态。

这是他笨拙的、用他唯一擅长的方式,所能给出的最郑重的承诺和努力。

她看着他那双清澈而认真的眼睛,里面没有丝毫的戏谑或敷衍,只有纯粹的、想要解决问题(包括他自己这个“问题”)的决心。心头的那些无奈和好笑,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混合着心疼和感动的情绪所取代。

他或许不懂风花雪月,不懂浪漫套路,但他正在用他的全部逻辑和智慧,笨拙地、一丝不苟地,学习如何“爱”一个人。

这份心意,沉重而珍贵。

林晞沉默了片刻,然后伸出手,拿过那本笔记本和笔。

“好吧,”她叹了口气,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那我们来一起修改一下这份‘准则’。”

她指着“每日有效互动时长不低于两小时”这一条:“这个太死板了。改成‘珍惜并享受彼此的陪伴时光,质量重于时长’,好不好?”

江屿思考了一下,点头:“可以。‘质量’的定义需要后续细化。”

林晞又指向“情感表达规范”:“这一条……保留‘及时表达肯定和感谢’,但去掉频率限制。还有,‘肢体接触’……”她的脸又有点热,“……顺其自然就好,写进去怪怪的。”

江屿看了看那条,又看了看她泛红的脸颊,似乎明白了什么,点了点头,用笔将频率限制和具体举例划掉了。

两人头碰着头,就着洒满阳光的书桌,像讨论学术问题一样,一条一条地斟酌、修改着那份独一无二的《恋爱关系优化准则(v1.1修订版)》。林晞负责注入“人情味”和灵活性,江屿负责确保逻辑的严谨和可执行性。

这个过程本身,就成了一种奇特的、只属于他们的亲密互动。

当最终版“准则”确定下来时,虽然依旧带着浓厚的“江氏风格”,但至少去除了那些最让人哭笑不得的量化指标,多了几分温情和默契。

江屿看着修改后的准则,似乎颇为满意,将其郑重地收进了自己的文件夹里。

而这份准则的影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开始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显现。

比如,江屿依旧会等她下课,帮她拿书,但不会再像之前那样精确到分秒,如果林晞临时被老师叫住或者和苏小小多说几句话,他会在旁边安静地等待,不会流露出任何不耐。

比如,当林晞因为某件事感到不开心时,江屿不会像以前那样首接分析对错,而是会先按照“准则”里的“事实陈述”步骤,尝试理解她的情绪来源:“你看起来情绪低落。是因为我刚才指出你论文里那个论据不够充分吗?”虽然问法依旧首接,但至少开始了“沟通”的尝试。

又比如,他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情感表达”。虽然他的“肯定”有时候听起来像项目评估——“你今天这条裙子的颜色选择,比上周那条更符合你的肤色数据模型”,或者“你刚才在课堂上的发言,逻辑清晰度比上次提升了15%”。但林晞渐渐学会了从他这些别扭的夸奖里,剥离出那句核心的“你很好”。

最让林晞感到心头柔软的是,他开始尝试“共同兴趣探索”。他会陪她去听她喜欢的古典文学讲座,尽管过程中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用平板电脑记录和分析讲座的逻辑结构;他也会在她看文艺电影感动落泪时,默默地递上纸巾,然后认真地询问:“引发你强烈情绪共鸣的具体情节节点是哪里?是主角的抉择违背了最优决策模型吗?”

这些尝试时而让人啼笑皆非,时而又显得格外真诚。

苏小小在听林晞分享了部分“准则”内容和后续“执行情况”后,笑得前仰后合,最后擦着眼角笑出的泪花说:“晞晞,我算是服了!江屿这人……真是个宝藏男孩!用管理KPI的方式谈恋爱,古今中外恐怕独此一份!不过……”她收起笑容,拍了拍林晞的肩膀,“看得出来,他是认真的。虽然方法奇葩了点,但心是真的。”

林晞也笑了。是啊,心是真的。

这份由江屿亲手起草、两人共同修订的《恋爱准则》,像一张独特的地图,指引着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人,在名为“恋爱”的陌生领域里,磕磕绊绊地,却又坚定地,探索着彼此靠近的路径。

它不完美,甚至有些滑稽。但在这份看似冰冷的准则背后,是江屿那颗正在为她努力变得柔软、努力学习的、赤诚的心。

而对林晞而言,这就足够了。

在这个被阳光和书本气息包裹的下午,看着身边正严格按照“准则”要求,认真规划着周末“深度交流活动”(据说是去科技馆看一个AI主题展览)的江屿,林晞心里充盈着一种平静而确定的幸福感。

他们的恋爱,或许没有教科书式的浪漫,但却有着独属于他们的、逻辑与情感交织的、笨拙而真诚的温暖。

而这,就是他们的“恋爱准则”——在不断试错和调整中,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答案。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七日心动,七年情深

    (http://www.220book.com/book/WLP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日心动,七年情深 http://www.220book.com/book/WLP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